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小记
新年伊始,百无聊赖中刷起了戴锦华老师的课程与讲话。戴老师在《寻求女性身份重塑的新维度》的短篇视频中描述了现代批判性文化的三个主轴:阶级、性别与种族。在这三个维度中,性别与种族的批判性文化似乎与我的亲身经历无关,因此秉持着没有亲身体会与实地考察便没有发言权的精神,对性别与种族这两个维度,我不进行任何尝试性地评价。这篇文章主要还是聊聊自身关于阶级问题的认识。
作为一个朴实无华的农村无产阶级代表,在东北小城待过的十年对于我来说不知是幸运或是不幸。幸运之处在于,这段经历让我感受到城市良好的教育氛围并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东西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并促使我考上大学;而不幸之处在于小城文化在我身上留下的深刻影响,让我始终无法融入家乡农村宗祠文化之中,造成了自己认知与现实中的割裂,使自己度过了很不愉快的六年时间。
仍然清晰地记得,在初中新生报道的那一天,我们这一届共有180人参加。而到了最后的中考时刻,仅剩下不到90人参加,考上高中的人数不超过50人,而最后考上大学的人数印象中大约是8人。我不知道这一比例与城市相比是否过低。但是我们村作为全国较为富庶的村落,升学率尚且如此之低。我无法想象中西部偏远农村的教育问题又会是多么严峻。前些天,与信龙聊了一会那时的经历,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每当他想放弃的时候,他都会遇到一个足够负责任的老师,鼓励他继续前进,所以他才没有放弃,并最终逃离了农村。(其实吧,我倒觉得我对他的积极影响也是很大的。可惜炳炎就没有那么幸运,相识过晚,没能早点接受我良好的熏陶,过多细节暂时按下不表)。
无意于将这个话题继续扩展,还是继续聊聊自己的所见所闻。据我所知,辍学的172人中,小部分人回家继承了家族产业;一部分人在网上做起了非法项目,赚到快钱后每年换一辆玛莎拉蒂回家显摆;一部分人在十七八岁的年纪便结婚生娃;一部分人生意破产欠了几十万的债务(其中一个发小欠了我8000大洋,到现在还没还);大部分人出去外面闯荡,妄图重现老一辈于90年代创造的辉煌,但时过境迁,在四处碰壁后只能回家默默打工,至今仍为婚事惆怅。这一切似乎与互联网上看到的年轻人上班族生活大相径庭,却又是真实存在。我无法评价上班族生活与辍学青年生活孰优孰劣,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活法。但是如果他们能够接受到与城市少年同等质量的教育,我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可以继续升学深造。
但是吊诡的是,这个话题在互联网中似乎并不能形成广泛的讨论。因为就目前来说,话题的主体即辍学的农村青少年们并不能在互联网上对这个话题进行系统有效地讨论,其原因并不是他们没有可以使用的上网设备,而在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体验过城市青少年的生活,在他们的世界里,所有人的人生都是应该如他所经历的那般:上学玩耍——辍学打工——结婚生子——不负责教育——孩子继续打工。而作为从农村暂时跨越到城市的小部分人,比如我,并没有那个意愿与能力就这个话题在互联网上浪费过多时间,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跨越阶级而努力,最终当我们完成跨越的时候,我们便会成为既得利益者,必然会放弃对自己原始身份的表达。与此同时,出生于小中产阶级的孩子对于阶级这样的话题敏感程度自然无限趋近于零。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始终对于那些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却始终考察与研究三农话题的老师们(如温铁军、戴锦华老师)充满敬意。
在互联网对农村教育话题敏感度几乎为零的同时,我对于当今的互联网圈地自萌的现象也表示十分无奈。以男性为目标主体的知乎与虎扑、以女性为目标主体的微博,以普通上班族为目标主体的奇葩说等互联网平台都在无所不用其极地将更多的流量引向自己的平台。以奇葩说为例,奇葩说一次次地炒作参赛的北大清华学生,并将她们打下神坛,引起身为大多数的普通上班族狂欢;知乎、微博、虎扑无所不用其极地挑逗与炒作两性、饭圈等话题。通过一次次地制造对立,这些互联网平台逐渐聚集了属于自己的目标群体。然而这些平台的本质并不是为自己的目标群体争取利益,其获取利益的手段往往是收割自己的目标用户。在一次次无意义的争吵后,每个群体都为自身树立了新的对立群体,而矛盾本身并没有被解决。而平台却在其中大肆割韭菜,令人唏嘘。
正如戴锦华老师所说,冷战虽然结束了三十年,但冷战的思维方式对今天的人们仍然存在较为深刻的影响,其主要的表示形式为一种非此即彼,非敌即友,非支持即反对的一元论的文化影响。而这一切在着实地影响着如今互联网文化的发展,我不知道该如何破局,只觉得无奈。
最后仍然将话题落在阶级问题上,因为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时期的落败,关于阶级话题的讨论开始被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取缔,并将其非法化。但是阶级问题真正被彻底消除了吗?新冠病毒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我相信在未来的若干年内,阶级问题必将以一种更加激烈的形式出现在全世界的面前。我同时希望中国可以继续保持如今的改革方向,避免这一切的发生。
最后,本篇文章仅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不进行任何意识形态的输出,如有冒犯请多包涵。如想battle,恕不远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