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工作4年,重新回顾《运营之光》这本书

经历过3年的运营工作之后,最近我重新阅读《运营之光》这本书, 给我最大的体会在于:运营这个工作,其实日常要面临大量繁琐且重复的工作,但是真正要做的事情就是:
在这样繁琐且重复的工作当中学会不断抽丝剥茧,总结和提炼出共性的问题,并且得出优化和解决的思路。
以前读书的时候我会把这本书当成业余时间翻翻的读物, 陷入一种“看完觉得很有道理,但是看完就没有然后”的状态。
但工作的时间越久, 从事运营这个工作时间越长,才越对会这本书里面讲的事情有深刻的体会。
运营是什么?
网上有人调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说的是产品经理没什么入门的门槛, 同样的情况是,其实论门槛而言,运营其实看起来没什么技能门槛,并没有什么一二三的硬性指标说当运营要会这些。
那运营最核心的工作是什么?就是把自己所负责的指标进行提升.
一言蔽之,运营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努力和策略,让所运行数据的指标有所改变,即所有做的事情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完成,无论这个目标是GMV/DAU/APRU/亦或者是哪个指标,都需要你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去努力提升它们。
一个产品在诞生的初期,其实所有人最需要增长的就是提升DAU (日活),在这个背景下其实运营人员要做的事情是通过各种活动(线上买量、线下活动等等),wahtever,只要能让更多的人去使用这个产品这个任务都就算成功了(当然了,不要存在欺诈用户的情况...)
到了中后期, 要关注的就是这个产品的留存和变现环节, 说到底就是:现在用这个产品的人多了,要想想如何挣钱了。
一方面要保持用户对于产品使用的黏性,让用户每天都能有机会去用这个产品,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这个产品如何给更多人创造价值。
运营的特质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从事运营工作其实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要学会总结问题,并且找出解决方法。
在自己所处的业务场景之下,学会迅速把大家此时遇到的业务问题都收集起来,从中提炼总结出一套能够解决这类型问题的SOP(标准化流程)或者策略,有了这个策略或者SOP,以后大家遇到这类型的问题,就都能遵循你的方法去解决了。
这里面要做到的事情是,一方面平常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总结能力,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快速梳理;另一方面用机制去解决繁琐而重复的问题,单点作战实在太累了!
回顾
工作这几年,其实也陆续跟不同从事做运营和产品经理的朋友交流过,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其实运营和产品经理所负责的工作有所交集,互相转化其实也不是很难的事情。一个产品的推广,即离不开产品经理的顶层设计,也离不开运营的推广。
另外说一点,其实市面上对于运营这个工作都没有完全的定性,具体到每个公司内容都会有所不同,比如同样是活动运营,有些公司的定性就是平常做线下活动,定期去组织各种会议;有些公司的活动运营则更多是在线上做营销策划的推广活动。
所以运营这个角色,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定义。
因为遇到要处理的事情繁杂无章而感到苦恼,其实是每个运营人都要经历过的痛苦期,但是换个想法来说,其实所有运营之路,都是从处理边边角角的小事开始,继续提升自己的归纳和总结能力并且给出共性的解决方法,是一个运营人要不断修炼,走下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