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爱上体能训练
(重要说明:图中动作,仅为说明本文观点而附。未掌握要领的小朋友们,请勿模仿,安全第一。)
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和孩子经过一个小广场,正好看到十来个小朋友在广场上练习跆拳道,年龄大概在三至七岁。原来是一个跆拳道馆正在进行招生宣传。小朋友们按照教练的指令,进行着跳跃、踢腿、出拳等训练。
看了一会儿,我带孩子走到了一处空地,让他模仿小朋友们的样子踢个腿。孩子很容易地就把腿踢得接近自己的脑袋。于是我很满意地拉着他回家了。
看了这样的宣传,不仅没有让我们产生报班的冲动,反而破灭了跆拳道在我们心中的神秘与威风。为什么呢?以我一个外行人来看,那些小朋友踢腿时踢得既不高也不直,缺乏柔韧性;出拳时,拳头轻飘飘,缺乏力量;左右奔跑时不利索,缺乏速度。这样的评价可能对这些刚开始进行训练的幼儿们有些过于苛刻,但我却从中明白了一点:练好基本功才是王道,形式不重要!
在我的日记《自学理念让我和孩子学得更加轻松和自信|极简育儿|极简兴趣班》中提过,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报过除延时服务以外的任何兴趣班。但这并不代表我不重视孩子的运动。相反,我极其重视孩子的运动!爱运动的孩子,不但身体素质会变好,性格也常常开朗乐观,而且对智力提升也很有帮助(智力提升的观点来源于《认知觉醒》)。从孩子会攀爬开始,我们就尽量给他创造条件,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让他不断尝试和挑战各类动作。 《认知觉醒》一书中说到,每一类技能大概都有30%的专业技能和70%的普通技能组成。就体育运动而言,专业技能我们不懂,但普通技能几乎人人都知道。不管什么体育运动,考验的基本功一定是力量、速度、柔韧性、心血管耐力、肌肉强度和耐力、平衡性,即体能训练六要素。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这几个方面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锻炼。虽然我不是体育教练,也不懂各类专业的运动技能,但我坚持一点,便是让孩子积极地探索自己身体的极限。有了这样的理念,我们将体能训练渗透到生活的各个环境中,而不依赖体育课或某类兴趣班。
下面说说我是怎样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进行这些体能训练的。
1.充分利用小区里的各个健身器材
这里的小区包括我们自己所住的小区、外婆家的小区、朋友家的小区等。只要有健身器材的地方,就是我们的体能训练场所。单杠、双杠、吊环,可以锻炼孩子的手臂和腿部力量,粗壮的铁柱子可以练习手脚并用的爬树动作,有阶梯落差的健身器材可以练习攀岩…...还记得孩子快四岁时,已经可以自己爬上双杠,双手握一边的双杠,双腿挂在另一边双杠上。当旁边的家长阻止自家小孩在双杠上爬太高时,我却让孩子学习“倒挂金钩”。我用双手压住孩子的双腿,然后对他说:“你试着把手放开双杠,只用腿钩住双杠。别怕,妈妈压着你的两条腿,你掉不下去的。”刚开始他不敢这样做。但慢慢地,在我的保护下学会放手了。有一次他在单杠上熟练地倒挂金钩,旁边一个比他大的哥哥惊叹道:“你好厉害啊!”孩子被夸奖的有点不好意思,但锻炼得更起劲儿了。现在每次在外锻炼,旁边的大人小孩都会止不住夸他厉害。这些正面的反馈与激励,又促使他更加大方、自信地进行训练。


2.外面玩耍或放学回家时,走一些比较窄的边边,爬高,爬树。
只要不下雨,温度适宜,放学后我们都是走路回家。我们都吃过晚饭了,所以放学后的时间比较宽裕。这样他可以走一些比较窄的边边练习平衡,从高高的花台(无瓷砖)跳下来,爬爬假山和树,像一个小猴子一样灵活。

