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游记 | 遇见初夏山间的栀子花开(莫干山住宿参考,大乐之野实住体验)
关于旅行,福楼拜有句话我认为说的特别好,
“在见到沙漠,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之前,我们大概也能想象出它们的样子。但我们想不出的是,蹲坐在某个理发店门口的土耳其理发师的模样。”更让人好奇的是他的脑袋瓜里在想着些什么。
“On peut se figurer le désert, les pyramides , le sphinx, avant de les avoir vus, mais ce qu’on ne s’imagine point, c’est la tête d’un barbier turc accroupi devant sa porte” Ne serait-il pas plus curieux de connaître ce qui se passe dans cette tête?
上周去江南水乡转悠了七八天:在宁波的东钱湖骑了单车,晚上在江边吹着小风麻麻烦烦地吃了螃蟹;之后,和朋友约着去乌镇拜访了木心美术馆,在古镇散了步;接下来,又去绍兴鲁迅故里朝圣,见到了三味书屋墙正中的那只肥梅花鹿;最后,在莫干山住了推开窗户就是满眼绿的民宿,在山上暴走几小时还嫌不够,下山时果断放弃游客巴士,步行两小时下山。
回来后,想要写个游记,供去这些地方旅行的朋友一个参考。思来想去,发现自己的旅行似乎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除了宁波是提前定好的,之后的每一站都是前一天晚上甚至当天早上才决定的。但是转念又一想,即使没有规划的前提下,我每一站都玩的尽兴,感兴趣的地方都去了,还总有一些意料不到的惊喜体验。说不定,正是这样认真又随便走走的心态才叫旅行。
当然,旅途中偶尔和“蹲坐在门口的理发师”聊上两句,“了解一下他的脑袋瓜里想些什么”,那就更有趣了。
另外,我发现国内旅行其实比国外复杂很多,景区内还是景区外?山上还是山下?其中多道道真多。住宿吃饭选择太多,大众点评基本没有什么参考意义,都说好。特别是莫干山住宿真是眼花缭乱,看的脑壳都是疼的。这篇游记除了抒一把情,也给大家提供一点食宿参考。
这趟旅行,说起来停留在记忆里最多的,是开在山间里的栀子花。容我先把情抒发完再谈住宿吃饭这等烟火琐事。(着急的可以直接跳到最后几段看莫干山住宿推荐)
江浙这边山上好多野生的栀子花,单瓣的。第一次见野生栀子花,有些长在山脚下,伸手能够到。有些长在半山腰,远远望去也是山中小仙子一样,清新又灵动。步行下莫干山时,我一路一直在拍,近的远的,每见到一株都心动一下。对我来说,栀子花不只是花,是带有香味的童年回忆。以前老家院子里也是一大盆栀子花,年年开满满枝丫。不光我家里有,姑妈家也有,舅妈家也有,而且舅妈家的更大枝。小时候妈妈说栀子花爱干净,一定要用干净水浇。



在宁波东钱湖骑单车时,路边零零星星地发现了一些开在草丛中的白花,刚开始还不太确定。停下来,走近去摘了一朵细细地闻一口才确定是栀子花。东钱湖骑自行车体验太好了。我当时一边骑,一边在心里想:有机会要来这里住上一阵子,每天就出来散散步骑骑车。

东钱湖边住宿推荐钱湖宾馆。位置好极了,一所酒店霸占了一大片湖头。房间里的风景也好,湖景和山景打开窗户就能看到。

另外一家推荐的住宿是花间堂,在东钱湖南岸的韩岭老街口。院子里有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树成荫。我们几个朋友叫了一份“上午茶”,在树下聊聊笑笑,惬意极了。韩岭老街很不错,没有太商业化。当地居民还在河里清衣服,剖鱼.......


