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失乔姬 《李漁正传》(19) 》 陈再明21、6、8
《 痛失乔姬 》
李渔楚汉之行,回来金陵后,再次北上燕京。忙于奔波,忙于打秋风,忙于编书,没有留意到一件不幸的事情已在暗中滋长,就是他最钟爱的乔姬,病情一直在加重。
李渔的家班女戏,在南北走游中,他是一直带在身边的。到了康熙十一年(1672),一部女乐,歌舞随身,巳历笫七个年头。家班的大台柱乔姬刚满十九岁那一年,病倒之后,客死汉阳。第二年,王姬也病死在燕京。李渔连失两个爱姬,这个家班女戏也就土崩瓦解。此后,李渔再也没有能够恢复演剧活动。
事情是这样的:乔姬在前一年的冬天,她才滿十八岁,就生下一个女孩,由于未曾得到摄养便奔波旅途,种下了病根。她生性强硬,病后讳疾,又自恃年轻力強,尤怕李渔出门不能带她随行,因此暗自勉強支持,不把病情告诉人。离家之后,路途上的颠簸,客寓中的酬酢,不但不能静卧疗养,又未能借重医药来调理,还要支撐着排练、演出,因此病情愈来愈重。她又見李渔在旅途上也忙着《一家言初集》的编辑,恐怕扰乱他的文思,因此更加不愿意让他发现自己正在生病。
这样,乔姬抱病出门从事戏剧活动,更使病情一发不可收拾。她讳病忌医一直拖到秋天,巳经不能再勉強撐持遮瞒得住了,李渔才从倦怠的神情上发现她已病得不轻,赶快找医生来诊治。但请来的都是一些诊不出病情症结的庸医,对乔姬的病亳无帮助。李渔这个时候,才真是切实地感受到一生的潦倒!巳经活过了一个甲子,许多人早巳含飴弄孙在家中安享晚年了,而他还得为生计奔波,连爱姬生病也无法请求高明医生给她治病。
不久,眼看乔姬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再也不能起来唱曲演戏。李渔遭逄如此命运的折磨,更感生活的艰苦,也就在所作《感怀》诗中,甚至盼望老天爷能降下粟米食粮,使家给人足,人间没有离别的痛苦,该有多好!李渔本来打算楚汉之游后,转道赴燕京,不回金陵。可是,乔姬的病发,使他这个计划不得不取消。
原来,自从他的《闲情偶寄》印行后,他便派专使分送给燕京等地的好友,礼部尚书龚芝麓在给他的信中,表示该书中的庭园设计见解很受欣赏,有意购买隐园,和李渔结邻而居;又有山西的旧交太原太守周计百也来信邀他一游。李渔本来打算由汉阳到山西,再由山西转赴燕京,去为龚芝麓尚书设计建造″隐园″。一方面藉此机会展露自己庭园设计的才能,一方面也希望多谦取一些生活费用。这个计划,终因乔姬的病而取消。
这一年冬天,乔姬客死汉阳。李漁从发现乔姬生病,为她延医诊疗,四个月的投医无效,眼看一个十九岁的少女,竟比他白头人先去了,怎不令他伤心?而乔姬自从跟他在一起,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年,总是随侍左右,每次出门一定带在身边,因为她最有唱曲演戏的天才。并且,在李渔的朋友中间,乔姬的声容曲艺也相当有名气。
李渔对于她,自然不仅止于歌姬这种情分,尤其乔姬从发病到死亡,隐瞒病情,独自苦撐,处处以李渔为重,不顾念自己的身体,最使他感动。所以,乔姬的去世,给李渔很大的打击,他含着痛惜的眼泪,写出二十首《断肠诗》来哀悼她,诗中有:
死断离魂生断肠,幽明咫尺叹参商。
身逢土壤心同穴,酒滴泉台泪滿卮。
偕老愿终来世约,独棲甘泉可怜宵。
休言再觅同心侣,岂复人间有二乔?
一字一滴泪,一句一声哀,李漁的悲痛从字里行间流露纸上,深情感人。此后半年内,他最怕听歌,每次听到其他歌姬的歌声,就会蚀动心头的悲弦,泫然伤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