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开发银行
第一章亚洲开发银行概况
亚洲开发银行(TheAsian Development Bank。缩写为ADB)创建于1966年,是一个致力于促进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发展中成员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区域性政府间金融开发机构,总部设在丰律宾首都马尼拉。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共有47个成员,其中32个成员来自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称作本地区成员,另外15个是来自欧洲和北美洲的非本地区成员。
第一节创立
亚太地区是一个反差很大的地区,反差表现在许多方面。就历史来看,亚太地区既有千年文明古国如中国、印度等,也有历史仅数百年的新兴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就国民发生产总值水平而言,既有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南朝鲜、新加坡、香港和台湾,还有尚在发展中的国家,亚太地区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长期受殖民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经济极端落后。该地区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中的二分之一,而人均物质水平仅为世界另一半人口的二分之一。
亚太地区的发展主要靠亚太地区各国人民的努力,但也需要开展亚太地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需要外部的支援。据60年代初估算,亚太地区需要外部资金约30亿美元,而实际资金流入量只有20亿美元,尚有10亿美元的缺口。所以需要有一个专门的金融机构帮助筹集资金。另外亚洲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发达国家的发展需要这个地区的资源,同时,亚太地区众多的人口还为发达国家的产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因此该地区的发展对发达国家也是十分重要的。
亚太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到极大损失,战后面临着艰巨的恢复任务。战后有许多亚洲国家相继获得民族独立,因此,面临着迅速发展经济的迫切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建立的世界银行曾为帮助亚洲地区一些国家发展经济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实际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亚洲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人士就设想建立象世界银行一样但只面向亚太地区的金融开发机构。联合国亚洲和远东经济委员会则成为实现这种设想的媒介、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先生早在1959年就致力于这一事业。
1962年他提出了关于建立这种机构的书面建议。锡兰一位银行家郎格纳萨(C。Loganathus)在亚洲银行家一次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亚洲地区经济合作——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国家开发银行的案例的讲话。日本东京一私人研究机构负责人同年也提出了建立地区开发银行的可能性。从1962年开始,日本大藏省的一些国际知名人士和一些银行家每月聚会一次,专门讨论这一设想。曾任亚行第一任行长的渡边武于1963年也参预了该小组的活动。同年夏天,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是需要建立一个股本为10亿美元的亚洲开发银行,以补佐世界银行在亚洲的活动。日本和美国作为最大的股东参加,总部设在东京,工作语言为英语。一位年轻的泰国银行家鲍尔·森蒂艾缪奈(PaulSithi-Amuuai)在促进亚洲国家贸易的会议上提出一份备忘录,建议创立地区银行。