宁波有本地朋友带着,吃得很好。东钱湖附近推荐一家小阿四的农家菜。据说开了十几年了,路边一排小馆子,就只有这家生意好。
去乌镇,是因为木心美术馆。我也算是木心的一个小粉丝,和朋友开玩笑说,“他的书我没买全,也买了五分之四吧,好多金句都有默默背诵呢。”给我最大触动的还是他的《文学回忆录》,粉红粉黄两大本,怎么会有如此渊博的人?!看得时候一度怀疑自己是文盲。
到乌镇的时候正中午,直接钻进美术馆是再好不过的选择。朋友还打趣说,“景区都应该向这里学习,设立一个纳凉的地方。”木心美术馆成了我们当天纳凉的好去处。负一层的咖啡馆,一份下午茶套餐,我们在那畅聊到五点,紫外线指数降到4以下才出门真正开始逛古镇。



乌镇的住宿分景区内和景区外。景区内民宿为主,是些老木头房子改造的,看起来比较有情调。我旅行更倾向于舒适,所以我选择的是景区外的希尔顿欢朋酒店,价格也合理(景区内比较贵),离景区步行就十多分钟。
吃的方面,乌镇我没有吃到像样的。离景区太近,大众点评上的信息不太可靠。在景区内部逛,看中了一家环境特别好的餐馆。室外的桌椅摆在餐馆后院河边的几棵大树下,可以坐在水边吃饭。相对于那些只有一两桌较为狭小的民宿餐馆,这家的环境畅快多了。结果,我们为好的就餐环境买了单,点的菜可不怎么样,辣得吃了第一口,就不敢再动筷子了。
乌镇是美的,但对于我个人而言,应该也只会去这一次。古镇美则美矣,总觉得是标本,没有鲜活的感觉。反而是第二天上午,临走前有两个小时,随便走走到达的老街,是活的。走街串巷的摇着蒲扇的商贩,窄窄的石板路。任外面多大的太阳,巷子里面几乎不见阳光。路过的店铺里,遇到好几个豆腐西施一样的老板娘,笑盈盈地给我们介绍特产。也遇到过一个“没有职业道德”的本地车夫。这些是不是福楼拜口中的“蹲在门口的理发师”呢?


绍兴,是这次旅行中体验出乎意料最好的。出火车站打出租车去酒店的路上,本来是有点失望的。因为上一站乌镇是精美旅游小镇的模样,而绍兴一出火车站,附近在施工,路上也都是普通城市的样子,难免有点落差。不过本来就不是来看城市的,是来朝圣的——鲁迅故居。
到绍兴时是下午,隔天早上起来安排行程,我脱口而出,“今天去见我迅哥儿。”朋友:“那你得一头撞墙上。”😀
鲁迅故居免门票,一条街从他祖辈的房屋,到鲁迅纪念馆,再到鲁迅故居,百草园,最后出来到路对面的三味书屋全部逛完也就两个小时吧。对了,在我迅哥儿故居里还惊喜地发现了一大盆栀子花。

印象最深的是鲁迅纪念馆,从他出生到去世,按顺序一路看过去,和朋友感叹道,“真的是一个猛士啊。”如果说对木心,我算是小粉丝的话,对于鲁迅先生,我近两年真是迷的不行。没事就翻出他的杂文重看一遍,一个人在那咯咯笑。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真的很近,鲁迅先生当年还迟到,确实不应该呀😂!枉我们还被他在书桌上刻上“早”字的行为激励了这么多年呢。😀



遗憾的是,这一整条街居然没有一家好的文创店,全是些什么臭豆腐店,小吃店,太太太可惜啦!他写过那么多金句,随便出几个小本子,都会大卖吧?
要说绍兴给我的惊喜,要属书圣故里。孤陋寡闻,又没有提前做功课,所以来之前完全不知道绍兴还有这个景点。到达绍兴的当天晚上为了去找一家本地人常吃的小馆子,按着地图从城市里的马路一路寻过去。走着走着,忽然就到了另一个天地,又是小巷子,石板路。天已经黑了,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灯笼,还有写着“酒”的旗子。灯笼下有摇着蒲扇纳凉的,有打牌的,还有骑着三轮车穿来走去的。家家户户门口有摆放整洁的绿植,当然,有遇到栀子花,又是一大盆。一查,才发现这里便是书圣王羲之故里。


