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女巫
2007-10-08 过节前,去看了《从提香到戈雅》展,普拉多博物馆一直是我最向往去的地方之一,这次自己跑来了,感谢全球化。余老师当年去马德里时,给我带回一张普拉多博物馆印的委拉斯开兹《宫娥》的印刷品,我后来转送王浪,还为它配了镜框,我们经常看它。全世界的油画如果排出前三名,我认为要有这一幅。戈雅的《5月3日的枪杀》也是我最喜欢的油画之一。它们都比法国艺术经看。 虽然最著名的画这次没来,但展出的作品已够我满足。戈雅那幅几乎用原色画的《阳伞》真是太美了,让我心情愉快了好几天。委拉斯开兹的画面气息比戈雅冷静,背景简直画得像中国画,据说他是文艺复兴以来最早大胆把远景虚掉以示真实透视的画家,不过我记得《蒙娜丽萨》的背景也画得非常好。《飞翔的女巫》则显示出戈雅的“浪漫”其实非常深刻。 据普拉多博物馆十八世纪绘画部主任写的介绍,《飞翔的女巫》反映了戈雅的“进步思想”。戈雅当时的朋友都是共济会信徒,是社会改革的中坚力量。三个戴着主教帽的女巫在给青年“吹气”,象征注入智慧和光明,而非传统女巫概念中的“吸血”,她们是天使和巫师的混合体。戈雅还暗示了耶稣升天的场景和共济会的仪式。但是底下的攀登者却蒙头塞耳,拒绝关注和听从试图引导他们的“女巫”和“耶稣”,他们宁肯和毛驴作伴。 西班牙当时的教会势力非常黑暗,而共济会是来自宗教内部与天主教抗衡的带有乌托邦性质的进步势力。当时卡洛斯三世国王是支持教会改革的国王,到卡洛斯四世又与号称在欧洲传布民主自由的拿破仑结盟,结果却引致法国对西班牙的侵略,这是戈雅所处的时代背景。他在著名的版画集《奇想集》里深刻揭露了教会统治的黑暗,教会本想拿他是问,戈雅把画献给卡洛斯四世国王才得到庇护。戈雅是共济会的盟友,在《飞翔的女巫》中戈雅也暗示了他们有耶稣献身的精神。普通民众也许同情共济会,却对改革并不信任。戈雅深刻地描绘了当时西班牙的现实以及人类的宿命。

感冒的河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浦宁路围墙4月28日 (2人喜欢)
- 浦宁路围墙4月24日 (3人喜欢)
- 浦宁路围墙4月8日 (5人喜欢)
- 巴海兄摄东塘村神帝庙土主节、古清溪寺游塘节、湖墩庙二清明小福王节、老吴王庙三月初八新菩萨像开光 (5人喜欢)
- 清明随拍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