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黄金屋213~《帝王之都(热河)》
2021.06.02

非常早的北京游戏,很多奇闻轶事。
## 2020.02.25(周二)
### 《帝王之都(热河)》- 01
译者序
斯文·赫定(1865—1952)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这位瑞典著名探险家和地理学家因发现楼兰古城的遗址,令中国人记住了他的名字。他的贡献不仅于此,他一生与中国关系密切,曾经多次深入中国西部的沙漠地带和高原地区探险考察,足迹遍布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
强盗?
这本1931年在瑞典出版的反映北京、热河等地20年代原貌的书籍,不同于他众多的探险和科考类书籍。《帝王之都》一书不仅详细记述了斯文·赫定一行从北京到承德的旅行以及在承德的所见所闻,而且通过收集和翻译大量中外文献资料,将清朝帝王在避暑山庄的生活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30年从北京去承德
第一章去往热河之路
7月中旬,中国北方就要进入雨季了,那时道路将会变得泥泞不堪,要渡过那些河流也将变得艰难,而它们就在去往热河的必经之路上。不过,回撤北京的道路不会被切断,因为我们随时可以利用宽阔的滦河河道。即使河两岸有土匪出没,我们的船只依然可以在暗夜中悄无声息地驶向大海。
土匪遍地
我们在溪边的小树林下休息,品尝厨师吕武的烹饪手艺。他在草地上摆上了鸡、鸡蛋、三明治、蛋糕和咖啡。
西餐厨师
在夜幕降临之前,我们在白河镇——白河峡谷的一片开阔地扎营落脚。来到河对岸,我们取道河谷中的狭窄小路,沿着山坡上行。不久就来到了古北口,那是河北和热河两省交界处的一个小镇,就建在长城边。古北口是前往热河避暑山庄的“御道”在蒙古大地上的起点,它注定是无法被遗忘的。
白河、古北口
在这个地区,长城 的底部由修整过的石块垒起,其余部分是由深色的青砖砌成的。
长城
很难想象仅仅在140年前,马嘎尔尼勋爵的使团成员胡特涅尔描写的,竟然与我们所走的是同一条路。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从北京到热河的御道全长418里,每年全面维修两次。这段道路位于交通大动脉中间,宽十尺、深一尺,是由沙子和泥土混合而成。
由于湿度适宜、夯实牢固,因此就像水泥一样坚实。这条御道就像我们的社交沙龙的地板一样光洁、漂亮,总是有人在不停地打扫,不仅扫去路面上的每一片落叶,甚至任何灰尘都不能有。道路两旁是蓄水池,每隔200米一个,人们费力地从很远的地方挑来水,灌满蓄水池。当皇帝要经过这里去蒙古巡视的时候,道路会被修饰得华美无比,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出比这更漂亮的一条路了。路由卫兵看守着,在皇帝经过之前任何人都不能踏上一步。
曾经的御道
第二章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
我们在莫利神父的带领下,去往此番朝圣之旅真正的目的地——小布达拉宫。
