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和色情
现代性视域下的死亡
a.死亡场所的变更。从住所转移到医院。
b.葬礼场所和仪式的变迁。场所由住宅移至殡仪馆;葬礼仪式简化和商业化,eg.孝女白琴
现代社会刷新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思考,在竭力坚持对生命力、规训、克制、干净和健康的同时,越来越无法接受死亡的赤裸呈现,选择回避身心的苦痛与悲伤,创生了一种“否认死亡的命题”。
c. 生命有限性(Mortality):
必死性。是一种“社会事实”。
特点-终结性、社会建构性、道德性
结果-同命性是脆弱的人类纽带中唯一牢固的一种;死亡及对其必然性的认知使我们的生命充满意义。
前现代性
19世纪:葬礼是工人阶级、中产阶级和贵族最盛大的集会,公墓是古老村庄的中心。
进入20世纪, copulation成为一个越来越mentionable的词汇,而死亡则越发地unmentionable。一个可能的原因,死亡及其载体在个人生命历程中的exposure减少。另一个原因在于宗教信仰的转向,强调肉体死亡后的复活。
pornography
the greatest production od pornography have also been the periods of the most rampant prudery—Geoffrey Gorer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