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牛津女哲
二战时期,牛津出现了一个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女性哲学家团体,最初成员有Elizabeth Anscombe, Iris Murdoch, Philippa Foot, Mary Midgley。后来还有Mary Warnock加入。
这些成员后来都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哲学家,而更有意思的是,她们的研究旨趣初看起来也大相径庭:Anscombe是行动哲学家,并受到当时行为主义风气的影响,认为人的意图都外显于行为;Murdoch是哲学小说家,喜欢用文学的方式探讨人隐秘而复杂的内心世界;Foot研究道德哲学,是电车难题的发明者;而Midgley是一个科学哲学家,并热衷探讨与环境和动物相关的议题。
几年前UCL教授Jonathan Wolff在卫报上撰文,让这个女性哲学家团体首次进入大多数人的视野。在文章中,Wolff提问,是什么特殊因素造就了这个团体? 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被男性把持的哲学系通常都会弥漫着浓烈的竞争气氛。男哲学家们表面上热衷论证,实则是每个人都对他人观点吹毛求疵、苛责异常,并以驳倒对方为荣。男性的对抗意识无疑成为了女性踏足哲学的最大障碍。而因为二战,哲学系很多男性都离开了,他们有的从军作战,有的则参与情报工作,男性垄断哲学系的局面被打破。Wolff认为,如果那几个女性早出生10年或晚出生10年,她们并不会成为后来的她们。他最后还说,这个团体的出现,应该让分析哲学家反思,除了论证以外,哲学是否还有不一样的存在方式。
而Wolff的文章发表后不久,当时还在世的成员Midgley在卫报上给他回了一封公开信,肯定了他的猜想:“as a survivor from the wartime group, I can only say: sorry, but the reason was indeed that there were fewer men about then.”
-
女爵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2-19 14:43:36
-
潘达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2-19 09:47:18
-
季春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2-19 03:03:21
-
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2-19 00:52:10
-
[已注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2-18 22:22:10
-
艾小玛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2-18 22:08:50
-
阿布拉克萨斯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03 18:17:02
-
Lenu(发疯版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30 16:40:27
-
番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30 11:42:09
-
llllllllllllll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30 10:49:58
-
浪味仙貝小紅貓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6 11:53:13
-
卡拉马佐夫熊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6 02:51:23
-
нялх тэмээ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5 15:10:02
-
诡谲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5 15:01:17
-
吃瓜群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5 13:22:14
-
AH0101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5 13:15:56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5 13:12:47
-
暮色dusk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5 12:55:19
-
夔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5 12:54:40
-
满[已注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5 12:52:18
-
一二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5 12:40:00
-
罗小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5 12:35:41
-
Tom_slz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5 12: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