它是仿照著名的宗教宫殿西藏布达拉宫建造的,那是达赖喇嘛的冬宫,坐落在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山上。建筑的主体是一座巍峨高大、气势雄伟的四方形石砌结构,坐北朝南。在最上面的三层窗子中,真的窗户与装饰性的盲窗间隔排布。在建筑物正面的中央,是一行垂直排列下来的佛龛。佛龛色彩丰富,装饰华丽,品位不凡。上面有琉璃瓦做成的凸起的小屋檐和长条型边框,带有强烈的西藏风格。
小布达拉宫
第三章土尔扈特部族迁徙
土尔扈特部族是厄鲁特蒙古四大部落之一。17世纪初他们被东部蒙古各部驱逐,被迫离开自己位于青海湖边[2]的草场。1616年他们继续迁徙,来到了乌拉尔河畔。部族首领率领5万个蒙古包的族人,在乌拉尔河与叶姆巴河之间定居下来,并且承认了俄国的统治地位。
土尔扈特
1761年,土尔扈特人的王族后裔——年轻的渥巴锡成为整个部族的汗王。这个部族当时被来自四面八方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民族包围着,但他们仍然坚守自己祖先的信仰,信奉喇嘛教,以拉萨的达赖喇嘛为精神领袖。部族会派出使节觐见达赖喇嘛,向他奉上贡品。他们长途跋涉去西藏朝圣,遇到大事都要询问达赖的意见,因为他是神佛在世间的化身。这种信仰也是促成土尔扈特人(俄国人称为卡尔梅克人)迁徙的一个重要原因。
去了俄国,还是信佛
土尔扈特人的东迁令人想起古代的民族大迁移。迁徙历时7个月,在草原和荒漠中迂回跋涉达4000公里。在对部族首领权位不断争夺的背景下,他们每天还要与那些追赶迫害他们的俄国人、哥萨克人、吉尔吉斯人和巴什基尔人浴血奋战。这个部族中三分之二的人死于饥饿贫困或倒在敌人的刀剑下。这个部族最初有7万户人,总共40万之众。他们带着数百万的家畜,包括骆驼、马、驴、骡子、绵羊和山羊,还有大车、帐篷、食品、家什、武器以及可拆卸的移动神庙,夜以继日地向着期待中的美好国度进发。
转眼间开始搬家
第一阶段的目的地是乌拉尔河,到那里的距离是500公里。可汗命令要在7天内走完这段路程,因为要尽快拉开和敌国的距离,减少来自俄罗斯追兵的威胁。因此,人和牲畜都被迫拼尽全力。骑兵跟在没有尽头的长队后面,催促着整个队伍。就连狗都累坏了,等待牺牲品的乌鸦张开翅膀在大家头顶盘旋,就像是这支死亡队伍上空飘扬的一面黑色旗帜。
到达乌拉尔河
骆驼是所有牲畜中最强壮的,它们对严寒无动于衷,而公牛、奶牛、羊成批地被冻死、累死。冬季的草场都被大雪覆盖着,部族首领们意识到那些活着的牲畜也支持不了多久了,因此他们下令把剩下的牛羊都杀掉,将肉腌制后让大车或骆驼驮着走。土尔扈特人吃了最后一顿饱饭,他们吃到了肉,这是以前在营地的火堆旁从来没有过的。
牛羊全杀了
5月,迁徙队伍的脚下铺着由草原色彩斑斓的花朵组成的地毯,在风化了的骸骨和死人头颅之间长满了蓝莲花和野樱草,它们向生命和太阳的再次来临点头致意。和风吹过草地,那些骨瘦如柴的动物们又有了食物。月底,稀稀拉拉的队伍渡过了图尔盖河,在河东岸安营扎寨。他们终于能够不受打扰地休息了,能够从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获得新的食物储备。对土尔扈特人来说,似乎前景已经一片光明,但他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才迎来了春天啊!5个月的苦难和25万人的死亡!那些在迁徙途中丢弃的牲畜更是不计其数。
短暂的修养
乾隆皇帝对土尔扈特人的回归表现出来的喜悦言行完全与政治相关。土尔扈特人是最后一支流落在中国境外的蒙古族部族,现在这个部落回归了中国,大清王朝就统治了所有的蒙古人!
