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灯看戏——张火丁京剧图解之荒山泪
我看的第二出戏是荒山泪。话说灯老师少年时学戏不易,三次落榜,不过15岁一旦进戏校,就跟开了挂一样,一方面是自己努力,一方面各路大神加持,大概是老先生们发现这么一个又有天赋又勤奋又老实的孩子,都起了爱才之心。灯灯22岁时被程砚秋的弟子赵荣琛先生收为关门弟子,荒山泪是师父手把手教给她的第一部戏,感情之深不言而喻。
荒山泪的故事简介,一个字惨,两个字很惨,三个字非常惨,加上灯神的悲情和哭腔堪称大杀器,我和弹幕里的众人一样看哭了(当然后面几部戏继续哭),看完之后大概不忍再看一次全本。
这部戏是程砚秋1930年的作品,时值军阀中原大战,所以又名《祈祷和平》。除了画册《青衣张火丁》里的图,还有几张是2005那场的截图,有点糊,见谅。

故事背景是崇祯年间王屋山下济源县,众所周知,崇祯是运气最差的皇帝之一,他治下的百姓,特别是北方的农民,也是遇上最惨的时代。辽东战事、朝政糜烂,更要命的是他当了十七年的皇帝,就有十七年的灾荒,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小冰河期让他赶上了,引发了连年的旱灾、蝗灾、瘟疫,然后饥民造反,大明朝万劫不复,这段时间被称为崇祯之渊。
打仗要军饷要粮,只能一遍遍搜刮穷困潦倒的百姓。一开场,一员武将上场,又准备去济源县去要钱。

济源县的县令胡泰来,旁边站着衙役崔得富和王四香,两人都是催税银的好手。

(对照原来的剧本唱词,灯神这版是有删减的,以灯版为准)
王屋山下一姓高的农户,这天是爷爷高良敏的寿诞,一家团聚(这戏的幸福时光也就五分钟吧)。张火丁扮演的儿媳妇张慧珠捧着酒壶,随丈夫高忠来拜寿。旦角经常是梳大头,就是这种发式,发式上要佩戴各种饰物,总称为头面,现在张慧珠的这副头面叫水钻头面,算是旦角的普通装备,一般青衣、花旦、刀马旦都可以用。

爷爷和奶奶陈氏、高忠和张慧珠、孙儿宝琏,“一家人坐草堂同欢同庆”,但灾祸转眼就到。

邻居鲍世德前来报信,官府又要来征收一人一贯的人丁税。

一家人都着了急,无钱缴税,就会被抓去坐牢,无奈之下,张慧珠拿出仅有的绢帛,叫儿子拿去集市上卖钱,这还不够,高氏父子决定上山采药,大家都知道王屋山上猛虎出没,但高爷爷说“山中有虎,未必伤人;苛捐杂税,谁能躲避”。

父子二人出门,宝琏读书睡着了,张慧珠一边熬夜织绢,一边等待公公和丈夫的归来,这就是荒山泪里经典的一折《夜织》。二更鼓响,寒夜里漫长而不安的等待在灯老师凄楚的唱腔里展开,西皮慢板“听谯楼二更鼓声声送听,父子们去采药未见回程。对孤灯思远道心神不定,不知他在荒山何处安身?”,尤其是第一句,缓缓唱来,我突然有点懂了那个词牌为什么叫声声慢,果然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关于这句,还有个故事说明它的重要性,教授2016年在戏曲学院开研修班收了十个学生,开课的时候让每个人唱了一句听谯楼二更鼓声声送听,来了解她们的程派功底,学生之一殷婵娟说,就这一句后来火丁老师教了她们几周。

三更鼓,以为采药归来,结果只是秋风扫落叶之声,“听三更真个到月明人静,猛听得窗儿外似有人行——忙移步隔花荫留神觑定,原来是秋风起扫叶之声。”

四更鼓,织机旁的张慧珠越发不安,唱腔从慢板转为急促的二六,“听画鼓报四更愈添凄冷,我不免引寒机伴侬坐等,又思来又想去越不安宁”