1963年8、9月,亚洲和远东地区经济委员会召开了一次专家小组委员会会议,专家们明确地提出了建立地区开发银行的建议。12月在马尼拉举行的亚洲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原则接受了该项建议。
当时主张建立亚洲开发银行的人士,都认为所建银行应以欧洲投资银行(1957)、泛美开发银行(1959)和非洲开发银行(1963)为模式。
从1965年6月底到12月初,对亚行章程的具体条款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由来自亚洲一些国家财政部或中央银行的高级官员组成的协商委员会对亚行章程的具体条款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他们一致认为建立亚行不仅是亚洲国家的首次重要合作,而且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创建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多边机构而进行的合作。
在亚行筹建过程中,亚洲和远东经济委员会也起了重要作用,它曾说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为亚行的筹建工作赠款5万美元。日本在泰国曼谷举行的协商委员会会议上,提出认购2亿美元的股本,美国表示不仅认购股本2亿美元,而且还为特别优惠基金提供1亿美元。这样亚行原定的10亿美元股本中的5亿美元就有了着落。
协商委员会兵分两路到世界各地去发展成员。他们先后访问了印尼、日本、南朝鲜、美国、英国、瑞上、缅甸、马来西亚、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荷兰、伊朗、意大利、捷克、苏联等35个国家。经过35天的广泛活动,协商委员会于1965年8月再次在曼谷举行会议。与此同时,H本发现有些国家正在积极活动,争取新机构设在自己的回家,便正式宣布日本政府要求新机构设在东京。协商委员会于8月底提交了报告。1965年10月21日,一个更正式的筹备委员会开始研究协议条款。最有希望的出资国与美国、多数欧洲国家、加拿大甚至苏联进行了谈判。由于协商委员会前期工作做得充分,筹备委员会只对少数几处进行了修改就通过了协议草案,使其成为建立亚行的法律文件。而且还拟定了亚行章程的附件,公布了认股的规定。有些国家提出增加认股,这使其股本超过了原定份额。亚洲经济合作第二次部长级公议于11月在马尼拉召开。各国在会议截止日期之前展开了竞赛。各国部长在12月马尼拉会议上代表各自的政府表示同意并瑜认其认购的股本。有22个国家于1965年12月10日在曼谷签署了亚行章程(签字期为两个月,另有9个国家后来在曼谷签字)。亚行筹备委员会存在时间很长,它需要争取各国政府早日批准亚行章程,并为亚行准备办公处所、草拟亚行总部所在地协议以及各种有关规定、程序和细则。
1965年11月29日,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二次亚洲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上,选定亚行常设总部所在地是最困难的议题。有9个国家争取亚行常设总部设在本国。经筹备委员会讨论决定,只有本地区代表团才有权对亚行总部地点进行表决。筹备委员会早已确定了选址标准:总部设在地须具备良好的交通和通迅条件、货币可以兑换、秘书人员招聘方便、政治稳定以及可以接受的生活条件。因此,要求上述9国列出其所具有的条件和能提供的优惠。最初的备选地点有曼谷、科伦坡、喀布尔、吉隆坡、马尼拉、金边、新加坡、德黑兰和东京。日本人为使亚行常设总部设在东京,提交了一份长达40页的备忘录,特别说明东京地区有158个高尔夫俱乐部、200家外国电影院以及6488个牙科医生非律宾和泰国在备忘录中附上了拟为亚行免费建造的办公楼的规划图和照片,非常具有吸引力。泰国寄送了一份表格,列出了从所有会员国到达曼谷的平均机票价仅为到东京票价的三分之比到马尼拉或德黑兰的票价低得更多。当日本内阁被告知亚行总长职务不可兼得时,日本选择了总部所在地,这使美国大为吃惊。美国告诉日本,从长远看,行长职务比亚行总部所在地要重要得多。但日本依然坚持东京是亚行总部的最佳地点金边没有回答它适合作为亚行总部所在地的详细条件。科伦坡和喀布尔退出了竞争。于是只剩下了6个竞争者,但都互不相让。只好诉诸于无记名投票。18名代表于1965年11月30日在菲律宾外交部一个小房间里进行了投票表决。投票结果是8票赞成东京,4票赞成德黑兰,3票赞成马尼拉。曼谷、吉隆坡、新加坡各得1票。没有一个地点达到或超过半数。这给菲律宾提供了一个机会,它可争取曾支持伊朗等国的票,以胜过日本。