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单|我观《猎狼者》:千言万语在一躬
中国急需高质量西部片的崛起。



虽然一直自夸喜欢文字,但真正“舞文弄墨”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就有点黔驴技穷。有时感觉说了不少,原来都是废话。博士心里有驴,然而买卖之时,终究三纸无驴。所以想写这类题材作品的评论,难免屎壳郎打喷嚏,还请看到的各位朋友担待!
第一,偷猎题材在国内国外都不鲜见,国内这方面的题材应该说更加丰富才对,可不知道为什么,也就今年这部《猎狼者》好像突然之间火了,我怀疑真有芒果台不小功劳——播出平台的品牌影响力其实也对影视作品的口碑产生很大影响。
至于说偷猎题材的作品在国内应该大火的原因也不复杂,其实很多人都在新闻或某些消息渠道了解过,偷猎者是真正的制造枪支弹药的高手;至于TA们制造麻烦的本性,那纯粹就是小菜一碟。但是长期以来,不少的偷猎题材作品都没能像《猎狼者》一样火起来。
我印象中比较火爆的还是很多年前看过的有关可可西里的类似纪录片一类的作品,之后基本上就被城市题材替代了,说来说去就是城里人争抢学区房和各种优质资源的东西,当然包括抢别人好看的婆姨和会赚钱的老公,看得我对国产影视作品一度失去了信心和兴趣。不是这类题材不好,而是看了也不能改变现状。
《猎狼者》必须火的原因,除了芒果台的品牌效应,个人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国人关注西部,尤其大西北的眼光应该说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远远不够,这是第二。
换句话说,中国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东南沿海已经发展成了全世界都一个样子的模样,再加上原本自然条件就优越,所以再把故事范围放在那些地方,难免让观众或者读者腻歪。
其实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些闲话。我们且不把“西部”这个概念扩大来说,单就西北这个地域概念而言,它有着太多意犹未尽的内容。“西部片”在国外早就流行过了,但是国内的西部片一直未能形成气候,尽管影视城或类似推手打造了不少,但没有好的本子,再优秀的导演也拍不出上等西部片,演员更不能凭空演出来。
假如再对照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西北地区在版图上占着大半个中国,它的发展模式应该“另辟蹊径”,而不是让南方有钱人拿着钱来复制粘贴早已在南方成型的圈地盖楼,然后卖给几十年都不见人均收入有所上涨的本地人民。整个中国多数人感到不幸福的罪魁就在房子问题上,至今还在全国各地圈地盖楼,这不得不说是一件细思极恐但又让人后怕不已的大问题。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限制,环境压力相较于南方要大得多。搞建设的过程其实也是“搞破坏”的过程,一旦形成破坏,等建设好后再去修补,代价要比南方高昂不知多少倍。再说,西北地区最大的优势就在地理,而最大的劣势也在地理。
过去那种只能在教科书里了解到的西北,其实完全就是一种误导,原因很简单,那时候编辑教科书的前辈不能像今天的背包客一样,实地到西北地区畅游一番后再回去编书,多数都是在铁路公路沿线走一圈或道听途说后,形成对西北地区的认识,没有见识过真正的西北,最后彻彻底底误导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以致于到了今天,南方还有没到过西北的小伙伴,一听到比如像甘肃这样的地名就很不屑,一听到新疆就觉着不敢去玩,一听到宁夏还问是不是甘肃的一个市区,等等,其实多是教科书误导的结果,给TA们心里留下了阴影。
其实真正的好地理老师都知道,西北地区仅甘肃一省就能作为中国地理特征的“样本”来研究,从东到西,陇南有着长江流域的地理特征,陇东孕育了关中(甚至可以说华夏)文明,陇中黄土高原地形复杂,到了西边,戈壁沙漠绿洲齐出,既有不毛之地,也有河西粮仓,甚至还有跟蒙古国接壤的一点“地理俏皮”。
