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16年:从通信工程师到心理咨询师(4)
下篇:心理咨询师
9.命里注定学心理
重新开始值班后,生活变得非常无聊。上班一成不变,没有学习的必要;下班无所事事,游戏也没什么意思。消磨了一段时间后,我想,得学点东西才是。学什么呢?我盘点我的同学们都在从事什么工作,然后想到了那位自杀的室友,然后脑子里蹦出了个“心理咨询”。百度了一下,发现居然还真有这个职业!于是立刻决定学心理咨询师。
在当时这个职业还很小众,我似乎从未听说过,然而莫名其妙地想出了这个职业。如果理性地分析,应该是我在某个地方看到了“心理咨询师”这个词儿,当时这个词对我并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虽然被记住了,但并没有被意识到;在这一瞬间被从尘封的记忆中唤醒,跳了出来。总之如同宿命一般,我走上了心理学的道路。
或者如果来一番精神分析的话,是幼年的我对于被理解、被温暖、被疗愈有一种渴望,这种渴望成为一种帮助他人的需要,并与其他需求诸如自尊、自我价值感、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沉思、意识的提升等等融合,在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身上获得了满足。我的幼年经历注定了我会成为心理咨询师,疗愈他人,也疗愈自己。这种需求如此强烈,使得我能够在工作之余投入全部的时间、精力加上钱,一年一年乐此不疲地学习心理。
一万小时定律在心理咨询行业完全失效。别的行业考过了职业资格你就可以开始工作了,但考过了心理咨询师,只意味着你可以开始学习了。学了一万个小时,你还只是刚刚上路。相对于别的学科,心理咨询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看着那些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们(她们真的令人肃然起敬)还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实践,我就知道这是一个用一生也填不平的巨坑。然而,我,还有我那些有趣的同学们,少有人中途放弃。我们用数年去学习一门技术,然后用数年去学习另一个流派,接着是下一个……我们真是病的不轻!这还是一个很费钱的行当,为了能够具备咨询能力,你需要花费很多钱去学习技术,实习,督导,直到你发现自己完全不适合干这行当……当然也有少部分幸存者,继续奋斗在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当中。几千小时的咨询时长并不能证明这是一个好咨询师,但好的咨询师一定要有较长的咨询时长。
朋友反馈过一个对心理咨询师的看法:有病的人才去学心理学。对这句话我有几重理解。其一,的确有很多心理咨询师最初是为了治疗自己走上这条路的,数量不好说,就算一半吧。但这并不能说明TA们不是一个好咨询师。既然医生可以生病,心理咨询师就可以有心理问题。当然必须要说的一点是,如果咨询师自己的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TA在咨询中犯错的几率会大增,这可能会给来访者和咨询师带来伤害。所以来访者在找咨询师的时候需要慎重选择,也需要在咨询时注意分辨咨询师与自己是否匹配。其二,没有心理问题的人太少了,随便选定一个群体,我们都可以猜测说有一半人可能是有心理问题的。(2019年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任意一种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是16.57%。我假设有问题但没有达到精神障碍程度的人是其2倍的话,加起来就已经到了50%)即便是心理相对健康的人,也极可能在生命的某个时段不能保持健康。因此有心理问题太正常了,甚至可以说不存在完全没有问题的人,没有问题本身就是问题。所以有病不怕,知道自己有病就好。其三,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是文化决定的,这意味着所谓的有病并不一定是病。比如在古罗马,超出个人生活所需的聚敛被视为一种下贱的行为,这一点曾让我悚然惊惧;以前自恋被当做一种病如杀马特这种,但现在被视为一种正常的需求;以前同性恋被视为有病,现在社会文化逐渐开始能够接受;以前鼓励学雷锋,现在被视为有病;以前鼓励以单位为家,现在996几乎是全民公敌;等等。在我们这么一个压力山大的社会里存在着一些病态的文化,如果在病态的文化下生活得很健康,那不是病得太严重了吗?其四,原本有病而不自知,有问题归诸他人归诸社会,一样能过下去,等到学了心理学,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原来我有病!大家一交流,原来都是病友。不是有病才去学心理学,是学了心理学才知道自己有病。所以学心理学是一种提高,增强了自知力,增进了对自己的理解,增加了自我接纳,从而更好地生活,乃至于做心理咨询师帮助他人,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其实很建议大家都能去多少学点心理学,是对己对人都很有意义的事情。
就我自己来说,我觉得学习心理学让我的人生扩大了一倍,我从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认识了自己。我开始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我,我的人生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人生。
人啊,认识你自己!