菲律宾为与会代表在总统游艇上安排了一次晚宴,以发动机故障为由而拖延了游艇回港时间,直到次日凌晨才返回马尼拉,这为菲律宾人开展游艇工作贏得了时间。第二天,即12月1日各国代表再次进行表决,结果是东京得了8票依然领先,但马尼拉超过了德黑兰,获得了6票。仍未有达到或超过半数的。当天下午进行了第三轮投票,表决结果是马尼拉以9票对8票战胜东京。这使日本大失所望亚行总部地点选定后,筹备委员会继续进行具体安排。他们于1966年年初、年中、年末分别在曼谷、马尼拉和东京举行了会议。原锡兰中央银行副行长负责实施亚行建行的具体安排,从1966年4月1日起,他成了亚行的第一位拿薪水的T作人员他最初的头衔是项目经理。现任行长藤冈真佐夫成为亚行第二个拿薪水的全日工作人员。他于1966年5月6月开始工作,负责亚行筹建的行政工作。
关于建立亚行的协议的签字到1966年1月底截止,亚太地区有19个国家和地区签了字,认股总额为642亿美元,有十几个非本地区的国家也签了字,认股额为3。5亿美元。唯有缅甸和蒙古没有签字。为其保留的将近8百万美元的股份,由阿富汗柬埔寨、新加坡和越南自愿增补,从而达到了10亿美元的目标。到1966年8月22日已有三分之二的亚行法定股本被认购。
这些国家通过了建立亚行的协议,因此,该协定从那时起开始生效。
参加亚行成立典礼活动的各国理事于1966年11月24日至26日在东京王子饭店举行了会议,会议由法国财政部长主持。
日本首相认为这是亚洲新时代的开始。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贺电说,创建亚洲开发银行是亚洲奋进和合作的结果,也是世界其它地区和国家积极支持的结果。
亚行理事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任命亚行长。渡边武是唯一的候选人。泰国理事在提名建议中说,我要找一位了解发展中国家问题的人,一位了解亚洲并有丰富国际金融工作经验的人。我们不应把国籍作为主要标准,但是最好来自非亚行主要借款国,资历和经验应是考虑亚行行长人选的指导原则。渡边武走上讲台表示:“虽然看来有许多人更加胜任这一职务,但我不敢说,任何人都对摆在我们面前的事业,也就是一个新兴的亚洲的经济发展抱有更大的热情或献身精神………我们长期沉睡。亚洲人容易满足于光辉灿烂的过去。过去总是向世界展示我们的荣光。但是,卷起袖子大干的时代已经来到,准备培育自我约束的新时代的时机已来到。”
亚行章程第34款规定亚行行长必须是本地区成员国的国民,而且有不成文的谅解,行长不应来自一个主要借款国。澳大利亚人或新西兰人在理论上都有资格担任亚行行长职务。印度也承诺在亚行初建时期不从亚行借款,也要求派人出任亚行行长渡边武担任亚行行长的问题虽然谈论了一年之久,但没有人与之相争。大家一致选他为亚行行长,任期为5年,最初年棒定为34000美元。亚行第一任行长于1966年11月24日当选,这一天被定为是亚行的诞生日,行长作为首席执行官也是董事会的主席,有权雇佣和解雇职工。
首届理事会还处理了几个其他问题。其中有亚行的名称问题。亚行有些成员国认为亚洲开发银行名称中亚洲一词不很准确。但不管是选择“亚洲和远东”,还是“亚洲和澳大利亚”或“亚洲和太平洋”也都未尽其意。所以理事们依然保留了亚洲开发银行这一名称。这一名称的缩写与非洲开发银行的缩写可能产生混淆,但他们认为这无关紧要。
在就创建亚行进行谈判的最后几个月里,成员资格、表决权、认股以及董事会都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北越的成员资格当时是很棘手的问题。为了回避这些问题,很简单的作法是以所有参加亚洲和远东经济委员会本地区国家和参加联合国的发达国家作为参加亚行的条件。缅甸最初热情地参加了酝酿,但最后却退出了,直至l973年才加入了亚行。以色列、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提出的加入亚行的申请因存争议,经调查组核实,没有被接纳。伊朗由于在争取亚行所在地和行长职务上受挫而没有参加亚行。印度尼西亚因与马来西亚的分歧退出了联合国也退出了亚行,但是在召开亚行首届会议时再次申请而成为亚行的创始国之一。蒙古原赞成创建亚行的建议,但是没有参加亚行。新加坡于1965年8月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的共和国后也面临被排除在亚行之外的问题。不过利用亚洲和远东经济委员会的方便,新加坡的代表致函该委员会申请保持独立成员的地位,从而保留了其亚行的成员资格。文莱认为认缴份额过多,得不偿失,也放弃了加入亚行的机会。
在非本地区国家中,苏联对亚行从来都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它主张仿照联合国的模式,亚行成员应享有同等的表决权,而且主张只有亚洲国家才能加入亚行。法国认为美国在背后操纵亚行,所以决定不加人。直至1970年法国才加入亚行。瑞士则在首届理事会上就提出了加入了亚行的申请。
