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品】乘实践东风,赏真知长空(作者:陆一源素材:菲涅耳)
乘实践东风,赏真知长空
文/陆一源
纪伯伦说:“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是的,如果不是用蹄子扎根大漠,又怎么拥有前方的条条大路,更何况绿洲。法国科学院将一项科学奖颁给菲涅耳却遭到反对,最后评审委员会决定去做实验,让实验来验定菲涅耳的理论,事实证明菲涅耳是对的。由是观之,欲赏朗朗真知之长空,必乘浩浩实践之东风。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实践像熠熠生辉的星辰,照亮浅陋。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听到朋友的夫人责骂拆变的孩子之后,连连摇头说:“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他亲自到朋友家里把小孩领出来,带到修表店看师傅修表。陶行知对那位夫人说:“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己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功夫,培养孩子好问、好动的兴趣。这样, 爱迪生’才不会被打跑、赶走。”陶行知先生师从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杜威就曾提出“从做中学”的理念。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实践像红日衔山的夕阳,消除粗鄙。
凡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若无实践之行亲身之历,何以挽狂澜扶大厦成大器。托尔斯泰在创作《战争与和平》时也是如此。当他写到俄法双方在博罗季诺会战一段时,总感觉描写的很抽象,不具体,他决定亲自上战场考察一番。到了博罗季诺,他仔细的巡视了这个历史战场的一切遗迹,把他的地形地貌牢牢记住,还画了一幅画,画上地平线和许多森林,标明各个村庄及河道的名称,以及当年会战时太阳移动的方向等。回到家里,他又把观察到的景象同历史文献上的记载联系起来分析研究,直到一切清楚明白了他才开始写这段文字。正是托尔斯泰勇于实践努力探索,才是整个会展场面生动壮观。
青冥早云飞,杳霭空鸟翔,实践像旭日临窗的清晨,吹散虚浮。
岁月往复,时代更迭,历史也是在实践的推动下滚滚向前。从刀耕火种到机器自动,从茹毛饮血到玉馔珍馐。非实践,不可做“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忆往昔,赵括熟读兵书,自以为天衣无缝的布兵排阵却抵不过敌军硬攻。反观诸葛亮在一次次亲自临阵中积累经验,不囿于书中薄见,方能妙计连出次次取胜。知行合一,自古以来就是处世的重要准则。缺乏实践,即使心海悬有百丈星河,亦会因触不及晨曦初露而失于现实。
鲁迅先生不落言筌:“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实践之事,非自身不可为,奉行“拿来主义”终究不是上策。而当代青年,能以彼身之浪花掀起影响时代走向的澎湃浪潮,决定了祖国未来的方向。因此,我辈诚应有“亲呷酸辣汤”之意识,以孜孜不倦的探索为底色,乘实践东风,赏真知长空,而后方可向青草更青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