3.轮滑和小鱼板,是我们的节假日亲子游戏的主要节目。
周末或节假日,我会和孩子一起到小区里的羽毛球场或广场进行轮滑和小鱼板练习。寒暑假回外婆家时,我们也会把轮滑鞋和小鱼板带去。这两类运动比较锻炼孩子的平衡性。现在的情形是,我练习小鱼板,他边轮滑边指导我练习。不仅是这两种运动,跳绳、打羽毛球等场地要求不高的运动,都是我们的假日节目。不需要每次都要去轮滑馆或羽毛球馆,这样也可以节约大量时间。有时,在一天内,我们就会玩几个项目。让体育运动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的理念之一。

4.家中空地、墙壁、沙发,都可作为孩子的训练场所
孩子在家也利用家里的空地、墙壁、沙发进行锻炼,比如在客厅的空地板上翻跟头、做俯卧撑和拉伸,靠墙练习倒立,将沙发改造成为可攀岩的小山或者可跳跃的洼地。我觉得家中锻炼有三个重要点:一是家长持有开放包容的态度,让孩子尽情释放他的天性。孩子不仅在我们自己家可以任意改造家具,在他从小生活的外公外婆家也是如此。只要注意爱护家具,并且最后整理归位就可以了。二是家长的引导和榜样作用也很重要。孩子看到爸爸在家做俯卧撑,他就跟着做俯卧撑;看到爸爸出去跑步,他也跟着去跑步;看到我做拉伸,他就跟着做拉伸。三是宽阔的地面非常有利用孩子的室内锻炼。装修时,我们舍弃了放客厅的茶几、沙发配套的大转椅,也把主卧阳台留白,就是为了有更多的空地面。现在看来,宽阔的地面在孩子活动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5.在大型气垫船游乐场玩耍、攀岩
节假日,我们也会带孩子去大型气垫船游乐场玩耍、攀岩。这类活动时间比较长,一般孩子可以一口气攀、爬、跳、跑三个小时以上,非常锻炼孩子的耐力。不过这类活动也不宜多。《道德经》里有句话叫:“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这类活动环境一般非常嘈杂,如同“驰聘畋猎”般令孩子亢奋。加之,这类环境充满各类塑料,所以我们会隔一两个月的时间才带孩子去玩耍一次。玩耍时,观察下孩子身体的灵活程度、出汗程度、耐力等。正确的利用这些外部资源,也很利于孩子的身体锻炼。
有天孩子在玩双杠后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声感叹:“锻炼身体真好玩啊!”我听后脑中忽然冒出了一个观点:锻炼身体原本就是人的一种本能。人之所以变得不爱运动或懒于锻炼身体,其实是在后来的生活中逐渐丢失掉了这个本能。我不仅希望孩子现在爱锻炼身体,也希望他将来能习惯随时随地地锻炼身体,把锻炼变成一种日常行为和乐趣。有条件要锻炼,没有条件自己去创造条件来锻炼。
当然,安全肯定占第一。每个动作或技能一定是遵守循序渐进的过程进行练习。在孩子锻炼时,我们会一直在旁边保护着、提醒着、鼓励着。 我觉得最大的安全,不是阻止孩子去尝试,而且呵护着他勇敢尝试,掌握住各种要领。平时身体素质锻炼的好,孩子在学校里的各种体能表现也不错,从而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心,良性循环。
———————————————————————————— 若您喜欢这个分享,请别忘了点个赞哦!写作的人是最大的受益者,谢谢您的阅读!
-
山居得闲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30 22:26:52
-
Allblu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21 15:05:27
-
Dr.Yeah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17 23:39:47
-
clar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08 14:45:01
-
Renat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03 16:26:30
-
觅食的小兔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03 12:31:48
-
yoooo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30 15:47:23
-
欧阳敦敏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30 08:19:45
-
Monster woma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30 07:07:13
-
兜兜风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30 01:57:00
-
pearlfeng85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8 01:04:32
-
Rosiestor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7 19:36:18
-
女蛙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7 10:31:55
-
丢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7 09:05:39
-
黄轩(手长版)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6 00:49:56
-
Monst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2 13:42:59
-
谷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1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