在1965-1966年期间,另一个有争议的重要问题是认股和投票权,本地区的股本是以本地区成员国民收入的0。5%为基础计算出来的,应为6亿美元。每个成员认缴的股本主要根据该成员的用人口、税收和出口额进行加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得出的,亚行创建人关心的中心问题是应保护小国的利益。为了保护较小国家的利益,大家同意设一些基本票分配给成员。亚洲地区成员的股本大约等于其两天的国民收入。渡边武计算的结果是本地区和非本地区成员认购的总股本为10亿美元,就整个发展中成员来说、人均仅1美元。如何在投票权上反映认股或股份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世界银行,有10%的表决权进行平均分配。起初日本赞成这一比例数字,但是发展中国家以非洲开发银行平均分配的表决权票数多达50%为例,希望亚行这个百分比起码应达到20%。结果最终通过了20%的比例这一提案。非正式的讨价还价是如果亚洲人同意非本地区成员在董事会占30%的席位,捐款国可以接受20%的基本投票权。这就是说,最初每个成员具有778票基本票,再加上随认股额而变化的票数(每1万美元1票),如西萨摩亚认购6万美元,对应6万美元的票数为6票,再加上基本票778票总投票权为784票。日本认股2亿美元,与此相应的投票权为2万票,再加778张票,总的投票权为20778票。
对应缴和实缴股本,也有意见分歧。美国建议实缴四分之三,但亚洲国家却决定缴二分之一,而且分5年缴纳。美国建议将实缴股本的四分之一作为向贫困国家提供优惠贷款所使用的特别基金。渡边武等人都认为数额太高。结果以10%的实缴股本用于优惠贷款来取得亚行的长期资信级别。亚行不象世界银行或非洲开发银行那样在法律上另设软贷款窗口。
亚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亚行理事会。它每年举行一次会议通称年会。理事会处理重要的政策问题。与世界银行的作法不同,亚洲开发银行的理事参加年会需自已承担旅费和其他费用。
早在曼谷会议期间,曾对董事会的规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亚洲人很注意费用。因此,印度提出由5人组成董事会,而锡兰则建议设兼职董事,每月出席一次董事会。各国代表最终选择了由10人组成的董事会方案,本地区成员选举7名董事,非本地区成员选举3名董事。亚行细则并没有要求董事或副董事一定是专职的,而实际上,所有的董事都是专职的,几乎每周都开会。他们任期两年,都拿薪水,开始年薪为25000美元。
一个本地区成员需要拥有本地区所占股份的10%(现在为8%)才能选举一名董事,而非本地区成员需要拥有非本地区股份的25%(现在为17%)才能选举一名董事。在亚行成立之初,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都有资格单独选派董事。现在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南朝鲜也具有同样资格,股份少的成员自愿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选区,使他们的集体股份达到可以选派一名董事的数额。也有较大的可单独选派董事的成员如澳大利亚和印度邀请较小的国家参加它们的选区。1966年在东京亚行成立大会上选出的董事会成员如下:


按亚行章程规定,每位董事当选时所得票数就是他在行使表决权时可以投的票数。当然,在有新成员加入或老成员增加认股时应作相应的调整。所以,他以自已当选的方式代表选举他的成员。如果他所代表的几个政府有的希望他这样投票,而有的希望他那样投票的话,他可以将他的票分开投。这一规定在多边金融机构中是很独特的。实际上,虽然董事会要求把每位董事赞成或反对的意见记录在案以反映他选区各成员的立场,实际上决议都是经过协商取得一致后作出的。
第二节成员和股本缴纳情况
亚行在1966年初建时,有3l个成员,其中19个来自本地区,12个来自本地区以外的地区。从那时起至今又吸收了16个新成员。其中有3个来自欧洲。它们是法国、西班牙和瑞士。其余的成员都来自亚洲,其中有四个来自南亚,即孟加拉、不丹、缅句、马尔代夫;2个来自东亚,即中国和香港;还有的新成员来自南太平洋,即库克群岛、斐济、基里巴斯、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汤加和瓦努阿图。亚行现有成员总数为47个,其中32个是本地区成员,在本地区成员中,有2个在澳洲,8个在南太平洋,其余22个在亚洲本土。亚行本地区外的成员有15个。亚行成员中有18个属发达国家,其中有3个在本地区。
