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感觉
(一)
下楼梯时候,总感觉在临平的家里,不急不缓。然而在沙发上看书,竟然把临潼图书馆借的书阿城文集之四《常识和通识》认为是自己的书,想找铅笔划拉划拉喜欢的句子,猛不丁惊醒,看了下在电脑桌前的螳螂一眼,下意识给说“哎呀,坏了,还以为自己的书呢!”。他转头看我一眼,“为什么这样想呢?”
“有家的感觉呀”,原来在我心里家一直是自然的存在,时不时想起来。看着眼前的咖啡,黑的一批。螳螂把我有意剩了三分之一的一包牛奶偷喝了(不敢多买,每天定时定量每人一包,省得他过量),没办法只有喝纯纯的苦咖啡了。然而,就了一个水果西红柿普鲁旺斯,那个美味极了,享受唇齿之间……“嗯,太好吃了”。
平常日子平常咖啡平常西红柿成就了一个幸福瞬间。这几天打了好几样东西,都是瓶装的,比如一瓶海天牌蒸鱼豉油还有刚刚打碎的玻璃油瓶。吃一堑长一智,说明放的地方有待改进,人再小心都会疏忽,更何况我这种马大哈。
(二)
对在路上租房子一直抱着随遇而安,难找心仪恰恰好的,却总有办法解决总会租上房子,多跑几趟就行了。不怕麻烦是在路上必备技能。而对出租屋感觉有家的味道,这是第一次,恍惚间仿佛就在杭州,每天一样的生活着,惬意而快乐,一向有事论事,无事逍遥。
有事的时候尽可能想法完美的解决问题。前提是不委屈自己,不论心理还是身体上。即使再在乎,也不能委屈。如果愿意没感觉到委屈另当别论,认知决定语言和行为。有可能语言表达了,却不一定行为到位,也就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有时候想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别说别人是否愿意,也许连自己在行动上都无法保证会不会反复无常。标榜着自我不能委屈自己,却有可能打着莫名的旗号委屈了谁?虽然成年人该各自负责,最终还是会沦落到悲哀的地步,原谅吧,终究是人,不是神。
(三)
阿城文集之四《常识与通识》描述的很细腻,他认为爱情与化学不可分割,人类的基因优选传承让爱情没了永远,也就两三年光景,基因决定爱情最后的分离,常态和必然性,而总有群居的个例,比如黑猩猩中,会有一只雄黑猩猩迷恋一只雌黑猩猩,隐没丛林深处……还是相信爱情吧。
螳螂忽然想喝咖啡了。手磨咖啡机的咖啡豆用完了,还没来得及买。幸亏我这里还有小姑娘送我的两包好喝的咖啡拿来冲泡应急。只有一只平时当喝水杯实际上是家里带来的咖啡杯。那么灵机一动把雾霾蓝的小茶壶临时代用咖啡杯了。

能讲究的时候讲究,不能讲究的时候也不将就,可以一物几用。人是活的,总有办法解决问题。咖啡果然好喝的紧。还想喝,可惜最后两包,快回杭了,家里有咖啡豆不用现买,能节俭节俭,该花的花。节俭的钱再投资,挣不了几个钱,却乐在其中,有零花钱也是成就感。

(四)
看书我也看契机,其实就是随心所欲,不可能每天不看,只是看多少。这几天兴奋了,又开始迷恋书籍,三天一本书没问题。坐在沙发上不动窝老老实实看书,恨不得不用睡觉,把天下想看的书籍都找来日看夜看不间断,其实了解我的人知道就是一时之念,喜欢的东西太多,哪个都舍不得放下。
不能顾此失彼,却往往会顾此失彼。开始在路上流浪,大多数贪玩到极致,忘记了读大量书,而文字虽然不作为不进步,却一直再写着。可以不输入一定要输出,或者说输入方式不仅仅局限书籍,还有音乐还有图画以及在路上的有意无意的人际关系,还有最重要的行万里路都是输入。
去年的时候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历历在目,如今物是人非(当然没非到路人地步)。也许不一定找不回彼此孩子气那面。往前看吧,其实该在的一直在,该走的不会留,其实喜欢的独自喜欢,不喜欢的悄悄远离。永远是个童话,永恒在过去里,一直相信我看见了光,会一直都在。
(五)
除了自己,还有星星点点的思绪,还有同路人。有陌生的友好,有熟悉的关怀,有亲人的牵挂,还有无忧无虑的白云悠悠。空中有云卷云舒,地上有生活的丰富多彩,手痒痒心痒痒,仿佛又回到了论坛时代,看书写字便是天堂。
三天一本书,因为阿城文字有趣极了。特别是这本《常识与通识》妙趣横生,好像面对面听着他津津乐道地讲着,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一个字眼不好消化。好书就是面对一个好的老师,引人入胜。
根据他谈起孔子听了韶乐。三个月不知肉味。让我想起自己曾经无数次讲给螳螂或者知己好友的关于拉菲儿红酒的故事(想到这里,感觉自己是有点老年痴呆前兆,一件事重复多遍,别人厌倦也对)。其实每次说起,不是一点知觉没有,那么尽量改之!
红酒事件大概是机缘巧合喝了法国带来的真正的拉菲儿干红,不懂红酒却天然对好东西敏感,所以一年不再喝其他红酒。按阿城之说这是自我催眠,关闭了一些意识频道。好酒香醇,却不至于其他酒一点比不上,说明自己的不将就的执念总是时不时控制局面。
(六)
极简以后,确实变化明显,不知道是否干净整洁也是极简的成果。以前在岗时候除了上班,就是带着螳螂玩耍或者趁他上学的白天尽情野外疯玩,他放学赶回家给他做饭即可。感谢江南的学校中午都不许回家,孩子都趴在课桌上睡觉,而北方孩子中午是需要家长应付吃饭和午睡的。
细想一张课桌睡起来不舒服也罢,竟然几十个人挤在一个教室里实在说不上空气流通,冬天天冷不让推开窗,那么可怜教室潮湿阴冷,而夏天却汗味十足,那个空气质量一定无法想象。螳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熬过了高中都是如此,难为和“委屈”了孩子,解放了我这种自由贪玩的家长,没有被剥夺的乐趣。
该进责任的时候一天没少,甚至他几乎在成年之前没有离开过我,长大后反而喜欢各个城市穿梭,不得不感叹,教育的力量颠覆了螳螂本身内向的性格,我的理念和认知和不卑不亢他学去了,所以如今他独立人格无论在哪里他会活得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活着,真的开心、简单和纯粹。
(七)
我和螳螂的认知:不会为了谁而活,也不会活在世俗眼光里不自在。我过我的,与别人何干。我们活得舒服而不卑微,阳光灿烂照耀在心里,虽然总有角落时不时潮湿点甚至有暗影,然而掩盖不了光的细细碎碎深入骨髓,自自然然。
并不想媚俗却还是会媚俗,收拾自己心情,找个角落呆着,人生里我能做的最后温柔就是不再打扰不该被打扰的人。没有理所应当,即使一件小事都得知道感恩,方能撑的起内心的善良。也许后来我会找个山村安放自己的灵魂,一年又一年。
去山西是不大可能了,螳螂说疫情又严重了,要走现在走,即使秋天来了被困你那时候早已经安顿好自己,而秋天再走很是危险,最早冠状病毒就是九月份开始的。暑假是走不了的,小侄女丫丫要来,好吧,暑假后丫丫上学,找个小山村呆着(豆瓣里看的丽水云和那个小镇就很向往),就这样愉快的决定吧。
落笔于2021-6-2号周三18:53分临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