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经典的10封情书,嗑死我了!!!
今天是520💗 就该看点甜甜的推送呢~
今天也是岩井俊二的经典爱情电影《情书》重映的日子,两个同名同姓的藤井树,两张穿越时空却惊人相似的少女面孔,牵出一段珍藏在岁月深处的初恋。
那些记忆中的名场面,伴着小樽冬日的寒风,再次刮进了人们心中:
白色纱帘随风飘起,柏原崇展露侧颜,惊鸿一瞥,一见倾心——

藤井树与藤井树在自行车棚交换试卷,边按脚踏板边照明卷子——

博子对着白雪皑皑、庄严肃穆的大山,一遍又一遍呼喊“你好吗?我很好。”声嘶力竭,泪流满面......

“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真挚的感情没有磨灭,生命是短暂的,而爱情是永恒的。”
这就是岩井俊二想要在《情书》中表达的意思,他以不动声色的干净笔触,将一去不复返的往事写得深沉眷恋,像是缓缓渗出的泉水一样,让人的心回到最初的岁月,重现柔软澄澈。
“你好吗?”“我很好。”也成为了教科书级别的情书范例。其实不止《情书》,历史上还有很多作家、文人都曾经写下广为流传的情书。
下面列出10封经典情书,愿你我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真挚与信念,或追忆似水年华,或把握当下。
王小波写给李银河

《爱你就像爱生命》不仅仅是一部情书集,更是跨越世纪,超越时间的爱情经典。让我们见识到王小波在理性之外至情至性、热烈纯真的大男孩的一面,以及他们不畏世俗追求爱情的勇敢。
今天我感到非常烦闷 我想念你 我想起夜幕降临的时候 和你踏着星光走去 想起了灯光照着树叶的时候 踏着婆娑的灯影走去 想起了欲语又塞的时候 和你在一起 你是我的战友 因此我想念你 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 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 你是我的军旗
鲁迅写给许广平
《两地书》是鲁迅和许广平的书信集,收录了1925年3月到1929年6月间两个人的通信,完整记载爱情轨迹。4年相恋,4座城市辗转,135封书信往来,11年倾心相伴。从北京到厦门到广州到上海,一边畅聊国家大事人生理想,一边明示暗示谈着恋爱。

这段岁月是两个人生命中美好的时光,鲁迅和许广平互为知己、患难相伴、倾心相陪。也让你认识一个真实的鲁迅,他浪漫、调皮、脆弱、迷茫、爱吐槽,颠覆想象。
我寄给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那绿色的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
闻一多写给高孝贞

诗人闻一多,年轻时一直憧憬着自由恋爱,但却最终迫于父母的压力走进了包办婚姻,他的妻子叫高孝贞,是闻家远房的姨表亲。虽然极度讨厌这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他对妻子依然非常负责,帮助高孝贞进入武昌女子职业学校。赴美留学后,闻一多经常写信关心她的学习情况,在信中,他以美国著名女诗人为例鼓励她,“女人并不是不能造大学问、大本事,女人并不弱似男人,外国女人是这样,中国女人何尝不是这样呢?”
在与高孝贞的鸿雁传书中,闻一多逐渐产生了同情与共鸣,两人之间迸发了爱情的火花,不久他写下了著名的《红豆》组诗,寄给妻子,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抗战爆发后,闻一多夫妇被迫分离,但始终通信不断,颠沛流离中,两个人的心贴得反而更近了。本书主要辑录了两人之间的书信,展示了日久生情的甜蜜婚姻生活。
亲爱的妻: 这时他们都出去了,我一人在屋里,静极了,静极了,我在想你,我亲爱的妻。我不晓得我是这样无用的人,你一去了,我就如同落了魂一样。我什么也不能做。前回我骂一个学生为恋爱问题读书不努力,今天才知道我自己也一样。这几天忧国忧家,然而最不快的,是你不在我身边。亲爱的,我不怕死,只要我俩死在一起。我的心肝,我亲爱的妹妹,你在哪里?从此我再不放你离开我一天,我的肉,我的心肝!你一哥在想你,想得要死!亲爱的:午睡醒来,我又在想你。时局确乎要平静下来,我现在一心一意盼望你回来,我的心这时安静了好多。
沈从文写给张兆和

民国大师的缱绻情话,倾尽此生,只说给一个女子听。读过沈从文,才知道爱情的境界可以是这样纯美,这样充满诗意。短短的信纸写不尽绵长的思念,那些滚烫、真挚的情话至今读起来还是令人动容。
一个白日带走了一点青春,日子虽不能毁坏我印象里你所给我的光明,却慢慢的使我不同了。“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我想到这些,我十分忧郁了。生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我也安慰自己过,我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当为自己庆幸......”
柳永写给妻子

