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断舍离》有感
读《断舍离》有感-6.07
周末两天花了2个小时读完了山下英子的这本书,全书篇幅不长,内容是以理论+实践的手法去表达中心思想,我个人理解它不仅仅是对生活物品整理的断、舍、离,也是一本人生的哲学书。断舍离并非是单纯地处理杂物、抛掉废物,而是在充满闭塞感的人生长河里唤醒“流通”的生命气息,它是一个生活新陈代谢的过程。
书中有几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个是:关于“物质轴”、“时间轴”、“自我轴“的思维方式,物质轴即是从物品本身去做选择,这样我们会不知不觉就扎进了物质过剩的时代中。比如:你自己的东西,如果你认为他对你已经没有价值了感觉不适合你,不会给你带来好心情你完全可以自由的处理它。自我轴和时间轴是说以自我及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在进行取舍。做到这点事需要先了解内心,再从时间和自我为思维方式,了解自身和物品的关联度。
我们常常缺少相互体谅、互相尊重价值观的习惯,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头上了,因此当我们想责备别人的生活可以试着考虑下别人做出让自己的不满行为的原因,同时尽快抛弃”希望对方做出某些行为“的期待。你应该是获得自己的主体性的生活方式,从时间轴和自我轴考虑问题,平衡此刻的感受。
不要被人们所畏的”常识“束缚”,从自己独特的“必要、适合、愉快”来决定事情的优先顺序。
为了在某一天迎来必然的“死亡”,为了能获得自由、自在的人生,就必须要做到摆脱身边的“执念物”,就是要“清出”这就是断舍离的立场。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