但是对真正未曾到过甘肃的朋友来说,一听到甘肃,第一反应就是“那地方不行”。实话如此,但真正不行的不是地理,而是人口。甘肃人的朴实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但这也造就了多数人保守的性格,出去闯的不想再回到故土,待在本地的不想再走出去,宁愿被外地各路资本冲击碾压,也不会有过激反应。甚至甘肃本地企业招人都很保守,有些地方企业连临近城市的求职者都不要,最大的理由是“不稳定”。这样的发展思路,结果可想而知,最后只能接受别人的摆布和碾压,哪怕在一座消费稍微可观一点的城市,品牌连锁超市都鲜见本地企业。
第三,既然《猎狼者》是偷猎题材的作品,自然就跟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密切相关。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重要,因为每年一到入春时节,整个中国北方刮起的沙尘暴,源头就在西北。如何建设西北,如何保护西北环境,说穿了就是建设祖国的“核心地带”,也是建设祖国的自然屏障。
过去多少年,中国人从搞建设以致于搞破坏的过程中应该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共和国的石油摇篮城市玉门,曾是“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的世界级名城,几乎全国的石油工人都管玉门叫“老家”。然后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很多事情都变了,唯独当时人们的眼光没变。
玉门在规划新城和搬迁石油基地的过程中,将老市区当成垃圾摒弃,留下些老弱病残在曾经繁华的城市跟被摒弃的城市一起苟延残喘。后来的发展证明,当时的掌舵人眼光实在短浅。如果留住老城,认真规划一番,今天可能就是中国石油工业旅游城市的摇篮了。虽然现在也在积极重新建设老城,但它的历史意义已经被削去了大半,石油工业旅游城市摇篮的名头也被其他地方拿去,玉门老城真是郁闷了。但如果再想繁华起来,我想多数人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搞建设”,如此一来,又要涨房价,又会倒逼自身回到原点......
类似目光短浅的糗事还有不少,仅甘肃一地,曾经石油工人或兵团留下的农场就有不少,但也随着很多人脱离土地,跑到城里打工的闹剧兴起,再加上农产品不值钱,辛苦不能获得同等报酬,农场出现凋敝,原来种植的参天大树慢慢变成了枯枝败叶,最后再被诸如滴管一类的技术挤兑,树死了,人走了,土地又有了被沙化的倾向。
过去偷猎黄羊野驴一类的事件当然不少,但这类人最气人的还不是丧尽天良乱杀动物界无辜生命,而是像后来的挖油挖矿一类人群,把很多地方搞成个烂摊子,彻彻底底破坏了不知道多长时间形成的西北地理特征,想要再复原,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我总觉着人类应该适应自然,而不是想着靠科技手段改变自然。科技兴许也是一把双刃剑,就像世间所有物事都是硬币两面。
曾在网络电视等媒体特受注目的民勤六老汉治沙种树的故事感动了国人,今天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的精神还在传承,但是西北地区的建设,其实更需要六老汉这样的国人,而不太需要过多的拿着资本到处圈地、横冲直撞的盖房人。这样的老汉多了,“猎狼者”也就没那么辛苦了。
第四,中国西部片的崛起跟西部真实的发展轨迹应保持同步,最好的西部片取景地应该在西北。这部《猎狼者》之所以能引起我的关注,不是说我是个权威人士或别的什么葱蒜,而是对画面中拍到的很多镜头的真实感非常认同,因为我从小就在那样的环境下长大。
