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的东西(一)
一、摒弃“性别偏见”从自己开始。从“人”的角度出发,首先成为人,然后成为女人或男人。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她是变成女人的。“变成”女人的过程,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客观因素是社会议题,宏大且复杂,我们能够掌控的部分微乎其微。而主观却全然相反,我们思考什么,是我们最大的自由。我们思考如何成为自己读的过程,就是自我塑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警惕和反思集体无意识(举例子:主流语境中女性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但真的差吗?如果女性自己默认了这一说法,那么她就等于放弃了她自己某项能力和特征,放弃在这方面的学习和挖掘,等等。诸如此类的故有观念很多,如果女性信以为真,她将错失许多自我完善的机会,甚至终其一生也不能使她成为自己。)男性也是如此,必须从集体无意识里站出来审视自己,使自己成为真正区别与动物,拥有理性的人。然后再谈女性特征和男性特征时,那将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二、我和生活的关系,就是和人的关系。和人建立的关系越深,我就生活得越投入。
三、倾听是人和人之间走向信任和亲密的杀手锏。但在这个什么事情都快如洪流的时代,很少有人能真正安静下来,耐心的听另外一个人的讲诉,大多数时刻,人们只想表达自己,困在自己的城堡里不愿意出来。对一切都躁动不安,对一切都失去耐心,这就是大多数人,太可悲了。我要寻找在人群中那些站在涌动的激流中也能够沉静下来的人。
四、词汇和语言表达的贫乏,就是人的贫乏。为了能有更丰富,多元,精准的表达,必须读书学习和积累。在语言表达范畴,还是那句话——语言的边界就是人的边界。而语言是人和人沟通的主要形式,学习词汇和语言表达,几乎等于在学习怎么和人更好的沟通。
五、越是复杂的问题,越要本着现场、现物、现实的原则去面对,否则问题就不可能真正得到解决。
六、现实生活具体的苦来自两种,一种是欲望带来的苦,一种是认知局限带来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