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无例句 | “落雨屎塔”与“肥婆踎塔” (饭点请回避)
lok 6 jyu 5 si 2 taap 3与 fei 4 po 4 mau 1 taap 3
现在谈谈家里的家具,挑挑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现在却基本上已绝迹的东西来讲。什么东西?“屎塔”呀!

“屎塔”是旧时的木马桶,可能有成百上千年的历史了,其外形和大小与普通农用肥料桶差不多,只不过桶底比桶口略窄一点,有些在桶口附近的外侧相对的两处地方各有一突出的木块作搬运时用的手柄,另外孔口上边有盖板罩着,盖板中间分开,可拆分成两个半圆形,圆形中间有个十来二十厘米直径的孔洞,妇女大小便时就坐在这个孔洞上。不使用时,用一个带有矮柄的木盖盖住,不让里边的气体随便溢出。整个“屎塔”外表漆成红褐色。

有人会认为:“好讲唔讲,屎塔有什么好讲的呢!”错啦!请各位千万不要小看以前的屎塔。它的重要性并不比厨房里的饭煲饭鑊差。它既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又有重大的象征意义。首先,实用意义,人类要生存成长,既要天天有“进口业务”,也必须要有“出口业务”,缺一不可。“饭锅饭鑊”是负责“进口”的,那“出口”呢?那时各个家庭没有现代的洗手间及其内部设备,连屋内化粪池都没有,一般家庭只设个尿缸屎埕,主要适合男人;街上公共厕所也稀少,即使有,也基本上都是男厕。

妇女如厕的解决办法全靠这个屎塔了。它一般被安放在女人房间里,紧贴大床尾部的一个不大的空间,俗语称为“屎塔罅”的尾端,而前端还会挂一条布帘或草葵帘,俗称“屎塔帘”。妇女不管白天黑夜,在家大小便都在那里进行,即隐秘又方便。第二,象征意义。且看看当时婚礼中女方送嫁妆的队伍序列,除了装着新娘衣物的箱子(藤夹或皮箱)提前作先行之外,就是由这屎塔打头阵了,里面还放了利是(红包)和红头绳、柏叶、蜜枣、莲子等寓意吉祥的物品。因此小榄人对这个新屎塔还有个俗语尊称——“子孙桶”。到了男家时,又是它被首先送入男家,而且抬它的两个妇女还一边走入男家一边说一些吉利的祝福话语。一般还备有木盆和矮凳来做这“子孙桶”的配套,也是漆成红褐色,俗称“猪肝色”,散发出油漆的淡淡芬芳。喜庆吉祥呀!

做嫁妆的新屎塔喜庆又干净,但是它启用后,所装的东西就不那么干净啦,特别是用了一段时间后,它的气味也不那么芳香好闻了,这是人人都可以理解和想象的。小榄人就“发明”了一个比喻性的俗语——“屎塔煲粥唔同味”,形容事物或气味、味道,可用于贬,也可诙谐地用于褒。整个比喻根本就是幽默——谁也不会用屎塔煲粥的,这纯属玩笑罢了。

屎塔一般是每天清晨都要清理的。在城镇,有专门的妇女一大清早就到各家各户倒屎塔并将它洗干净,因此就有了“倒塔咁早”;在农村,则主要由使用者自己倒。即使不是每天到,装到一定程度就要把它的“内容物”倒到粪缸中,自家使用或卖给农民施肥用。但是,如果遇到持续的雨天,农田施不了肥,粪缸满了也没有人来倒,随后不断累积,“屎塔”就会满满的;再后就会溢出“流流落”了。由此,小榄人“创作了”一句歇后语:“落雨屎塔——流流落。”这略显粗俗的歇后语用来泛指装得太满、快要溢出或倒泻的情况,可指任何容器液体或固体物料装得太多太满。可能是出于类似的原因,名叫“阿满”的男性较为普遍的花名(绰号)就是“屎塔满”。

前边说过,妇女大小便时就坐在屎塔顶部的孔洞上。但是小榄人却不说“坐塔”,却说“踎塔”(平常“踎”是“蹲”的意思,但这里特殊)。一般人坐上去,人与那个孔洞之间会有空隙;如果较为肥胖的妇女坐上去,她的屁股大而肉厚,那就刚好填满那个孔洞,一点空隙也没有了。由此想象,小榄人又发明了一句用途广泛的歇后语:“肥婆踎塔——tup tup合。”“tup tup合”的末字发阳平声,意思是“刚刚好”、“完全适合”这两个歇后语泛指尺寸时间等“刚刚好”、两者相匹配严丝合缝的情况,相当于英语的“good fit”。

《小榄方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