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HIV感染后,多久做一次检查?治疗方案有哪些?

最近与多名艾友沟通,发现部分人对于艾滋病基础知识认知薄弱,尤其是新感染的友友,面对上药,两眼抹黑。多次分享《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后,同样的问题还是反复出现。大概是指南太过枯燥,很少人愿意认真读吧。 今天对一些经常见问题做一个通俗总结,需要的友友请收藏~ 「HIV基因型耐药检测」 耐药结果可为治疗方案的制订和调整提供重要依据。指南建议:
- 如果条件允许,在上药前进行耐药检测;
- 上药后,出现病毒载量下降不理想或治疗失败需要更改治疗方案时。
将要上药的友友,如果条件允许,请一定进行耐药检测。 「CD4 T细胞检测频率」 CD4 T淋巴细胞计数,也就是一般说的小四值,根据该数值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免疫状态、判断治疗效果、疾病进程和临床并发症。 指南建议检测频率需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由主治医生决定,一般建议如下:
- 计数>350个/μL的(无症状)HIV感染者,每6个月检测一次;
- 接受治疗感染者,治疗第一年每3个月检测1次,一年及以上状况稳定的感染者可6个月检测1次;
- 长期病毒抑制、CD4 T淋巴细胞计数稳定的感染者:计数在300~500个/μL,建议每12个月检测1次;>500个/μL,选择性进行检测。
「病毒载量检测频率?」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做出的建议,如果条件允许:
- 建议未治疗的无症状HIV感染者每年检测1次;
- 初始或调整治疗感染者,每4~8周检测1次,以便尽早发现病毒学失败;
- 病毒抑制感染者,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后,每3~4个月检测1次,对于依从性好、病毒持续抑制达2~3年以上、临床和免疫学状态平稳的患者可每6个月检测1次。

在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下,大部分地区每年会提供1~2次的免费病毒载量检测,但这对于处治和病毒抑制未持续达到两年的感染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自费病载检测,大多地区每次需要上千元,对感染者造成极大经济负担。 「什么是艾滋病期?」 从初始感染HIV到终末期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感染的全过程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艾滋病期为感染的终末阶段。我国男男性行为者感染后,疾病进展较快,多数在4到5年发展到艾滋病期。 此阶段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多<200个/μL,病毒载量明显升高。 「抗病毒治疗方案推荐」 一旦确诊HIV感染,无论CD4 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高低,均建议立即开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