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共生》读书笔记4:个体价值崛起对传统组织管理范式的挑战

笔记/纳兰明心
“管理今天的确需要提供新的范式,一种基于共享价值基础的新范式。在我看来,新的管理范式是,具有系统思考的领导者,依赖激发个体内在价值,而不是沿用至今的组织价值,以此考虑整体以及个体的行为。在这种新的范式中,有关个体价值的创造会成为核心,如何设立并创造共享价值的平台,才能让组织拥有开放的属性、为个体营造创新氛围,则成为基本命题。”
——《价值共生》(陈春花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笔者曾经从事过两份分管人力资源工作的职业,第一份在2008年前后,那时候就业的主力军是80后,虽然80后也曾经被60后和70后的管理者诟病,但是相对而言,我遇到的80后一代,有这么一些特点:对工作重视,对事业在乎,对办公室的同事主动示好,而且能吃苦,愿意为集体付出,服从组织安排,具备比较高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个性化不是特别明显,愿意融入集体。
第二份工作在2020年前后,我负责公司的行政兼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试了许多90后甚至00后,面试不下30人,招聘了不到10人,但是最后还留在该公司的这批人寥寥无几。我总结了这几个人的共同特点,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不错,自我意识很强,不愿意吃苦,对公司的上班环境、福利等要求较多而且较高,对工作的态度不是很热情,仿佛工作可有可无的感觉。当受到一些委屈,或者工作内容和自己的预期不符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跳槽换工作,或者先休息一段时间。他们不愿意被舒服,但是个人技能如果被激发出来,往往可以做出很漂亮的业绩和成就。
特别声明,以上现象仅仅是我个人接触到的,且是个人感觉,不代表更多人的情况。请勿对号入座。
不过从我接触的管理工作以及对象来看,确实出现了本书作者说的这种情况。员工人群已经发生了变化,管理范式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沿用至今的一些管理办法,过去似乎千真万确,现在有可能让你寸步难行。作为管理者,我们要看到这些变化,面对这些变化,理解这些变化,接受这些变化,并采取行动适应这些变化。从而激发个人的潜在价值,增进组织的更大价值,实现个人价值与组织价值的共生共赢!
下一篇笔记将会上点干货,作者总结了数字化带来了五个方面的变化。见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