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气”婆婆二三事
人们常说“婆婆不是妈”,世界上最难相处的关系就是婆媳关系。更何况我遇到了一个“小气”婆婆……
说起她的小气,我第一次见识到是在我怀孕2个月时。我的婆婆在55岁之前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老家。但因为我丈夫又工作在外,她担心我一个人在照顾不好自己,于是就独自一人来到南宁,本来要给她买动车票或者飞机票,可她却说,不赶时间,坐动车和飞机浪费钱,也没办法带多少行李,坐火车划算。于是她偷偷地自己去买了火车票,晃晃悠悠地坐了一天一夜的绿皮车。原本还埋怨她因为买的是火车票,我还要牺牲午休时间来接她。但当我到车站,看到那个身高才1.5米,80多斤瘦小的她,一个人扛了28寸的行李箱和大包小包站在出站口时,心里的埋怨全都烟消云散,有的仅剩下敬佩和感激。回到家她就拾捣她那一箱子各种各样的东西,有给我买的特产,有给未出生的孙女准备的物品。 这是我婆婆见的第三面,那时我家那位甩手掌柜还远在贵阳的项目部,近乎陌生人的婆媳竟然准备“同居”了。一个江西人,一个福建人却共同生活在广西,生活习惯和三观全都不同。60年代普通家庭出生的她,对粮食的珍惜是刻在骨子里的。她会把仅剩一口的蔬菜留到下顿或者下下顿,一口米饭也留着第二天。刚开始我还生气就那么一点点吃不完就倒掉吧,我们家又不是吃不上饭了。我偶尔看到厨房里的剩饭剩菜还会偷偷倒掉。我说了无数次“剩饭剩菜亚硝酸盐会超标,吃了不好”之类的话,劝她不要吃剩饭剩菜了,但她依然舍不得,说:“婷婷,你别倒了,我自己吃这些剩饭菜”。那些剩饭菜确实也是她自己吃,每一顿饭她都会给我准备新鲜的饭菜.考虑到我是个喜欢喝汤的福建人,婆婆顿顿都会准备我喝的汤,而她自己从来都不喝汤。她对自己小气了,她把她不多的退休金拿来做生活费,对我们却异常大方,迁就我的口味和喜好。原本担忧同居生活会鸡飞狗跳,相处下来发现善良的人总会相互包容。 两年前我发过一条感动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小时候爸妈送伞到学校,现在是婆婆大中午十二点多送药到公司。可怜天下父母心,顶着30多度的高温天气走了近半小时到办公室。”其实,这大热天送药的背后还有另外一个故事。因孕期生病咳嗽,也没什么药可以吃,婆婆就寻遍各种各样的偏方治我的咳嗽。她煮过盐蒸橙子、金桔炖冰糖、冰糖雪梨,更甚者还有大蒜煮水。有一天婆婆听说枇杷叶炖冰糖水止咳,她就到处去找枇杷树想去摘枇杷叶。当时我想着药店里肯定有枇杷叶卖呀,哪用得着去找枇杷树啊,也没有多留意这件事。没想到下班回家后看到厨房里有洗干净的新鲜枇杷叶。还真的被她找到了枇杷树,而且她还爬到树上去摘。我知道后又急又气,万一摔跤了可怎么办呢,肯定又是因为不舍得花钱!于是和婆婆说下次直接去药店买枇杷叶就好了,她却说新鲜的枇杷叶比药店的干枇杷叶好,看来我又误会她了。她不是“小气”,而是为了我好!
我和婆婆在南宁“相依为命”生活了三年多,她每每说到某某物品就夸他们家那边的东西多好,一开始觉得婆婆怎么这么古板不会融入,后面发现其实她只是想家了而已。因为迁就我,她才老来背井离乡千里帮我们带孩子。和她的磨合期早已过去,我们俩都互相改变了很多,现在我们在外面吃不完的饭菜都会打包回家,花钱也不大手大脚了。每到换季的时候,我也总会带婆婆去买衣服。可婆婆总是说:“你们年轻人多买些衣服穿就行了,我天天都在带娃有两件衣服穿就行了。”可是她总是拗不过我,有时候被我带到服装店买衣服,有时候是我买好了带回家。卖衣服的小姑娘直夸:“你家闺女对你真好! ” 婆婆说:“这是我儿媳妇,我们长得像!” 卖衣服的小姑娘说:“阿姨,你摊上个好儿媳妇噢! ” 婆婆乐呵呵地笑了。
从见识到婆婆的“小气”,到接纳她的“小气”,再到感谢她的“小气”,我很庆幸,有一个如此朴实而又“小气”的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