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考经验 | 初试总分392分,专业课243分!2021年成功上岸复旦大学公共卫生专硕!
作者简介:
初试总分392分,英语73分,政治76分,专业课243分,成功上岸复旦大学公共卫生专硕。本科双非,跨考公卫。
每个考研党的复习计划各有各的不同,但心态问题是绝大多数人都会面临到的困境。畏难情绪、焦虑、不断地想放弃……我想从心态方面,聊聊我这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考研心路历程,第二部分是所遇心态困境,第三部分是考研小tips。
考研心路历程
01
立志期
我在6月初加入了公卫研习社,此时脑海中只有一个朦胧的考复旦的想法,学习进度为零,甚至连专业课的考试科目都不知道。但是在与萧萧老师语音随访之后,目标与复习计划渐渐清晰起来了。最终我定下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专硕的考研目标,并做了相应的复习规划。
02
鸡血期
根据萧萧老师给我的建议,我6月的复习以卫统流病英语为主。本科卫管出身的我,专业课底子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英语也已经多年未碰。但在复习的第一个月里,靠着考复旦的信念加持以及学习新科目知识的新鲜感,我的复习还算渐入佳境。
大脑从“生锈状态”磕磕绊绊地过渡到学习状态,每天勉强能学习个6小时左右。此时流病能够保持每天3个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每天背背单词,做做英语阅读(一篇阅读要错一半以上),卫生统计学的复习进入了第三、四章(赵耐青版本)。
03
懈怠期
考研最大的对手是谁?我认为不是越来越卷的考研环境以及逐年升高的报考人数,而是自己的畏难情绪。卫统看不懂、英语阅读狂错且毫无好转、朋友安利新游戏、夏天气温飙升等等,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懒癌出现在我的身上。
7-8月,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躺在空调房里玩手机,焦虑缠身时才恋恋不舍地从床上起来看看书。当然,在畏难情绪的影响下,我是完全不愿意复习卫统和做英语阅读的,有限的复习时间几乎全给了流病。几乎一个半月的时间,我没有做英语真题,卫统的复习也定格在了第四章,流病在我的时间倾斜下倒是看了两遍,算是此时唯一的利好消息。
在8月初时,我自感再堕落下去就完蛋了,于是被动地开始了第一次自救。之前我一直在用墨墨背单词app,背了两个月发现效果很差,于是买了本《王江涛十天背完考研词汇》,每天高强度背5-6个小时的单词,持续了大概8天到9天就坚持不下去了,没有背完。此后,又是为期约两周的懈怠期,整个懈怠期从7月初持续到8月中下旬。
按照原定的复习规划,到8月底时,流病和卫统大概要复习到第三轮左右,政治要在8月初开始,三大卫生中的营养和环卫也要看完第一轮。畏难情绪不仅使我抗拒学习卫统、做英语真题,也使我抗拒学政治、抗拒学营养学环卫。班班的学习计划,我最多也只完成了个四五成。此时的我既绝望又焦虑,每次在群里打卡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时,望着别的同学满满的打卡内容,感到十分自责羞愧。

04
调整期
在6月到8月中旬的这段时间内,我是在出租屋内学习的。除了不时地与父母视频之外,我与外界唯一的交流就是外卖小哥了。长时间的自闭生活让我负能量拉满,于是我决定换个新环境来学习。我租住的公寓的顶楼有个自习室,里面基本上都是考研党。
在8月下旬,我来到了自习室开始学习。Peer pressure还是很有效的,望着周围努力学习的同学们,我痛定思痛,不再纠结过往,开始了与畏难情绪的抗争。卫统很难,看课程看不懂?干脆自己一页页啃书本。英语阅读看不懂?把真题中的生词全部划出来,将中文标在旁边,每晚睡前翻一翻。每天晚上9点学习完之后,出门边散步边背书。
新环境带来的新鲜感大约持续了三个星期左右,到了9月中旬,我感觉自己的效率又渐渐变低了。此时,卫统大概看到了第十章,仍然是第一轮都没有结束的超级缓慢的进度。背诵大作战没怎么跟,政治还没开始。虽然和原定的复习计划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我已经找到了学习的感觉,与之前懒癌发作的状态相比已经是天差地别了。

05
冲刺期
9月中旬家里长辈去世,回老家参加葬礼+调整心态大概用了一个星期。再次开始学习已经是9月20号左右了。公寓顶楼自习室恰好被占用,加上我对这个环境已经产生了烦躁感,索性直接到不远处的商业区找了家收费自习室学习。之后的这段时间我二倍速看徐涛政治强化课,一遍遍地看卫统流病,每天英语两篇阅读,十分充实。我开始全力学习,但不是“全时间”学习。感觉我的大脑有个阈值,每天复习时间过长,大脑就自动开始抗拒学习。每天大概从早上9点学到晚上8点。
此时我已经清晰地明白,我无法跟上大部队的学习节奏了,只能挑重点抓主干。每天我都要无数次地算分:要是目标定在360分的话,政治65分,英语70分,专业课220-230分就可以了吧。流病卫统分数占大头,是我要重点把握的部分,尽量做到不怎么失分;社医背诵内容相对较少,性价比较三大卫生要高;三大卫生看起来只能白给了。
于是我根据以上的脑补内容,适时地调整复习规划。不得不说,公卫研习社提供的学习资料确实很全,覆盖面很广,但当时已经身处悬崖边上的我时间太过紧迫,最后我只能选择性地利用学习资料,三大卫生和社医也是直接开背。
在新的自习室我结识了一大批研友,自习室前台的小姐姐也很温柔,我学一会儿就会跑出来找人高强度聊天。研友们都不是和我考同一个专业的,大家互相帮助、聊天解压,但却没有攀比的心理。每当我心态大崩觉得自己学不完时,就向研友们倾诉情绪。一些同学就会安慰我,不要在乎别人的进度云云,让我不至于心态完全失控。
注意!公卫研习社的最后的40天冲刺带背一定要跟!!12月初,距离初试还剩20余天,此时我跟着研习社的节奏默完了卫统和流病,社医背了前三分之一(第一遍),三大卫生尚未开工。深夜,我坐立难安,从自习室出来后边散步边给萧萧老师语音。考研的压力向父母沟通,由于父母难以感同身受,可能只会得到虚无缥缈的安慰与说教;向考同一专业的同学们沟通,可能会引起大家互相大倒苦水,更有甚者会趁机落井下石;而班班们作为亲身经历过公卫考研且完全没有任何利益相关的对象,绝对是大家倾诉压力的完美对象。萧萧老师疏导了我很长时间,终于使我重拾勇气,直面考研。
由于我前期太过懈怠,到了冲刺阶段复习真的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政治相比于专业课性价比较低,我只能粗略地背了一下肖四的第一套。最后两三个星期,我在压力之下每天3、4点起床,12点从自习室回去。努力是考研上岸的基础,只有做到了努力,心态和运气才有发挥空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