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丹人道主义飞行救援实录5:救援任务介绍
我们的工作:
简单介绍一下南苏丹的情况。南苏丹有10个州,东临埃塞俄比亚,北接苏丹,西靠中非共和国,南交乌干达、肯尼亚,是个内陆国家,首都朱巴位于中赤道州,取名为中赤道州(CentralEquatoria)是因为这里刚好被赤道线横穿。

南苏丹的主要收入支撑是石油,中石油在南苏丹刚建国的时候就已经来这里了,听说南苏丹的石油管道和开采主要是靠中美两国开发的,每桶石油可以在市场上卖100美刀左右,而南苏丹只能分到大概每桶5美元,是一个物资严重匮乏,依赖进口的国家,因此其货币南苏丹镑(SSD)与美元的兑换连接紧密。每天下午,ICRC会制定第二天的飞行计划,计划会根据运输距离,机场条件(是否有机场),运输人员数量、物资重量等实际情况决定分配给直升机或是固定翼。这里除了我们这两架直升机外,还有4架来自加拿大一家航空公司的固定翼轻型小飞机和5架中型货物运输机,运输的物品主要是生活物资,比如矿泉水,椅子,脸盆,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甚至有一次还我们还转运了6辆上海凤凰牌28自行车,我当时看到车头上的凤凰logo时简直都震惊了。除了物品以外,还会运输ICRC的工作人员和当地一些受伤需要转运的居民。前文提到过,南苏丹是一个几乎没有公路,完全没有铁路的国家,就更不用提机场了,除了朱巴,其他城市是都没有机场的,所以很多大的部落群都需要靠直升机去运输物资和人员。


上面两张照片,就是典型的一些需要直升机运输物资的小部落,需要照片放大仔细看才能看到在“跑道”右侧的一些树丛里,是有居民在此生活的。这些居民在没有ICRC的资助时,需要步行顶着40多°的高温,穿越这样的丛林近百公里才能到达附近大一些的部落群(城市),然后用原始的交易方式,以物换物,出售自己制作的手工商品,换取他们所需要的其他商品。然后在步行几十公里回来。 每天下午在飞行计划确定前,ICRC 会给我打电话沟通第二天的飞行需运载的货物及人员数量,然后让我根据所需途径的城市距离,计算出每一段航路可以搭载多少物资,需要在哪加油,加多少。飞行路线通常是从首都Juba起飞,搭载一天要运输的救援物资或ICRC的人员,途径几个城市着陆点,每个着陆点放下一部分物资,人员,然后飞往下一个城市。 路线举例:Juba- Bor – Pibor –Malakal- Bor – Juba。


每天的路线都不同,但Bor一般每天的航线都会经过,因为这里可以降落补充燃油,每天的任务飞行时间在5-7小时不等,通常我们每天6点半吃早餐,7点出发,7点20到达机场,副驾驶会去塔台递交飞行航路计划单,机长带着机械师到停机坪准备飞机,去除蒙布,加油,飞行前检查,搬运物资,核查登机人员信息,8点30前准备就绪,等待起飞。起飞前我们需要等待前线的红会人员发来的安全通行绿灯(green light),红会在南苏丹很多大的城市(村落)都有当地的联络员,负责与当地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及时收集安全信息,一旦收到通行绿灯,就说明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仍然处在政府军管控之下,安全性比较高(当然有例外情况,稍后我会讲到)。机场会在6点钟关闭,所以制定任务的时候要确保在5点半之前回来,不然就出不去机场,要露宿在机场了(后来果然就发生了)。每天下午我收到DFS(每日飞行计划)后,我需要把计划在德国时间当天下班前把计划发给德国总部,让总部了解第二天的飞行安排和路线。总部每天都有一个值班的飞行运控人员,24小时值班电话不离身,以保证无论我们这边发生任何紧急情况,随时都能与总部取得联系,获得最快的支援。值班人员通常都是飞行部门的同事,每个月轮换一次。每天飞行结束后要把填写好的飞行记录本扫描发回总部,供适航和维修部门监控并适时发给机务人员维修指令,确保直升机一直处于适航状态。
介绍完了任务,再介绍一下我们在南苏丹的机组成员,通常两架机型为空客EC155型直升机为国际红十字会(ICRC)工作,后来又加入了一架空客AS365 为无国界医生(MSF)工作,所以2015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共有三个机组10个人一同在朱巴工作。每架直升机两名飞行员加一名机械师,外加一名Air Ops(飞行协调官)。Air Ops主要有三方面任务,一是负责每天与红会就第二天的飞行路线和任务进行对接沟通,计算每个降落点之间的距离,根据货物重量计算搭载多少航油,要在哪个地点补充多少燃油等飞行运行计算工作,有了这些反馈确认信息,ICRC就会确认每架航空器的DFS(每日飞行计划)并发放给各机组;第二个任务是万一哪个机组的飞行员因为疾病(疟疾极为严重)或有突发状况无法飞行,我可作为backup;最后一个任务就是实时了解南苏丹及朱巴安全信息,作为紧急情况下对内对外的联络人,确保所有组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撤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