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就想去草原撒野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草原,占据了中国2/5的夏日绝景。
匍匐在天山脚下,蜿蜒在大兴安岭以西,盘桓于峡谷裂缝,在这些相对平缓的腹地中,浓绿、深绿、浅绿无限叠加,蔓延扩张。

草原,令无数旅行者向往的风光胜地。去过草原的人,也许一辈子都难以忘怀这极致的美丽:
这里的天空是透亮的,绿色是广袤的,夜晚是璀璨的,仿佛伸手便可摘星。
这里是不曾蒙尘的“绿野仙踪”,是“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所凝结的憧憧幻影。

这里沉睡着成吉思汗、忽必烈、耶律阿保机等多位帝王。没于草丛里的都城遗址,立于边境的断石残垣,都是恢弘历史在这里划下的史诗。
金戈铁马、王朝往事,在草原踏足的每一步,都回响着传奇的诞生与消逝。

在中国,草原的生命力将在夏季集中迸发。
这场壮丽的风景,从六月开始揭开序幕。持续三个月的水草丰茂,营造出一片辽阔的、博大的、生动的绿。

如果你从未去过草原,那么这将是你奔赴草原最好的时节。你对于远方的所有想象与期待,对于塞外的所有缱绻与渴望,草原都会一并满足。
我们为你盘点了7个值得去的草原。从西南到边疆,从塞外到北漠,我们一路向北,领略草原之美。
01
乌蒙草原:挂在天边的“绿野仙踪”
贵州,乌蒙山腰。湛碧的牧草宛若一层皮肤,紧紧包裹着山体,无垠的绿色随着山坡上下起伏。
这里便是乌蒙大草原,中国西南地区海拔最高,也是面积最大的高原草场。

喀斯特地貌为乌蒙大草原带来了极为清爽的夏日,同时也为它铸就出立体多样的植物景观。


同我们对草原的典型想象不同,乌蒙大草原的一半是杜鹃,另一半是缭绕的云雾。几近万亩的杜鹃在盛放时,是比草原更加耀眼的存在。

杜鹃从山头一路向下俯冲,宛若冲开的瀑布,浇灌出摧枯拉朽般的艳丽。此刻,正是叠翠瑬金,也是璀璨尽染。
鲜花和云雾的共同作用,为乌蒙大草原披就一层如梦似幻的外衣:云涌苍崖,鹰翔蓝天,雾海漫漫,远处的风车随风流转。
踏入乌蒙大草原的那刻,就仿佛走进莱曼·弗兰克·鲍姆笔下《绿野仙踪》的童话世界。

草原之上,彝族文化的浸染,也让乌蒙保留了几分神秘与遐想。
乌蒙山是彝族人世代聚居之处,至今仍保留着彝族的火把节传统。一到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人们会点燃火把,将天空彻夜照亮。
往日安静的草原,此刻变得喧嚣,在欢声笑语中,攀附在山坡的绿色仍在悄无声息地流动,往前。

02
川西高寒草原:梦中的香格里拉
绿色是在四川停下的。


雅安以西,一直到甘孜藏族自治州,高山草甸景观组建出多层次的远山、低坡、曲水和野花,最后那一层,便是辽阔的草原。
川西草原的主体大部分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城,九曲回肠的川藏线在这里突然跌落成一块平地,理塘河流淌到了这里,也变得缓慢而从容。

夏天的川西草原,拥有生动的魅力:埋头啃食的羊群,像是天上飘动的白云;缓慢前行的牛群,则是绿绒毯包裹着的黑色珍珠。
远处的雪山皑皑,近处可以听见藏民高亢的歌声。这像油画一般的场景,吸引着路过的人驻足于此。


川西高寒草原既是一条具有千年历史的民族迁徙的走廊,又是自古以来汉藏彝等民族交流通商的要道所在地,兴于唐宋的茶马古道也途经于此。
那被无数人寻找的,梦一般的香格里拉的核心区域,指代的就是这片草原。


沿着古道前行,草原辽阔,雪山高耸,牧歌悠扬,是浪漫的康巴旋律,也是怡然的风光之旅。
03
玛曲草原:属于花的草原
玛曲草原是中国唯一的湿地草原。

黄河在这1万多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自西南入境,复从西北出境,于是便形成了九曲中的第一大弯。
同其他类型的草原不同,湿地草原的特点是河谷滩地众多。就在玛曲草原,绵延数十里全是滩地,柔软的泥土里,大片生长的不是草,却是无穷无尽的花。这里是花的草原,也是花的世界。

在玛曲草原,存在“花之三奇”。每年七月中旬,金莲花肆无忌惮地占领整片河滩,策马滩上,马蹄下迸出一抹金灿灿花尘,正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芬芳”才能没马蹄。


到了八月,金莲花悄然隐退,代之以天蓝色的龙胆共。此时,整个花滩一片蔚蓝,滩接天际,天地一色。

等到十月,周围高山之巅已是白雪皑皑,这里却换之以斑斑点点的毛莨花,姿态玲珑,清新秀美。

花随着季节的更迭变幻颜色,这里始终浓墨重彩,姹紫嫣红。

河曲马、黑颈鹤、白天鹅、藏原羚、梅花鹿共同栖息于此,滩涂之间,既是花之天堂,也是动物的乐园。
04
伊犁草原:天马与雄鹰的家园
伊犁草原发源于天山,晶莹的冰雪融水同新疆西部的湿润气流在此交汇,于是催生出了广袤的草原。

