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资格联想产生的鬼话连篇
在谈论这一话题之前,我突然想到了“失语”这一问题。患上失语症已经很久了,不愿意与他人论争因为论争的结果仿佛也无意义;发现事情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讨论甚至正好是对立的;担心自己所论是浅薄的错误的,因为很多讨论都并没了解过文献深入去发掘背后的世界,从而显得自己愚蠢;担心自己某时候或许私人的言论给别人造成误导;担心自己发言爹味说教····等等缘由都造成了我不敢发言,不会发言,发言恐惧,发言自卑。
从这个角度来说,发言与资格可以一论。资格可以分为有标准可以量化对标的,比如985211之区分,也可以是完全主观的,如某人谈恋爱是否有资格,两人相亲双方是否有资格;资格也是可以变动的,比如三五年时过境迁或者有关系走后门。有些资格是努力就可以做到的,比如是否通过了某个考试等。有些资格可以是一念之间转化的,你说自己还没资格谈恋爱,那么什么时候才有资格呢。
谈恋爱的资格和失语有点相似之处。如果对一个好朋友,你肯定不会失语,叽叽喳喳什么都聊,哪怕无意义的废话,哪怕偏激的言论。谈恋爱也是如此,遇到一个彼此真正合适的人,即使此时你好像并不适合谈恋爱但仍然会心动会相互走进。但是如果让你在某个平台发言,让你对着一群人或者某个陌生人限定某个话题谈论,你就不会那么随意也不敢随便讲话,到最后可能会讷讷不能言。让你去寻找爱人,如果不是上天好心你很难遇到,加之身在逆境,那你此时很大可能也不会创造什么机会,形成什么氛围去谈恋爱,此时,你可以说自己主观上是没资格的,但你客观上还是有资格的。
那么什么是主观,什么是客观。主观在于心,客观在于物。物存在就存在,不存在就不存在,作为成年人,没有任何人和组织有资格限制我谈恋爱。而心却不同。当心自如时,或许就会认为有资格了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