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噪音太多》
噪音太多 (梁文道)
- 什么叫做“空气感”?这就很难说了,它主要是种难以形容的舞台魅力。表演者的动作、姿态和表情不一定要配合现场播放的音乐,但要能够点燃台下观众的热情,百分百地让他们感到这把看不见的空气吉他带出了那首歌的真实感情。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假想物(那叠虚拟的钞票)使我们彻底地意识到了在实际生活中是无意识的、机械化做出来的那些动作。”
- 这种“无实物动作练习”的目的本来是为了让演员观察日常生活做什么像什么。但是慢慢地,它却能以动作唤起真正的信念,用外表的姿态引发内在的感受,使得很多默剧演员令观众发现他虽然开的是道不存在的门,但却比真实的开门动作更有说服力。空气吉他或许也该作如是观,原来是乐迷享受到音乐鼓动而生的模仿,最后却比真实乐器更能配合心里的激情。没有了吉他,手与心之间的联系反而更不受到阻碍。
-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流行歌,又只想听一首歌的话,就是《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了。
- 所谓“福音”,指的是美国黑人基督教会里的圣歌,有别于白人传统的高雅肃穆,福音歌曲往往有强烈的节拍,激情的唱腔。喜用一人领唱,其他人回应的唱法。与蓝调共同成为爵士、灵歌(Soul)和节奏蓝调(Rhythm and Blues)的根源,里头有着来自非洲的自由、希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 所谓古乐,指的不是中世纪和更古老的音乐作品,而是用当年的乐器,当年的演奏手法,演绎当时的音乐。
- 其实她这个论点有助于说明为什么几乎所有交响乐到最后总是越演越烈,速度加快至那不可避免的“高潮”之后,就一定“噔噔噔、噔噔”地结束。此“高潮”不仅字面上与性高潮相同,而且根本就是男性性高潮模式的音乐版本。我们知道男人的高潮的确就是在尽量延长动作时间之后的这么一下子,而女人却可以绵延不绝波浪连连。历史上数得出名字的作曲家尽是男性,少数女作曲家在雄性主导的乐坛里也只好跟随这个模式,表现不出阴性性高潮的作曲手法。难怪男人听得大呼过瘾的片段,女子却感到不大对劲。
- 流行音乐是一种面向大众同时也制造大众的工业产品,听众得到的不是自身亲切的一手体验,而是再生产出来的标准经验。这种音乐为了赚钱,不惜把听众变成一堆只剩感官的标准人群。
- “摇滚游吟诗人”的美国歌手布鲁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
- 当你把一副耳筒塞进耳朵,你和世界的关系就开始变了,不只是把你自己从周遭的环境里抽身而出,同时你还为这个世界注入了另一层不同的意义,使眼前一切呈现出前所未见的色彩。
- 戴耳机的人都在改变世界,把它变成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影像。
- 难怪曾经有评论家反对随身听,因为它真是把一个众人共享的领域切割成原子式的私人空间。有多少人用随身听,就有多少种世界。这真是最彻底的个人主义,不只拒绝沟通,还要吞没外在为己所用。
- 剥除了它们的声音,你就等于阉割了它们的一半意义。
- 有意思的是这对耳机甚至成了一种语言一个标识,只要看见你戴着它,很多人都会知趣地不和你攀谈,晓得你正在静享自己的乐趣。这对耳机代表了“拒绝”,拒绝无谓的闲扯和过分热情的社交习惯。
- 过去是唱片公司在媒体上打广告推自己的产品,现在则是音乐产品本身变成一种让人卖广告的媒体。
- 教堂的钟楼不只是全城地理上的中心,全城最高的建筑物,它还是整个城市日常生活的总指挥与宗信信仰的轴心。市民们起居作息的时间要靠钟声规范调节。什么时候做早课,什么时候进教堂礼拜,更是要靠钟声的召唤。在那个没有手表的年代,时间因教堂的大钟而神圣,属于神的时间与俗世的时间是分不开的,敲钟通报大家早祷的时间往往也是该准备一天工作的时候了。钟楼与钟声,统一了整个市镇居民的生活节奏、生命目标,是宗教信仰中心位置的象征。
- 宁为真小人,不做假道学,黄霑整个人既表达也模塑出了香港人的这种价值观。所谓“鬼才”,就是以同样的功夫才华,可以写歌讽刺高官,也可以口若悬河地捧起大家都不喜欢的高宝,而大家都一样接受。因为我们都很像他。
- 张国荣是一个努力地把自己造成一场华丽演出的人,但演出的背后,却非我等外人可以得知。
- 典型的贺岁片一定要讲彩头,不能悲不能苦,得让观众从头笑到尾,不假思索、纯粹本能、完全肉体地笑。
- 一顿上好的饭菜,必须讲究节奏感,一道菜与一道菜之间要有起承转合的关系,犹如一首交响曲,浓淡合度,起伏有法,而不能只是一味地狂轰滥炸,从头到尾都是最强音的高潮。
- 因为“智者”们展示的世界和知识不是真理,而是一些巧言令色装饰修筑的海市蜃楼。换句话说,“智者”让人看到的只是一连串奇美的影像,而非影像遮掩的真实世界。所以柏拉图为“智者”下的一个注解就是“影像制造者”(Image maker)。
- 江湖片其中一个主要关怀就是秩序,往往剧情的开展,推进与高潮都是围绕着一个社团或者整个江湖的秩序之崩解和修复打转。
- 关公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所有黑社会人物共同尊崇的行业守护神,代表所有黑社会成员必须跟从的原则及必须遵守的规矩。
- 美式文化工业的成功之道正在于它擅长改编。透过改编,它整合了几种不同的行业,创造了一个跨越既有疆界的市场,将一件文化产品所能带来的协同效应提到最高程度,半点也不浪费。一件文化产品越是有被改编的潜能,就证明它越有“创意”(至少是可以盈利的创意)
- 大而无当
- 一个明星最主要的收入绝对不是他的片酬,更不能是他的唱片分红,而是他的广告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