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动物
最近在慢慢整理以前的手抄读书笔记,很多文字都不知道出自哪本书了。现在也只能选择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 以下有关植物和动物的介绍,都是我之前在一本书摘录的。
(1)莲和睡莲
莲花:莲科,原产亚洲,叶子和花挺出水面,白昼开花,花蟹后结出莲蓬、莲子,有粗大的根茎莲藕。
睡莲:睡莲科,原产中南美,叶子浮在水面,花稍挺出水面。傍晚至翌日晨开花,花谢后没入水中,果实在水面下发育成熟,睡莲的球茎不会长成莲藕。
(2)海棠
人们常把海棠和秋海棠混为一谈。
海棠属蔷薇科,木本植物,主要分布北方,春季开花。
秋海棠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通称。是宿根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南方。
李清照词《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梅花(蔷薇科)、蜡梅(蜡梅科)、樱花(同梅花同属)
梅花和蜡梅总被人们认为是同属,常把蜡梅当做梅,其实和梅花根本扯不上关系。梅花有五个花瓣,五个萼片,果然是“梅开五福”。
樱花开花当真可用“怒放”来形容,但不到一星期就“怒谢”了。梅花总是疏疏落落,予人一种不疾不徐的感觉。日本人民族性激越,中国人民族性雍容,从这两种花就可以看得出来。
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为期约为七天,据说第七天的“樱花雨”最是凄美。
南宋画坛已出现“岁寒三友”(松竹梅)。梅兰竹菊称四君子,是明清画家最喜欢的题材。梅,象征君子的不畏强暴;竹,象征君子的虚心正直;兰,象征君子的不欲人知;菊,象征君子的隐逸节操。
(4)芍药与牡丹
芍药与牡丹同为毛茛科,同属。两者花相似,但前者草本,后者木本,所以唐代以前牡丹成“木芍药”。
古人将牡丹称为花王,芍药称为花相。其实,论色香韵,花相并不逊于花王,但花相是草本花,高不足一米,当然不如木本的花王雍容。在寓意上,花王象征富贵,花相象征别离,难怪古今画家喜欢画牡丹,很少画芍药。
(5)杜鹃花与杜鹃鸟
相传蜀王杜宇(望帝)被迫禅位,自己隐居山林,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恻,甚至啼出血来,洒在花上,化为杜鹃花。
杜鹃鸟,又称子规,俗称布谷鸟。春季总是“布谷、布谷”地叫个不停。刚好杜鹃花也开。
唐人尚牡丹,但白居易独爱杜鹃。作诗:“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地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6)金银花
金银花,忍冬科,原产中国和日本。金银花刚开的时候呈白色,一两天后变成黄色,新花和旧花掺杂在一起,有白有黄,所以叫做金银花。
清代的蔡淳作有咏金银花诗。
金银赚尽世人忙,花发金银满架香。
蜂蝶纷纷成队过,始知物态也炎凉。
(7)牵牛花与矮牵牛
牵牛花,属旋花科,总是清晨开花,一到中午就凋萎了。日本人取名:朝颜。
矮牵牛,属茄科,原产南美洲,经过杂交,已育成无数品种。花色艳丽缤纷。
因此牵牛花与矮牵牛没有亲缘关系。
(8)“猪笼草”——食虫植物
全世界的食虫植物约430种,可归纳成毛毡苔、猪笼草、瓶子草、狸藻等四大类,大多生活在贫瘠地区。
植物所需的碳,可经由光合作用自空气中取得,但是氮和矿物质,须自土壤中吸收。因此,食虫植物是一种生存上的适应,也是经由演化,叶子进化成捕虫叶,利用捕食昆虫等小动物来补充土壤中所缺少的氮和矿物质。
(9)燕子与杨柳
燕子北归,正是杨柳新绿时刻。蹁跹轻扬的燕子,和轻柔的柳枝正是同一风韵。
阵阵柳浪,临风潇洒,翩翩轻燕,拂掠其间,有时绕过树枝,像流星般飘落下来,有时在柳枝间穿梭往来,出没不定,有时映着水中倒影,忽隐忽现。这种大自然的巧妙配合就成为诗词和国画常见的题材。
(10)
隐花植物:如松树;
显花植物/开花植物
(11)
裸子植物:如苏铁,银杏、松、衫、桧、柏等;
被子植物:种子包在果实内的。
(12)松球
当松树开过花,结成松球,种子在松球里发育。松树的果实也就是松球,要两三年才能发育成熟,这时松球的鳞片裂开,每片鳞片上都有一颗带有翅膀的种子。这些种子不包在果实内,而是裸露在松球的鳞片上,所以称为“裸子植物”。
(13)鲸鱼搁浅·返祖行为·返祖说
鲸鱼由陆生中的爪兽演化而来,曾经历过一段水陆两栖生活阶段,当时在海中遇到危险就逃到陆上。
(14)拟态(形态和颜色的适应)
枯叶蝶像枯叶、花螳螂像花朵、竹节虫像树枝
贝氏拟态:无毒生物和有毒生物相似,如大桦斑蝶和拟大桦斑蝶。
缪氏拟态:有毒生物彼此相似,可增加掠食者避开它们的机会。
(15)软体动物
斧足类(双壳类):文蛤,蚬、牡蛎、扇贝等;( 绿牡蛎:牡蛎体内积存了过量的铜和锌,因而变成不同程度的绿色。)
腹足类:陆生的蜗牛、蛞蝓、水生的各种螺类、鲍鱼;
头足类:乌贼、鱿鱼、章鱼、鹦鹉螺等
多板类:身体一般呈椭圆形,背腹扁平。贝壳由八块或七块钙质板片组成,如石鳖。
(16)蟋蟀,别名促织
斗蟋蟀 、斗促织
(17)萤火虫
闽南话称为“火金姑”。萤火虫的幼虫分为陆栖及水栖两类,对环境极为敏感
萤火虫是诗人喜欢咏吟的对象。
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落人衣。(杜甫)
囊虫夜读 ( 选自《晋书·车胤传》)
腐草化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