这里是活的。小桥流水是活的,小房子里晾衣服的,窗口里淘米煮饭的人都是活生生的。
想着白天这里可能会更有味道,第二天下午从鲁迅故居出来后又来了一趟。走累了,找了桥边的小茶室坐下。
下雨天,也没关系,坐在室外淋了一会儿毛毛雨,直到头发表层上已经起了一层细细的水珠,像清晨草地上轻薄的露水。眼看着雨一时半会儿不会停,便问唯一伞下的邻桌,能否拼桌。邻桌是一位本地绘画爱好者,或许是小有名气的画家,见他喝几口茶,研一会墨,在稿纸上涂涂画画,好像是在画眼睛望过去的河及沿岸的房屋。


桥下一位撑船的大爷躺在乌篷船里睡得正香。

对面小房子的窗口又出来一位老伯,淘米做饭,他一开水龙头,就听到河流里的放水声。水是直接排下来了。

从茶室出来,打算再走走,误打误撞来到一条不知名小长廊。既然雨越下越密,干脆就在挂满彩色小伞的长廊里坐下。紧挨着长廊的就是一条河。河对面的房子低低矮矮,两层小楼,大都开着木头小窗户。家家户户窗下或者从水面支起的阳台上都养着各种红的黄的紫的花。凌乱中带着整洁。

河里时而有乌篷船划过。稀稀疏疏的三两游客。更多的是住在小屋子里的居民。一位大叔打开二楼的窗户,晾衣服,结果衣架哗地一下都掉地上了。大叔郁闷地看了一眼地面,又取出另外几个衣架重新挂。掉在一楼地面的衣架,暂时也懒得下楼捡了。

绍兴这一站,吃到地道的本地菜了,多亏了豆瓣上一位当地网友的推荐。一个是书圣故里西街的徐文张店,一个是西小路的河埠头餐厅。第二家本来可以坐在室外河边的树下吃,可惜当天下雨没能如愿。两家都是地道又物美价廉的餐馆,真心推荐。

莫干山,我几年前就想过去看看,被眼花缭乱又贵的吓死人的民宿给劝退了。这次也在安吉和莫干山之间犹豫了一会,但想着既然是几年前就想要去的地方,都近在身边了,更是应该果断地去啊。
我最先知道莫干山,来自于木心。木心在莫干山上剑池边的石头别墅(他父亲的房子)里住过一阵,写过非常美的文章。自看完后,就一直对莫干山念念不忘。
“莫干山以多竹著名,挺修、茂密、青翠、蔽山成林,望而动衷。尤其是早晨,缭雾初散,无数高高的梢尖,首映日光而摇曳,便觉众鸟酬鸣为的是竹子,长风为竹子越岭而来,我亦为看竹子乃将双眼休眠了一夜。”


莫干山的竹林美景自不必说了,推荐看木心的这一篇《竹秀》。我凭借惊人的体力,在山上和山下走了近六个小时,将他文中所描写的美好一一品尝,确定这里是还要再来的地方。
重点说说莫干山的住宿吧。在莫干山住宿可以分三类。
一:住虞村民宿。庾村在山脚下,离莫干山景区游客集散中心近。而且庾村已经是成熟的民宿和餐饮聚集地,整体规划设施比较全面,像个干净又美丽的小镇,既住在山里又有出行方便的优势。这里的街道也不算太多,我大概走了走,最喜欢的是大乐之野这家。这个民宿之前在豆瓣上看到有人推荐,本来就心动过。那天从山上下来,一拐弯处发现有个外形很有设计感的白房子,很好看,过去一打听居然就是大乐之野。当下就决定第二天换到这里来住(第一天住的民宿后面再说。)单间房价格在1000到1400左右一晚,非节假日最低在800左右。这里的民宿都不便宜,相对于设计和房间舒适度,体验过还是大力推荐。下次去我还会住这间。




