《价值共生》读书笔记:不是重新定义组织,而是让个人与组织回归人性

图片源自我自己截图
笔记/纳兰明心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越来越深入地理解,数字经济崛起是一个基本的趋势。过去,人与数字世界之间横亘着一道天然鸿沟,而大数据的快速应用正在填平这道鸿沟,而且比人们想象的速度要快;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新一轮角逐,对传统的组织模式与发展模式进行了重新定义。
——《价值共生》(陈春花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读这本书,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又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个想法:新技术的出现,从来不是重塑我们生活,而是释放我们的人性。
大家仔细想一想,大数据难道是现在这个时代才出现的吗?不是的,大数据一直存在,只不过过去没有被发现,或者被发现了却没有被呈现出来。过去没有这么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去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没有更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去分析我们的行为和心理。
而且,过去的认知和能力都是有限的。
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随着新设备的出现。我们的人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和呈现。前提其实是记录和分析。
记录的是原始数据,分析的也是原始数据,但是产生的确是对世间万事万物更多角度的认知结果,更厉害的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的结果,去影响和指引甚至预测我们下一步的行动。
我也曾经在不同场合发表过这样的观点,大数据是死的,大数据分析才能让数据变活,而大数据应用才能让我们看得见。
因此,身处这么一个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无限接近全面数据化的时候,我们人类自身的定位永远是主体的,但是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是要随之发生改变的。
如果依旧用过去的思维去思考,用过去的信念认知去行动,那么我们的行动在这个信息时代会变得举步维艰。
在此,我呼吁各位,认真阅读像这样的书一样的更多时代的书,与时俱进,才不会沦为时代的炮灰。
快速学习,迅速行动,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你别无选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现实就是这么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