乾隆皇帝高兴
第四章行宫——须弥福寿之庙
行宫在民间被称为新宫,全名是须弥福寿之庙。
这座寺庙的中文名字是从藏语逐字翻译过来的,因为福寿即藏语的扎什,意为幸福、长寿,“须弥”即印度北部神话中的“须弥山”,它的藏语名字是“伦布”。
扎什伦布寺
现在太阳下山了。龙和象都如同烧红了的金子般闪闪发光。庭院中的松柏也变得一片火红,那些泛红的墙壁在夕阳下也拥有了火山熔岩般炙热的色调。
很美
第五章班禅喇嘛热河之行
达赖喇嘛似乎决定继续动身前往京城,他被请进了京城北城墙外的黄寺。现在在世的达赖喇嘛就曾于1908年在这座寺庙中居住过。
黄寺
第六章康熙皇帝——热河避暑山庄的缔造者
热河的黄金时代与两位伟大的皇帝——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的统治时期重合,在后者执政的60年中达到鼎盛。乾隆皇帝死后,避暑山庄就一年年地失去了其重要性,在清朝倒数第二位皇帝光绪皇帝时期,昔日的光辉就已然丧失殆尽了。
热河衰落
朕欣赏兰花是由于朕喜爱坦率正直;朕看到松竹就想起了节气操守;朕站在清澈的溪水边就想到了廉洁高尚;而朕看到杂草就会蔑视贪婪。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古人因物而比兴”。
排比句很好
第七章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
一次,为了取悦他的母亲皇太后,他将京城最好的戏班子召到热河来,为皇太后和皇室成员表演。突然,他从自己的座位上消失了,但不一会儿他就化好妆、带着长髯、穿着戏服出现在舞台上,演唱了一段“老莱子”的独唱片断。“老莱子”是中国孝顺父母的美德典范“二十四孝”中的一个人物。
乾隆演戏
第八章马嘎尔尼使团
第四,在舟山群岛附近设一个落脚点的请求不予批准,原因同以上第二条。此外还要指出,中国领土中哪怕寸土之地也须在管辖之内,皇帝也不能开此先例。
这还用说
第九章皇帝的妃子——香妃
由于她喜欢每天用羊奶和牛酪沐浴,将军便安排她在旅途中也能够有这种奢侈的享受。每每沐浴之后,她都命令侍女在她全身涂抹上香料,她还用香茶漱口。这样,她的肌肤保持着原有的润滑和白皙,她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阵阵迷人的馥郁芳香带到哪里。
太膳了
第十三章热河的其他几个庙宇
梁先生在与我们经过仔细谈判之后,承诺为这座小布达拉宫中最重要的殿堂万法归一殿制作一座完全忠实于原建筑的复制品。在我动身去热河之前就了解到,这座建筑是中国和蒙古地区最漂亮、装饰最华丽的建筑,没有任何什么其他建筑能够像这座建筑更好地装点芝加哥的那些大公园了。
梁思成复原万法归一殿
世间美好东西的毁灭是其无法逃脱的宿命!自从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后世人尽皆知的懿贵妃、未来的同治皇帝的母亲,于1861年离开喀喇蒙古人的地域上这片令人难忘的土地之后,热河上空的太阳就永远地落下了。但直到现在,在那些壮观的庙宇与旧时的宫殿之间仍然回荡着对往昔故事的记忆。那里,成群的准噶尔人如同赎罪者一般走过;那里,土尔扈特人支离破碎的旗帜在风中飘扬;那里,筒钦和大鼓在班禅喇嘛的宫殿周围响起,随之而来的是引人注目的一群又一群的成吉思汗的后人,骑着邻国的野马出现在热河河流两岸。来自中国最后的辉煌时期的那些永不停息的欢庆饮宴、穿着华丽的人们,就像是幻影一般从我们眼前飘过,而黄昏无情地将自己的翅膀覆盖在了这片静谧的土地上。
这顿描写很美
****
最近喜欢的诗文
《帝王之都(热河)》
土尔扈特人的东迁令人想起古代的民族大迁移。迁徙历时7个月,在草原和荒漠中迂回跋涉达4000公里。在对部族首领权位不断争夺的背景下,他们每天还要与那些追赶迫害他们的俄国人、哥萨克人、吉尔吉斯人和巴什基尔人浴血奋战。这个部族中三分之二的人死于饥饿贫困或倒在敌人的刀剑下。这个部族最初有7万户人,总共40万之众。他们带着数百万的家畜,包括骆驼、马、驴、骡子、绵羊和山羊,还有大车、帐篷、食品、家什、武器以及可拆卸的移动神庙,夜以继日地向着期待中的美好国度进发。
>这座寺庙的中文名字是从藏语逐字翻译过来的,因为福寿即藏语的扎什,意为幸福、长寿,“须弥”即印度北部神话中的“须弥山”,它的藏语名字是“伦布”。
****
个人微信公众号,请搜索:摹喵居士(momiaoj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