五更鼓催,天快亮了人还未归,张慧珠惶恐不安,叫醒儿子出门打听消息,依然是快节奏的二六板,“数更筹交五鼓空房愈冷,果然是晓鸡唱天已黎明。我不免唤琏儿街前探问”。
这段应该是借鉴了五更调的思路,五更调是从南北朝时期流传下来的民间小调,从一更唱到五更,各种唱词,层层叠进,主要是表达征人泪相思情。

此时邻居鲍世德跑来报凶信,高氏父子在山里遇险,双双命丧虎口。晴天霹雳,一下子只剩孤儿寡母。

这边公差又登门,索要下一年的人丁税,听说这家新遭难,没有丝毫同情,只是感叹要少收两贯。万般无奈,张慧珠捧出仅有的几贯铜钱。此时张慧珠的头面已经换成了银锭头面,这主要用于青衣行当所扮演的贫妇、犯妇和寡妇等悲剧角色,比如武家坡守寒窑十八年的王宝钏也是这打扮。

宝琏忍不下这口气出门追赶公差,却祸不单行遇到抓伕的杨德胜。题外话,这里说是奉兵部杨大人的命令,那就是崇祯年间的兵部尚书杨嗣昌了,杨嗣昌深得崇祯信任,极力主张对清和议,十面张网剿灭农民军,这个战略曾被崇祯视为力挽狂澜的希望,但明朝已经病入膏肓,无力回天,杨嗣昌连年加征剿饷,只是加重了民间的灾难,他也被张献忠牵着鼻子走,疲于奔命,死在围剿路上。

杨德胜听说名册上的高忠死了,就要拉宝琏充数,张慧珠冲出来护住儿子。荒山泪里灯神的水袖功底是一大看点,这里她快速转身、水袖上下翻飞,再加上丝丝入扣的表情,张慧珠的惊惶和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张慧珠一个弱女子怎挡得住如狼似虎的军官,杨德胜拉起宝琏就走。

张慧珠紧紧追赶,杨德胜飞起一脚,把张慧珠踢翻在地,这里高高跃起又坐下的动作叫屁股座子,算是京剧展现功力的动作之一。

待到张慧珠起身,军士已经走了,她悲痛欲绝,呼天抢地。

婆婆经不住打击,一病而亡,张慧珠家破人亡,只剩她一个人了。(这戏真的催泪弹一个接一个,我写到这又想哭了)

精神崩溃的张慧珠,幻影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丈夫,拼命向前追赶,“他人好似我夫面,怎不回头交一言!看看将近又离远,忽然落后忽在前。”,这里火丁老师换上了带发绺的蓬头和打补丁的富贵衣,说明此时的张慧珠已经家徒四壁、披头散发、神智恍惚。

原本温柔贤良的妇人被逼得走投无路,抓起一把刀,走进荒山,“我夫快把家门转,家中有人要税钱。两眼迷离看不见,我随你直到那王屋山前。”,这一场,圆场碎步如飞(教授的圆场代表作请看龙凤呈祥之开法拉利的孙尚香),水袖如风卷残云,张慧珠的崩溃疯魔,尽在眼前,说张火丁一直练功极勤,看这一段,真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鲍世德闻哭声找到张慧珠,劝她回家,张慧珠说,“我如今不畏虎转向前迎。倘能够死同穴真蒙虎荫”

阴魂不散的二公差追过来要钱,张慧珠拔出刀来,“你、你、你害得我一家人死亡殆尽,你、你、你害得我苦命女无处存身!恨不得手利刃一申幽愤——”,公差讨饶说自己也是身不由己。

“恨只恨狗朝廷肆行苛政,众苍生尽做了这乱世之民。眼见得十室中九如悬磬,眼见得一县中半死于兵;眼见得好村庄变成灰烬,眼中人俱都是那虎口余生”
字字血泪,有道是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历史书下,都是普通人的累累白骨。

最后张慧珠自刎,“我不如拚一死向天祈请——苍天哪!愿世间从今后永久太平。”
这出戏从头悲到尾,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非常致郁。情节其实不复杂,主题和故事的推进基本靠张慧珠一个人,在简单的舞台上,情绪的渲染和爆发全凭主角的唱作表演,所以她才能被称为角儿,称为表演艺术家,称为灯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