吃饭我去体验过了网红店金鱼妈妈,个人感觉非常一般。反而是一家在饿了吗上偶然间搜到的叫做“洋枫树下”的餐馆,味道很地道。在附近的村子里,完全没有网红的气质,就坐的大多是本地人。老板娘对他们家的菜特别自信(厨师是她老公),给我们推荐的菜都很好吃。
如果喝一杯咖啡的话,大乐之野自己的咖啡店就很棒。庭院里又有一大盆栀子花开,微风吹来时,栀子花的清香真让人醉心,舒服极了。那天下午又下了一阵雨,我坐在门口耐心地观察了一只白蝴蝶东撞西撞找避雨之处的全过程。
附近还有一家咖啡店,超强烈推荐:青芷。也是极有设计感又用心的小咖啡屋。太美好,我上午去喝了咖啡,下午又去喝了下午茶。就只是为了在院子里多呆一会。



二是:住在山上景区内。这样方便在山上散步,不需要上下山坐游客大巴。买一次票,可以在山上呆好几天,尽情地在山上享受木心文章中所写的莫干山的美。如果定的山上的民宿,可以自驾或者打车上去。没有预定山上住宿的,需要乘景区大巴车上山。山上住宿也不少,我实地看了一圈,很多酒店比较老旧潮湿,比如皇后饭店,大是挺大,也有历史,但是住起来估计不舒适。价格反而比山下的民宿便宜,一晚上四百至八百的不少。看来看去,最舒适的应该是步行下山时经过的金辉大酒店,价格应该不菲,是山上最具备大酒店标准的现代型住宿。
三是:住半山腰,如仙潭村,碧乌村等。这两个村子相对原生态一些,没有虞村成规模和现代化,但也没有虞村整洁和漂亮。这边也不少民宿,走过之后就发现大多数是就是农家乐的感觉,不美,就是村子里的两层或三层小楼的样子。特别好的有一家,叫奢野一宅,是非常有设计感的房子。只是在山坡上,上去有点儿困难。如下图


我也是偶然间转悠到这里的,看到这个房子后大呼后悔,想要退掉之前网上订的那家。我第一天住的那家在这附近,叫山中小筑,是根据网上评价选的一家性价比高的民宿。
看评论好像以前有过1300一晚,现在500左右一晚。所有的房间都带露台或院子,落地窗,拉开窗帘就是满眼的绿。住过之后,觉得500多一晚比较合理,1300那就真的不值了。房间,设施,舒适度等等都不错。民宿也非常大,三栋楼,还有射击,烧烤趴,小孩子游乐场,泳池等等。在山头,三面被竹林包围。但就是因为太大了,所以显得有点乱。特别是接待大厅完全没有设计感,不够干爽整洁。另外缺点就是在半山腰,不管去哪儿都不方便,不开车的话很麻烦。


在网上看到莫干山民宿被吹捧成“洋家乐“,觉得不够确切。走了一圈,感觉大部分底子里还是”农家乐“。少有的几个设计师作品的民宿,可以称得上“洋”气。
如果住半山腰,可以去吃寻味餐厅。在山的高处,白色的房子,室外有桌子,环境尤其好。那天不知是雾气还是在下细雨,我还是坚持在室外吃了一顿。低头抬头都是绿,特别舒服。这家店比较出名,也好吃,不是空有其名。那一道葱油鳊鱼,自此忘不掉了。接下来的两天,一进餐馆就问有没有这道菜。

对于非自驾游的,完全不推荐半山腰的这些住宿,下山太麻烦,经常打不上车。去莫干山景区,必须要下山去游客集散中心。对于自驾游的,又想体验原生态乡村生活,想在这半山腰呆几天的,倒是不错的选择。


据说还有一种自驾游的选择,对于喜欢舒适又实惠的住宿,就是在德清县住五星级酒店。比民宿还便宜,白天开车上山,晚上再开回县里。从县城到虞村大概半小时到四十分钟车程。从虞村到莫干山上景区大概半小时车程。
Merde!我大概是太久没有旅行了,只是出门溜达了七八天,居然激动得喋喋不休写了一篇大几千字的游记!连我都想为我这少有的耐心点个赞!
-
东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10 00:4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