尤其那种拍出了河西或新疆农村画面的镜头,观众会看到特别破败的土房子,活在那种地方的中国人,只要能吃上拉条子和大蒜就心满意足。但是,也确实会出现诸如偷猎一类的危险分子,往小了看,TA们是为了吃饭不得已,因此在局部造成了骚扰民众的影响;但往大了看,吃饭不是小事,住房更不是小事,偷猎虽然是为了吃饭不得已而为之,但长久发展下去,很可能就会造成边疆自然生态大问题,甚至出现跨境偷猎买卖等问题,对边境安全形成威胁,外鬼就会趁机而入。
可是几十年下来,那种土房子村子彻彻底底改变了的真不多。希望乡村振兴能“另辟蹊径”!西北地区拥有巨量油气矿产等资源,但这些东西并没有让本地区人民富裕起来,这样的问题非常复杂,但也说明了一个很可笑的问题:有时候一方水土也不能养一方人。
观众对《猎狼者》提起兴趣就是因为从画面中看到了不一样的西北,很显然,这部作品的画面很有新疆味道。自打《山海情》热播后,我特别盼望还有更多更好的西北题材作品推出,因为这类题材确实能反映出真实的中国。不信你打开中国地图仔细看看,西北地区占了多少版图,它们的重要性能不能跟简单的圈地建房相提并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先民把苏杭誉为天堂,那是因为那些地方原本的自然环境就特别好,稍作建设就能更好。可是如果能把这部作品画面中出现的农村建设成天堂,那才能真正显示出资本的强大。我相信,届时那种靠投机倒把或做贩卖动物皮毛为生的营生就会失去魅力,外出打工也会失去魅力。
在我个人眼里,整个西北就是祖国的“保护区”,因为我们再摊开世界地图一看,西北地区的扩大意味着与世界的联系越发紧密。因此,西北地区的繁荣也就意味着祖国真正的强大。今天河西一带人口密度依然不大,稍微有点钱的都跑了,这样会让这些地区显得更加空旷。而河西一些老牌城市,比如“金张掖银武威镍金昌”等等,老火车站多少年来一直没有丝毫改变,至今还不能普及电梯等便利基础设施,有时候提着大箱子去旅行就显得十分不便。跟这些地方的房价比起来,我真不清楚多少年来火车站的收入都去了哪里。就算营业不够理想,也不至于出现破败端倪,更不能把注意力全部转移到高铁站去,老车站还是有它们重要的运输功能。
这些牢骚里提到的“画面”,其实都可供拍摄西部片取景。国内纪录片行业能像比比西制作纪录片一样,到西北地区制作精美作品,推出市场绝对“有你好看”。现在我们当中很多人都盯着自己的饭碗,还没上升到那些老牌媒体的高度——这或许也是国产西部片一直以来走不上高端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再牢骚一点,如何爱国的问题。疫情后,我相信很多人明白了不少东西,不管生老病死还是家国民族,相信都从心底漾起了某种涟漪。
中国人跟天斗跟地斗跟人斗也跟各路豺狼虎豹斗,这是数千年来未曾变过的一面,至今我们还在跟豺狼虎豹斗。没有外鬼之时,我们不但要跟繁琐的生活斗争,还要跟各路内鬼三姑六婆跳大神或坑蒙拐骗的牙人较真——这一点很多人应该深有体会,说多了其实也是一肚子泪。假如有了外鬼,内鬼也就开始兴风作浪,坑蒙拐骗偷抢力度就会更加吓人。我们一直以来生活在这样的阴影之下,是谁保护着我们,是谁残害着我们,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
中国人除了爱国,别无选择,哪怕国并不曾爱你。这一点上,我们的先民早就达成了一致,“书同文,车同轨”之时就已经定调了。甭总想着“捡洋落儿”,这世上没有便宜可占;出来混,早晚要还。
真正的建设,说不好听点,就是吃力不讨好。因为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描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实现完美平衡,才能叫做可持续发展。而至少目前来看,很多地方还处在边破坏边建设的阶段,土地被大片侵占,拆迁过程中也酝酿了不少贫富差距的笑话,为了建设搞的破坏,最后又要以建设的代价还回去,只能说要默默祝福祖国永远“不差钱”。
千言万语,致敬给祖国各路边疆卫士!也给那些传神地表现出了TA们精气神的主创团队一个大大的赞!我们的注意力确实需要“转移”一下了......我给这部作品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