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 专业一 我是如何考到141分的?之答题技巧训练

Hi,dreamers!
学姐知道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过看到题目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将知识点套用在题目中的体验。那么这篇专业一成绩141分的追梦者K学员会给大家分享她的独特专业一的答题技巧。

包括:
具体模块、知识性学习的技巧&答题技巧的平时训练。
北电专业一因为其参考书目众多,知识点繁杂,一直以来都是考研学生的“心腹大患”,对于如此众多的知识点,如何将它们吸收利用,并充分体现在试卷上,拥有一个大致框架和对于具体模块学习技巧的重要性便突显出来了。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专业一不同模块的学习技巧和答题技巧,希望能对2022考研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艺术系统分为: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三者又可以延伸出许多分支内容,可以说是很庞大的一个构架。
很多同学面对这个构架会觉得有些无所适从,那对于这种庞大构架要怎么处理呢?很简单,拆分!将这三部分每一部分拆分出来。
以艺术鉴赏为例,可以按照鉴赏的时间顺序(前,中,后)将艺术鉴赏拆分开来。从接受美学理论,到艺术鉴赏的过程和心理,最后到艺术鉴赏的影响(社会功能和社会批评),这样就将艺术鉴赏整个架构掌握了。

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以此类推,对于这种大的构架学习,用拆分的方法会使我们掌握它们容易很多,也会记得更牢靠。
答题技巧Tip:这一类部分的学习死记硬背会比较难,并且也很难应用自如,所以这部分应该做到理解透彻,但注意细分的小分支title要记得非常牢靠才行。

对于中国美学史,建议结合历史时间线来记忆,因为不同时期流行的美学思潮是不同的。
同一时期内的美学思潮会影响整个艺术作品,而之所以不同时期流行的美学思潮不同,也和这段时期的历史风向有关。通过结合历史时间线来记忆,会使我们对中国美学史的记忆更牢靠,对于西方美学史而言也是一样的。
但要注意,与西方美学史不同,在中国美学史中,中国画的名字是非常相像的(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就会体会到:中国画的题材一般是山水花鸟,所以画家也会喜欢用山水花鸟的名称来命名)。

所以对于中国美学史上的艺术作品,划分派系(如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就是非常重要的事了。同时积极运用图像记忆法,把每张画对应的图片都找出来!你一定可以的!用这样的方式记中国画就会省力很多。

对于艺术家而言,建议有精力的话去找一些艺术家背后的历史故事。受中国古代思潮“入仕”的影响,艺术家往往都会积极参与国家大事(宫廷画师除外)。
举例:被郑板桥感叹“愿为青藤门下一走狗”的青藤居士徐渭(明代画家),他背后的故事就相当波澜壮阔,由于篇幅原因就不细讲了。通过这样的方式能使大家对这些艺术家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方便记忆。
答题技巧Tip: 这部分的学习需要记得非常细,一幅艺术作品至少要记到作者,画法,风格,时期,影响,内容等。

电影史的学习同上,仍然建议是结合历史时间线来记忆(除了特定历史事件)。电影史和科技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其中剪辑手法的进步也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对于电影史的记忆,建议如果有精力的话,一定要把那些在电影史上有重要意义的电影刷一遍(如《小城之春》《战舰波将金号》等)。如果没有精力的话,起码要去豆瓣把电影内容看一眼……尤其是中国电影史,因为北电重点书目中就有一本《中国电影史》,去年的专业一名词解释中就考了吴永刚导演的《神女》。

答题技巧Tip: 这部分和中国美学史一样,也要记得很细,一部电影需要记到导演,风格,时期,剪辑手法,内容,社会影响(可以结合时期来谈)等。

美学理论除了像之前说的一样按照时间线来整理记忆以外,建议结合艺术作品一同记忆,因为美学理论涉及到一个理解问题。
通过艺术作品能使大家对美学理论理解的更为透彻,如阿多诺提出的艺术的自律性与先锋艺术,艺术的他律性与商品艺术等。

答题技巧Tip: 这一部分的学习同样比起死记硬背更考验理解,当然也没必要说理解得有多深刻。深刻固然是好的,但很多同学在考北电的时候基础不好,甚至有零基础的三跨考生,这种情况下就没必要钻牛角尖。毕竟对于大部分的同学而言,专业一的学习还是为了能拿到北电的入场券。
到此,我们的专业一高分经验分享已经全部结束啦!俗话说温故而知新,意犹未尽的dreamers可回顾之前的文章:
经验分享| 专业一 我是如何考到145分的?之知识模块复习技巧
同时,我们也推出了专业一的相关课程,感兴趣的同学可👉专业一艺术基础理论课程了解详情哦,也🉑️微信咨询学姐~
从始至终,考研路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真正的好运气,是来自努力、能力、勇气等等的合体;真正的好运气,都来源于努力!
-AC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