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2022考研经验和复习建议
一、学院简介
南京师大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在外国来华留学生汉语汉语预备教育方面成效卓著,2005年被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确定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预科教育的试点单位,是当时全国首批三所预科教育学校之一。所培养的预科生语言基本功扎实,水平较高,受到全国许多高校的肯定与赞扬。在此基础上,学院适应汉语国际教育的新形势,对已经延续二十年之久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年级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研制了新的教学大纲,重新进行了课程配置,编写了全新的教材,贯彻了“分层教学,逐步推进”的教学原则,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地效果,多次受到国家教育部国际司、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汉办和其他院校的高度赞扬。
经过多年建设,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拥有一支年龄较轻、学历较高、职称结构较合理的专职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目前,专职教师39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8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18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人,拥有硕士学位的13人。绝大多数教师都具有海外教学经历。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科学研究与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等刊物上共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共21篇,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的共105篇。出版专著20多部。承担科研项目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23项,省教育厅项目8项,校级项目6项。共主编或参编教材近百部(套),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说汉语,谈文化》、《高级汉语教程—多文体 精泛结合》(共两册)、《初级汉语强化教程》(综合)(共四册)、《初级汉语强化教程》(听说)(共四册)、《旅游汉语》(共两册)、《信心汉语》、《中级写作教程》(共两册)、《高级写作教程》(共两册)、《实用汉语一日一课》(共六册)、《HSK快乐阅读》(共三册)、《汉语风》(共两册)等。
学院一贯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大学建立了交流关系,在互派教师、交换学生、合作办学、留学生汉语教学、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各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孔子学院建设注重实效,积极参与了学校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美国佩斯大学孔子学院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为汉语教育与文化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专业信息
招生院系: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语法理论与应用
02 (全日制)语言习得理论与应用
03 (全日制)中外文化比较
考研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43现代汉语理论及应用
④874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复试科目:⑤F134中外语言学史
2021年拟招人数:19人
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643 现代汉语理论及应用:
《现代汉语》,胡裕树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黄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74 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著,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周小兵、李海鸥,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语言学概论》第2版,岑运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近几年复试分数线及录取人数:
2021年复试分数线364 可用计划12 录取19人
2020年复试分数线355 可用计划13 录取19人
2019年复试分数线359 可用计划16
三、初试复习经验
1、政治
政治虽然东西多,但花费得时间和精力应该最少。9月中旬开始,战线不要拉太长。肖秀荣的“1000题”和“精讲精练”看两遍,第一遍理解记忆,第二遍重点记忆,时间轴记忆法,思路清晰且不易混淆。最后,大题11月底开始准备,多背多记,分点背,抓住关键词串联背。把肖8,肖4背的滚瓜烂熟。熟悉真题的题型。另外考试答题,分点作答,多角度答题很重要。
2、英语
暑假之前我主攻单词和长难句,从暑假开始我就着手练习00-15年的英语阅读理解真题,当然单词还是每天都要背的。每天写一篇英语阅读理解真题,之前学习长难句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分析阅读的时候也要边看边划分句子结构,推荐跟张剑的黄皮书。文章结构内容大概明白了之后,再看唐迟的英语阅读理解视频,重要的是把握命题人的思路,唐迟总结了几种命题陷阱,还有细节服从中心主旨等等做题时非常重要的原则。刚开始写真题的时候很惨烈,一篇阅读错3-4题或者全错都有可能,心态可能会炸裂,但是沿着科学的方法坚持下去,到后期就会看到成果,我后期四篇阅读题,可能才会错1-2个。
新题型和完形填空田静和唐迟的课都还可以,但是主要还是靠自己练,题目不是很多,从10月份开始练就可以了。作文我是跟的王江涛的作文课,然后总结出自己的一个做模板。可能分数不是那么高,但是它不会占用你太多时间。盲目地去被背大作文模板不理想,因为每一篇作文都是不一样的,你可能不会灵活的去运用文章中比较好的句子。并且我记忆力不是很好,背20篇作文对我来说有点吃力。总结出自己的一个万能模板,然后把真题上的大作文套上模板全部写一遍。小作文我建议按题型去背一背模板。模板范文都可以到考研文库上面搜集。
3.专业课
文学语言类考研重要的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多看原著和一些相关的文学理论书籍,再以本科学校的教程作为辅助既可。一定要随口就能举出一些例子佐证自己的观点,所以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文学观点和看法,学会提炼知识点,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考试的时间很宝贵,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提炼出自己的所学,这要求平时一定要扎实,切忌急于求成。
因为我的专业课是新祥旭学姐手把手的教学,所以这两门我放到一起来说吧。
第一轮,暑假之前。看学姐给我列的参考书目,课本上引的诗词、原文要重点注意,比如,我当时把唐宋时期提到的诗歌都找到赏析在课本上标注出来。同时,看完理出大致框架,重要章节点。如果时间宽裕建议看经典著作,尤其是考武大这种名校一定要多看著作,如果时间紧张建议先看课本,单独成章的著作要熟悉,我前期每天会有两个小时看作品,不过后期时间紧张就没有看了,但这对我后来答题有很多帮助。文学理论重要的是吃透课本,逻辑性,知道每一章的观点和立足点,有自己的逻辑框架。
第二轮,暑假。整理一轮的笔记,根据真题把每一章的知识点整理成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的形式。以名词解释为例,分为时间、地点、人物、代表作品、主要内容、思想主旨、艺术特征、发展阶段、影响和评价等多方面,尽量全面的整理,以使答题时不失分。名词解释考察的内容很全面,包括文人、文学流派、文学体裁、文学作品、文人群体、文学事件和代表性评论等。简答和论述整理思路类似,简答多可以从书本直接获得,论述则需要自己的组织能力。简答:要根据自己的目标院校真题猜测考点,流派特征、影响、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对比等。论述可能有热点问题,思路与简答一致,例子列举,加入一些经典诗句,或者原文,会是加分点,可以根据真题针对性地看论文建议自己整理笔记,这样背诵会比较快,也不大会忘,如果考试范围比较大,重点突出,可以直接背学长学姐笔记。
第三轮,开学之后到考前,主要就是背诵和做模拟练习。文学史:文学史比较好背,主要是分阶段记作品,多复习。文学理论:第一遍背会很慢,且忘得很快,要理解每一句话出现在这里的原因,作者的用意,尽量语言准确,尤其是专有名词,可以以讲课的方式自己讲给自己听。背完第一遍之后,复习时可以只回忆每一个大问题的几个点,接下来的阐释自己基本上就可以说出来了。
以上就是我对于各门课肤浅的总结,谢谢大家耐心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