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方夫《预感》

个人翻译。原作已公版,译文著作权归本人所有,请勿转载。
山川方夫(1930-1965)
本名山川嘉巳,作家,编辑。东京出身,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法文科毕业。其作品包括纯文学与类型文学,尤其以风格独特的短篇小说而为读者所知。曾多次获得芥川奖、直木奖提名。
*原文最初发表于「現代挿花」1961年(昭和36年)2月刊
在深谷另一边的小山坡上,尚在萌发的新绿已经开始引人注目。天上飘动的几朵白云在山坡上投下阴影,显出明暗斑驳的纹路。时值早春,褐色的山岭起伏连绵、时远时近。蔚蓝明净的天空与之形成鲜明对照,构成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卷。然而,此刻他却没有心思欣赏眼前的美景。
大巴车沿着横贯山腰的路上行,而他和妻子并排坐在大巴的座椅上,身子随着车身不住摇晃。妻子一边嚼着糖,一边讲述着小时候远足的故事。他感觉妻子的声音仿佛是从水中传来似的,难道是因为现在到达的海拔已经比较高了?
“耳朵痛吗?你真是没用。”
“不,就是稍微有点耳鸣。”
他苦笑着答道。其实,让他担忧的并不是这个。
他一直相信自己有一种预知未来的能力。他认为自己能够感知到即将发生的事情是凶是吉。征兆就是突然流过脊背的、如同触电一般的短暂颤栗。依据颤栗的微妙差别,他就能判断这是吉兆还是凶兆。
这种“警笛”从刚才开始就一直在他的后背响个不停。
学年考试的时候,录用测验的时候,还有在公司旁的咖啡厅初次与妻子邂逅的时候,身上的颤栗都会事先告知他接下来的结果——只不过那些时候全身都抖得厉害,无法清楚判断出是凶还是吉。
可是,妻子并不相信这些。不但不信,还嘲笑他,最后甚至会对他发火。这大大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但他一直忍着,最近也尽量不在妻子面前提起自己的预感。毕竟,预言家本来就是孤独的。但是——但是——
在曲曲折折的山道上,大巴如同怒吼一般加大油门,以极快的速度攀爬而上。玻璃窗外的青空不断旋转,从轮胎下面飞迸开的小石子划出一道道抛物线,无声地落入悬崖。
已经不能再沉默下去了。他站了起来。
“喂,我们下车吧。”
“你说什么?”
妻子惊呆了。
“有危险。就是之前跟你说过的那个征兆。我能清楚感觉到。这辆大巴肯定会落下悬崖,而我们可能会死。”
“你又说这种蠢话……”
妻子满脸通红,抓住了他的衣服。
“别老是说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傻了吧唧的。”
“我才不傻。”
“我看你就是傻,简直是疯了。”
“我知道你一直都不信,但是能不能至少信我这一次?”
一阵颤栗又流过他的身体,他整个人都被恐惧攫住了。
“其实征兆是昨天晚上就开始了。要是告诉你的话,我怕你会说好不容易出去旅游一趟我还没事找事,又会对我发火,所以我就没提。但是现在我必须得说了。今天乘上这辆大巴之前我就感觉到了三次,上车之后我的背又一直在抖个不停。这么强烈的征兆我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这辆大巴绝对要出问题,会掉下山崖的!”
“你是不是感冒了啊?要不就是得了脊髓炎啥的。让医生给你看看就好了。”
“都说了我没病,我没病啊!”
他的声音太大,司机大概是听到了,一脸不悦地回过头来。
“您这是不相信我的驾驶技术?”
“不是,不是……”
他慌忙否认。
“我只是害怕出事故。我不知道是什么事故,也可能和其他乘客没什么关系,但对我们夫妻二人来说是关系到性命的。我的预感从没出过错。”
“马上就到小猿岭了。”
“没关系,没关系,请现在就让我们下车,我们走过去。”
中年司机明显已经火冒三丈。
“好,那就请二位下车吧。也免得给其他乘客添麻烦!”
大巴平稳地停了下来,放他和妻子下了车,然后继续往前开。乘客们一边七嘴八舌地聊着天,一边透过大巴后方的车窗望着这对年轻的夫妇。两人把行李放在赤土路面上,正吵得面红耳赤。
大巴很快转过一个弯,两人的身影消失在了红褐色的山壁之后。
当天的晚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报道:
本日下午二时许,××观光公司的一辆大型巴士驶至小猿岭附近时因转向操作失误坠崖,所幸车辆落至坡下道路,因此没有造成乘客死亡。但事发时在下方道路行走的一对夫妻被落下大巴砸中,均当场死亡。据称,此二人在事发前刚刚从大巴下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