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你讲一个感觉
继续胡扯一下。 你的生存、生产、生活给你的感觉,在心里产生的感受,顺着你的神经流出来,表达成文字写作,绘画,旋律弹奏,舞蹈动作,戏剧,烹调餐食,等等,再回到你自己,继续产生感觉,继续产生感受(以及情感逻辑、智力逻辑),继续跟之前的感受互相影响、验证、对抗、融合,一直无限接近真实感觉,以及跟着真实生存、生产、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虽然你的感觉每一分一秒都在,但是那个悄悄的灵感,不会经常到来,你很多时候只能等。在没有灵感的时候,你依然在写作、绘画、弹奏、跳舞、演出、烹调,等等。你的这些锻炼,持续的熟练,会有助于你的灵感的产生,以及你对灵感的表达质量,也就是准确程度。 可是很多时候,你没有灵感,没办法回到自己。 没办法用自己激发自己。 而在另一些时候,你的灵感来了,但是灵感顺着你的神经流出来,产生各种表达,但这些表达的质量不行,或者内容与初始感觉(真实)不符,也就是感受走歪了;或者有一定程度的相符,但是力度太弱了,不足以让自己产生放大了的感觉,甚至感觉弱到几乎没再产生什么感受,于是这种自我激发的过程,虽然有灵感,但是没能循环发展下去。 即使有了灵感,也没做出来好的表达。 或者,你的灵感来了,你也顺着自己的不错的神经反应,以及不错的感受表达能力,倾尽全情全力表达出来了,但是,你发现,MD,表达出来的感觉(感受)的准确度、强度,不如同一片土地上的另一个人,或者另一个前辈,表达的准确度、强度,于是,在之后的感觉(感受)表达里,你会时而用那些高手的作品来表达,时而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 或者,你的灵感,从最一开始到来,你就是用土地上的别的高手的作品在表达,一直到,自己心里的痕迹,越来越浓郁,高手的作品已经不能表达自己的浓郁,不得不自己做出来作品,来表达更浓郁、更准确、更强烈的自己,来安慰自己,激发自己。 或者,你一开始,根本没灵感,只有感觉,然后你就顺着感觉找到了别人的作品、前人的作品、高手的作品。你在被生存、生产、生活刺激了神经之后,你又被作品刺激了神经,产生了感觉的叠加,产生感觉(感受)的“唤醒”与放大,让你开始有了浓郁。 或者,你的灵感,在你刚开始懂事时,就开始被家长强塞、强喂,被强行刺激,被恶搞激发,被暴力性反复强化,硬性培养到吐,反复强化成了骨干性的主导性的神经反应循环回路,培养得浓郁成了信仰,成了生命支柱,成了生命的意义,一直到超过了原本的生存、生产、生活对你的刺激强度,把你培养到了神经病的程度。 等等吧,你,我亲爱的自己,你虽然有感觉,虽然也可能会有灵感,但是,你不一定有最准确的神经反应,不一定有最准最强(或者强度正好正合适)的表达,而顺着你的表达回到你的神经的,可能已经掺杂了别人的东西,别人的灵感,别人的作品。 但只要你被激发,只要你更准确的感受到生存、生产、生活,作品是谁的灵感的原始表达,其实没那么多所谓。 在你的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到底哪些生存技能、感觉,生产技能、感觉,是完全来自自己,还是大家互相融合、互相学习,其实没那么多所谓。 亲爱的,从基因上说,你也不是纯粹的自己,而是这片土地人群的杂交结果后代。从基因方面、历史方面、规则制度、文化方面,你都不是一个“单纯的自己”。 你其实没有自己的单纯的感受,你只是传承中的一部分,一个环节。 我给你讲一个感觉,亲爱的,我的感觉,只是这块土地的持续孕育的生命活动中的神经刺激的一个小小积累而已,一个小小的浓郁,千百万个浓郁之一。 这片土地的主题的千百万次重复表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