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西薰
一个没有好看阅历却不断丰富自我,坚持努力,最终得以表达自己、愉悦他人的人。
今日读《视觉文化13人》之第一人——葛西薰甚是有感,以此勉励。

葛西薰初识美术在高二,已相对较晚;
没上过美术大学;
在印刷厂谋得第一份工作,没有特别好的开始;
......
但是,
他一直很努力钻研,企图减少差距,然后超越......
横尾忠则、彼得·马克斯(Peter Max Finkelstein)的迷幻风格插画与设计的影响;
杉浦康平、唐十郎、寺山修司、龟仓雄策、田中一光的设计的影响;
对他来说就像「另一个世界」,因为太高了,无法逾越,
所以他企图走向了「另一个相对立的世界」。
受「三得利白标威士忌」广告的影响,决心要做那样的事情,
不断努力之后,他进入了梦想的广告公司——SUN-AD,
在这里,他懂得了「以内容传达为核心」这一道理,
认为「设计并非一开始的目标,而是最后自然出现的结果」。
同时,对于细节非常注重——「工艺精神」
对专业素养提升不断要求——「艺术指导能力」。
他有些自卑情结,他说
「总觉得要是不做些什么,一定会被淘汰。」
于是他更加不停地读书,不断努力,
终于在18岁的2倍——36岁荣获了ADC奖,
得到了认可!
而很可笑是他却说,给他灵感来源的,
却依旧是18岁之前的时光......
这让我觉得,青春时光,一定要多读书,多去感受世界,
给自己积累足够多的视野。
不过,
他也说,之后最值得参考的
是「自己」。
只要足够坚持,足够努力,
自己本身蕴藏着不知不觉的积累,她会与你融为一体,
而变成一种「感知」。
我做的第一个让我感同身受的记号是这句话:
「觉得出自自己之手的东西一定得是自己能接受的工作成果」
还有
「设计必须具备链接人与人的功能」
「要先有语言和文章这些内容」
「照片最初的目的应该始于忠实传达发生在眼前的事件」
「重要的是画面能描述到什么程度?」
「事件或感情起伏的一瞬之间」
「未完成的东西、带有阴影的东西比较容易触动人心,这些东西更加让人产生许多想象空间。」
「度的拿捏」——就像眼镜盒,到了某个地方会“砰”的一声关上,就是这种感觉,要找到这个快要关上的地方。

葛西薰:
- 1949年出生
- 1968年,19岁,文化印刷工作
- 1970年,21岁,大谷设计研究所
- 1973年,24岁,SUN-AD广告公司
- 1983年,34岁,艺术总监,负责三得利乌龙茶品牌
- 1997年,48岁,负责United Arrows品牌
- 2004年,55岁,负责虎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