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卓宏直播-ACT治疗青少年抑郁-20210603
青春期女孩比男孩发病率高,女性生理特征导致。
301医院内科神经内科慢性疼痛背后往往是抑郁症,首次服药之后85%会服药,不敢停药,带来强烈心理负担,导致更严重的抑郁。
抑郁症自杀率10%左右,抑郁症为结果并不是原因,而是生活中的重大创伤。以前很少听说有儿童青少年抑郁自杀,200之后才出现,特别是2020之后儿童青少年跳楼案例猛增。学校开始做抑郁自杀的筛查和预防,国家卫健委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
心理学成为热门学科,心理研究生成为抢手货。
儿童青少年表现出厌学,发火砸东西,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行为,撞墙装床,划伤自己。不同年龄,年龄越小越不典型,幼儿园孩子对游戏没有兴趣,不参与小朋友的游戏,不开心。直接表现在学习上,上课不集中打瞌睡不愿意上学,这种症状比较明显早发现。老师家长不理解,打骂批评孩子。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发病原因是什么?
1、家庭家族史。1)其他精神障碍史,母系家族创伤史,与孩子不能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母亲这一方影响大于父亲,情绪稳定性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况。2)父系家族有暴力创伤史家庭暴力,父母亲自己本身不能处理好,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就会代际传递给孩子。不仅是肢体暴力,语音暴力如苛责贬低。3)夫妻关系不和谐。家庭婚姻关系冲突,父母离异对女孩影响大于男孩,上一代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孩子问题处理能力低下不能适应学校生活。
2、学校环境因素。伙伴关系,班级氛围,霸凌现象。
3、个人因素。人格特质,内向敏感型容易出现抑郁。
4、重大的社会应激事件。父亲出了车祸,犯罪判刑,做生意破产,
5、生活环境的改变。12岁的孩子搬新家离学校多半个小时车程,小区没有朋友玩耍。
6、师生关系。幼儿园老师用针扎孩子打孩子恐吓孩子,老师体罚公开批评贴标签。
如何进行评估?
3年级以上用问卷。
主要是访谈,从行为来评估,看到孩子出现抑郁的促发因素是什么?孩子最早发生异常行为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应对外界压力而发生。
例如考试没考好,没考好的原因是什么,注意力不集中,和平时生活中的关联事件是什么?
例如孩子的睡眠问题,几点入睡几点醒有没有噩梦。孩子胃口怎么样,80%吃的减少,20%吃的少。
找到促发性因素-应对压力维持因素、睡眠质量、胃口变化、情绪变动、退缩行为。
有些网站上有青少年自杀群,自杀游戏。
亲子关系,伙伴关系疏远,
重大生活事件 被送到爷爷奶奶家,小学才回家,与父母关系疏离;女孩子被性侵、猥亵,出现PTSD诱发抑郁;父母关系冲突,小三出轨父母分居,闹离婚;
如何进行干预?
初始治疗:不能单独靠药物治疗,中重度抑郁必须配合心理治疗,因为家庭原因、学校的原因,还要改善家庭关系,改善师生关系。有自杀自残行为的,需要用药。
ACT结合家庭治疗:不能把抑郁当成问题,不能为了消除症状而忘记了背后的原因。需要跟医生、治疗师分析哪些因素导致了孩子的抑郁。
有些孩子拒绝心理治疗,重度的,需要住院治疗。检查肝功能,心脏毒副作用。
联合多个学科进行检查,可能有其他问题。有没有家庭遗传因素未告知,精神科医生听听背后的故事。
不要拒绝药物治疗,不能单独用药。
儿童青少年抑郁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区别?
转燥率很高,用药之后30%会被诊断转燥。
如何预防?
1、家庭:对孩子2个基本原则,出现情绪,父母一定要稳定,温和而坚定的抱持,接得住孩子的情绪,孩子出现暴怒,父母不要发火。父母怎么做到?STOP技术,做深呼气,转过身到另一个房间让自己稳定再回来。敏锐而积极的反馈,孩子好的方面要及时发现反馈鼓励,不是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看好的方面给予鼓励。
2、学校:要给予关心,不是只关于成绩,因为作业问题和家长发生冲突跳楼。教育部反复强调不能进行拔高辅导,要留足够多的玩游戏时间,培养孩子合作互助的团队氛围。家校合作,对家长的培训。班级的伙伴关系,让自己的孩子与伙伴建立好的关系,在小区里建立一起玩的伙伴关系。
关注孩子内心的需要,不要焦点在成绩。给孩子更多游戏的时间,与玩耍交流的时间。
抑郁只是个信号,本身不是问题,要去找背后的原因。
从众?商量一起离家出走一起自杀。
找到了伙伴找到了同病相怜的人
会不会模仿?
会。不要详细报道细节。
危机干预不是单一群体,要社工、片警、精神科医生、治疗师等协同合作,社会心理体系在建立中。向社会心理服务站求助。
非自愿治疗,给孩子和家长单独相处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