作为典型的高山草原,伊犁草原不以平坦见长,却以修长窈窕取胜。栖息于天山峡谷当中,伊犁草原上沟壑众多,层层叠叠之间,起伏跌宕,反而勾勒出伊犁草原独有的立体感。
似波纹,又如同一段乐谱,蓝天与白云、天马与雄鹰、羊群与骏马,都是谱写这段乐章的音符。


伊犁草原与荒漠相对,同雪峰对峙。
虽是夏季,皎白的雪峰、幽碧的湖水、低矮的树林、生机的绿地和茶色的鲜花却是目光同时所及。
看似矛盾的元素都精巧的杂糅在此处,玫瑰色的黄昏来临时,锐利的光线便瞬即转化成绕指的温柔,光线轻吻大地时,一切都太过于纯粹干净,仿佛步入了不该蒙尘的梦境。

居住在伊犁大草原上,这样极致的美,是牧人每天的见习。大抵也是由此,新疆人对于天地、对于自然、对于世间万物都存有最为朴素的敬畏。在伊犁草原上放牧,羊群同人,都应随着时间而动,响应季节的呼应,每过14天,便要转场迁徙。
人从自然中来,又归于自然中去。一切都消失无痕,只留下这辽阔的草原同天山久远的对望。
05
呼伦贝尔东部草原:“最好的草原”
呼伦贝尔东部草原代表着内蒙古最好的草原。所有那些我们熟悉的对于草原的想象,都脱胎于这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里是敕勒歌中吟唱的草原,也是中国最美的草原之一。

和其他草原相比,呼伦贝尔有着超越想象的博大与辽阔。


彩缎一般的云霞连同墨绿的大地吻合的天衣无缝,当你急切地向那里奔去时,它却渐行渐远。走进草原后,一望无际的背后,同样是一望无际。
风与草茫茫的相互翻滚成波浪,站立在这无垠的深绿中,猝不及防同这辽阔打了一个照面。这风景的雄势壮阔,直达内心深处。

呼伦贝尔虽位于内蒙古最北边陲,却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既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同样也是鲜卑人入主中原的第一个主战场。
呼伦贝尔曾出土过汉代、辽代的古墓群。没于草丛中的元代哈萨尔王古城,俯首可拾的残墙配镜,都在遥远的指示着那段铁血往事。

昔日王朝已逝,如今我们仍可在巴尔虎蒙古族、布利亚特蒙古族的后代中,寻找到这豪迈的踪迹。
鲜艳的民族服饰、矫健的摔跤大赛、轻若飞舟的冰雪爬犁、冬季的赛马、赛骆驼,曾经的波澜壮阔,统统化作了豪爽的草原风情。

06
锡林郭勒大草原:大草原上的唯一
锡林郭勒在蒙古语中意为“高原上的河流”。指代的正是如同河流一般四处漫延的草地。

锡林郭勒位于内蒙古的正中心,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一样,同属于欧亚草原的代表作。
即便如此,锡林郭勒仍可算得上是大草原上的唯一:一望无际的草原中,高耸的火山熔岩台地突兀地站立于此。
典型的草原风貌同醒目的火山地貌共同拼合,组建出锡林郭勒草原的复杂魅力。

锡林河是缠绕在草原上的银色腰带,跟随它,思绪随即被带到久远的世界尽头。
银灰色的火山熔岩是草原的烙印,落日时分,金色席卷而来,顷刻间就铺满大地。


汹涌的、奔流的、流逝的,不仅仅是羊群,流水和随风低伏的茅草,还是历史的风云,古老的传说。
自旧石器时代起,锡林郭勒已有人群居住。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数量众多北方民族在这里策马扬鞭,在腥风血雨中,于马背上建立起一个个庞大的王朝。

秦汉和金代留下的长城遗址倾诉的是皇权的斗争;拥有600余幅古岩画的洪格尔岩画群记录的则是牧人日常的生活。
古朴浑厚的崇善寺显示的是藏佛两教的相融相交;规模宏大的元上都遗址镌刻的是遥远的古都旧事。

锡林郭勒草原之美,是悠远的,和谐的,同时还是包容的,雄壮的。
07
贡格尔草原:北国风光,千年牧场
如果说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都分别代表着内蒙古草原的不同侧面。那么贡格尔就是浓缩了内蒙古草原所有特质的所在。
占地面积十万公顷,这是属于贡格尔草原的博大和辽阔。

作为世界上保存得最好的天然禾草草原之一,贡格尔草原牧草种类繁多,气温适宜。绿草青青,近水之地,到处是蒲莲,又到处是黄花。既是理想的天然牧场,同样还耕耘了深厚的民族风情与草原文化。


而贡格尔草原所在的赤峰,一直都是文明胶着的火热之地。
红山玉龙、夏家店文化城址、辽中京遗址、大明塔、召庙.....在这里,从史前文明起始,青铜文明、契丹文明与当代文明皆被详细的记述保存。这绵延千年的文化传承,为贡格尔草原,为赤峰,都注入了深厚的底蕴。


森林、沙漠、石林、草原、星空、庙宇、玉器.....所有那些曾象征塞外风光、游牧生活、民族特色、传奇故事中的种种元素,都汇聚在此。

夏天,是去草原撒野的最好时间。不过,草原拥有的,远不止这些风景,还有那些千年以来草原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
-END-
撰文|艺旅文化 荷包蛋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