柳词中最富于反封建传统思想的是那些后人所谓的“淫冶讴歌之曲”,它们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争取恋爱自由和个性自由的要求。这首《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是柳永在进京赶考的路上写给妻子的,表达了独在异乡对妻子的思念。
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临轩砌。 素光遥指。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司马相如平步青云后渐渐疏远了卓文君,一日寄信写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一到万全是数字,但是唯独缺少“亿”,即是“无意”的意思。卓文君伤心欲绝,于是回信如下: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琵琶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雪莱写给伊丽莎白
1811年,诗人雪莱邂逅了28岁的伊丽莎白·西琴勒。伊丽莎白是一名教师,拥有先锋派思想,雪莱将其视为自己的心灵知己和缪斯女神,两人一直保持着通信往来和纯洁的精神友谊。
有趣的是,两人还在通信中对爱情是什么进行了严谨的学术探讨。
何谓爱情?何谓友情?是一些实在的东西吗?是球、苹果、玩偶……是从一个人那儿拿来,又给予另一个人的实物吗?是不能深化、不能交流的吗?凯姆斯勋爵给爱情下的定义是,爱情是一般激情的特殊体现,但这是肉欲之爱、情欲之爱……是荒谬绝伦的逢场作戏,是寻欢作乐的爱,不是幸福的爱。 但我们崇拜的爱,象征美德、天意和无私,一句话,真情……它能被感知,就像远方山头上的云朵一样。它追求大家的幸福……首先是对方的幸福,不是因为对方给予欢乐,不光它甚至能给予欢乐,更因为它真的值得,它有力量,有感知力,并能将自己抽离,因为美德的可爱而热爱美德……
马克·吐温写给欧莉维亚
马克·吐温在32岁的时候邂逅了美国实业家杰维斯·兰顿的女儿欧莉维亚,从此一见倾心。经过一年的猛烈追求,马克·吐温向欧莉维亚求婚,不料被拒。从此以后,马克·吐温就开始了情书攻势。两年时间里,他给奥莉维亚写了184封情书,最终赢得了美人芳心。
我真的爱你,莉薇……就像露珠爱鲜花,鸟儿爱阳光,微波爱轻风,母亲爱她们的第一个孩子,我爱你,就像记忆青睐昔日熟悉的面孔,思念的潮水迷恋月亮,天使珍爱纯洁的心灵……请接受我的亲吻和我的祝福,要接受这个事实:我爱你。
贝多芬写给“永远的爱人”
1812年,贝多芬给“永远的爱人”寄去了情书,不过收信人的身份却无人知晓。历史学家认为收信人是安东妮·布伦塔诺,她是一位外交家的女儿。贝多芬将他创作的《迪亚贝利变奏曲》献给了她。贝多芬去世后人们找到了他生前的书信,在其中有一句著名的话:
我的人躺在床上,但我的思绪却飞向了你,我永远的爱人。请保持冷静-爱我-今天-昨天-我的眼中饱含泪水思念着你-你-你-我的生命-我的一切-永别了。噢,继续爱我吧,不要误会我这颗最赤诚地爱着你的心。我永远属于你。你永远属于我。我们永远属于彼此。
萧伯纳写给爱兰·黛丽
萧伯纳与英国著名女演员爱兰·黛丽通了30年的信书信集里,双方谈论艺术、戏剧等问题之余,还互相表达了热烈的爱意。可他们一生却只见过几次面,即便他们在同一个城市居住,相距只有20分钟的步行路程。两个人这种“纸上的爱意”是一段真正的柏拉图式爱恋。
天气不好,可是命运之神却向我微笑。我遇到了十桩得意的事情: 一、接到爱兰·黛丽一封信; 二、接到从芝加哥寄来的一张《武器和武士》版税汇票; 三、接到爱兰·黛丽一封信; 四、我已经在我的新剧本的第二幕里,打破难关,拨开云雾见青天了; 五、接到爱兰·黛丽一封信; 六、看见美丽的落日,在遥远的山边坠下,心里想念爱兰·黛丽; 七、接到爱兰·黛丽一封信; 八、接到爱兰·黛丽一封信; 九、接到爱兰·黛丽一封信; 十、接到爱兰、爱兰、爱兰、爱兰、爱兰、爱兰、爱兰、爱兰、爱兰、爱兰兰、爱兰兰兰·黛丽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