10.三级二级证轻松到手
报名交钱,然后就是每个周末去上课。班级巨大,有趣的同学也很多。咨询师培训班的主要内容是三级和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教材,可以说是心理知识的极简本,但已经很厚了。考试主要靠理解和背书,我的一些同学就困在这几本教材上,一遍一遍好几年考不过去,但对我来说这种资格考试太简单了。5月份考三级,11月份考二级,写论文,答辩,我轻松通过了考试拿到了咨询师证。
我来自某个高考大省,千军万马中杀出血路的那种,传说中的小镇做题家大概就是我。但对于小镇做题家这个称号我是很不赞同的,在鄙省单靠死做题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那种同学在中考就被淘汰了。我们除了考试科目以外,还学美术、音乐、计算机(我家领导来自某经济发达省份然而她们反而只学考试科目),在穷乡僻壤教这些“无用”的东西很奇怪,但是我们就是教这些课,高三还学音乐,班级有一大群(当爱好玩的很业余的)吹拉弹唱的同学,每天下午还都被赶到操场上打球。鄙省高考,靠的是强大的意志、头脑灵活加不遗余力、360度无死角的准备。什么衡水二中,什么毛坦厂,从作息时间来看都不过尔尔。我们是晚上11点睡,早上5点半起,这段时间还包含了熄灯后洗衣服、洗漱、卧谈的时间。我们不投机取巧,我们为学习而生,知识全面,心态强悍,几乎毫无弱点。我的高中同学中,有好几个当时成绩并不出众的早就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博士(反倒是成绩好的都没有走这条道,这点很奇怪)。
这段经历对我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考上大学。它还给了我一个坚定不疑的信念:不管什么考试我都能过,只要我愿意(当然我也挂过,但并不影响这种毫无来由的信念)。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所有以60分为目标的考试都不过是浮云。
如果一个证书这么容易拿到,只能说明它没什么含金量。一茬一茬人通过考试、论文和答辩,现存的大概有几十万人,但大多数已经远离这一行当了。
心理咨询师证现在已经没有了,在心理咨询师被剔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后,新的资格认证并没有出现。所以在之后学习心理咨询的朋友就很尴尬,无证上岗。对于职业资格目录我个人有点不同意见,这么一个市场需求广泛存在的新行业,应该更强调、推广和规范化才对,为什么反倒把它取消了呢?不可理解。
11.四年志愿者,第一次飞跃
拿到证书以后,干的第一件事是做了两年12355热线的志愿者。
12355是北京市团市委属下的公益热线,面向青少年提供7*10小时的心理和法律援助。电话以青少年居多,相对来说处理起来也较为容易。在这里我迈出了第一步,走过了起初接线的紧张、前期“我什么都可以”的盲目自信,到接什么也不怵和形成个人风格。
实际上热线志愿者是很多心理咨询师的起点。考证掌握的那点知识完全不够从业,公益热线就成了很好的打怪升级的地方。公益热线的价值观与心理咨询的助人性质相通,大批志愿者不计回报,积极热情地支撑着公益热线的正常运营;作为回报,热线通常提供技术培训和督导。比较资深的志愿者们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帮助年轻的志愿者迅速成长,这种令人赞叹的模式良好运转,把温暖和爱传递出去的同时,也为一批又一批心理咨询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当然也有人选择收费昂贵的机构实习,效果几何,我没有调查过不便评说。
在12355我遇到了多位老师,这些老师很多成了我的朋友,有一些还成为多年的好朋友,直到现在都有联系(你常会在某个培训中遇见以前认识的老师),这些共同成长的情谊我会终生铭记。
起初12355的地址在交大附中旁边的联通楼里,距离我家大概一小时路程;后来因故停线,(现在搬到了北五环外)于是我就跟着别人到了红枫妇女热线。
红枫妇女热线是国内第一家民间公益妇女组织,迄今已经成立33年。红枫秉承“用生命影响生命”“爱人、爱生命、爱社会”的理念,针对妇女问题、反家暴、失独、外来务工等多个社会热点问题探索出了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是一家非常优秀、成绩斐然的草根公益机构。她的创始人王行娟老师现已90多岁高龄,身体欠安在家退养,但依旧为红枫竭尽心力,她真的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如果将这两个热线做对比,他们都为社会贡献了价值,但我个人会感觉还是有些差异:12355的领导是在做领导,红枫的领导是在做公益。我为自己红枫志愿者的角色感到骄傲。
在红枫又接了两年热线之后,我终于有了第一次非常重大的飞跃。
作为理科生,我从小到大受到严格和系统的逻辑训练,在面对来访者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用理科生的思维去处理:来访者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性质?这种性质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逻辑无懈可击,听起来切实可行,一番涛涛宏论,说得来访者连连点头:老师你说的太对了!谢谢老师!来访者走了,我欣欣然于自己的速效救心,太有才了。
然而过一阵子,又遇到了这个来访者,听完了还是之前的问题?合着我没帮到TA,我的滔滔宏论没有用啊。这时候忽然意识到以前做的大都是错的,所谓心理问题很少是用逻辑去解决的。仿佛一夜之间领悟了心理咨询的要义,我的咨询突飞猛进,督导师们纷纷给出了肯定。经过了长达四年的实践,到这时候我才算是真正摸到了心理咨询的门槛。
以前我关注的是问题,现在我关注的是人;以前我用我的技术去解决问题,现在我是用我这个人去帮助人。
这一领悟的另一个结果,是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想要帮助他人,最后发现帮助了自己。
继续阅读
从头阅读
天禄阁校书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内蒙行(2):包头包你满意 (1人喜欢)
- 内蒙行(1):鄂尔多斯一切都很好,除了民族主义
- 青州/临淄/淄博:不只是烧烤
- 越南行记(五):信息篇 (1人喜欢)
- 越南行记(四):河内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