亚行的成员资格-根据亚行章程第一章第三条关于亚行成员资格的规定,加入亚行的条件是:
1.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原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的会员和联系会员及参加联合国或其专门机构的亚太地区的国家或地区及其它发达国家。
2.亚行接纳新成员必需由亚行理事会表决通过。根据章程规定,理事会对接纳新成员进行表决时,至少有拥有四分之三投票权的理事参加表决,而且至少要有三分之二的理事投票赞成,方能接纳。
3.亚行接纳新成员不仅考虑其政治思想体系,亚行成员奉行着不同的政治制度。
二 亚行的股本亚行成立时,通过的股本以1966年1月31日的美元的含金量和成色计值,为10亿美元,分为10万股,每股面值为1万美元。首批股本分为实缴股本和待缴股本。实缴和待缴股本各占-半。亚行股本必要时可以增加。增资分两种情况,即普通增资和特别增资。增资事关重大,须由理事会决定。通过增资决议须经至少拥有四分之三投票权的理事参加表决,而且至少要有三分之二的理事投赞成票才能通过。
亚行初建时,本地区和非本地区成员认缴股本的确定办法不同。本地区成员采取分配的方式,这种股本分配是根据一个公式计算进行的,该公式包含用人口、税收和出口额进行加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但有些本地区成员在其配额的基础上自愿增加认股额。
非本地区成员认股额则主要根据各自的对外援助政策和各自对多边机构资助预算的分配进行谈判确定的。
日本和美国是亚行首期股本的最大认购者,各为2亿美元,而最小认购者是西萨摩亚,仅为6万美元。非本地区成员的最低认股额为500万美元。
亚行每个成员均须认购该行的股本。新接纳的成员首期认缴股本由理事会确定。如若这种认缴使本地区成员认股额所占的比例低于亚行认缴股本总额的60%,则不予批准。
理事会每5年对本行的股本情况进行一次审查。如果需要并决定增加股本时,每个成员都以根据理事会确定的认购规定,进行认购。具体认购比例与增资前所拥有的股本比例相同。任何成员都可以不认购增加的股本。
应成员的要求,理事会可以以适当的条件增加该成员的认股额。但如果这种增资,使本地区成员的股本占亚行股本总额的比例降低到60%以下,则不得批准这种增资。本地区成员股本不到本地区认购总股本的6%,如其要求增资,理事会应给予特别考虑。
各成员首期认购的股本应按面值发行。对其余股本也应按面值发行。若有特殊情况,理事会中参加投票表决的理事须持有半数以上的投票权,如赞成票达半数以上,则可另行决定发行条件。
亚行股本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作抵押品或偿债也不得转让。
亚行成员对股本的债务,仅限于以股本发行价格计算的待缴部分。亚行成员不对亚行本身的债务负责。
三股本的缴纳首期认缴股本的实缴部分分5次缴纳,每次缴20%。每次缴纳金额中的50%以黄金或可兑换的货币支付,其余50%以本国货币支付。
随着亚行业务的发展,亚行的法定股本经过多次增加,截止到1987年12月31日已达229。869亿美元,其中227。697亿美元已被亚行成员认缴。
第三节宗旨和性质建立亚行的宗旨是促进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合作,特别是协助本地区发展中成员以共同的或个别的方式加速经济发展。亚行的具体任务是:
1。促进公、私资本对本地区开发的投资;
2。为本地区发展中成员的发展筹集和提供资金,优先考虑最有利于整个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项目和规划,其中包括地区性的以及一个成员的项目和规划。还应特别考虑本地区较小的或较不发达的成员的需要;
3。根据本地区成员的要求,帮助其进行发展政策和规划的协调工作,以便更好地利用自已的资源,更好地在经济上取长补短,并促进其对外贸易,特别是本地区贸易的发展;
4。为拟订、融资和执行发展项目及规划提供技术援助,包括编制具休的项目建议书;
5。在亚行的章程范围内,以亚行认为适当的方式,向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和向本地区发展基金投资的国际公益组织、其他国际机构以及各国公、私营实体进行合作,并向上述组织机构展示投资和援助的机会;
6。开展符合亚行宗旨的其他活动和服务。
亚行的性质是:亚行是由47个成员共同出资合办的金融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提供援助为宗旨,既是区域性组织,也带有明显的国际性,非亚太地区的发达国家也可以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