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步心法,教你如何真正养成练字的习惯(文末有抽奖)
如果你能体会到练字的快乐,你是无法舍弃书法的。
之前写了一篇文章分享我十多年来自学书法的经验(https://www.douban.com/note/802405445/《 自学书法10年小记》)收到了很多的问题,都是想问我,作为初学者/业余爱好者,怎么才能坚持练字,养成写字的习惯。
其实我自己在这十多年来,没有觉得自己是在“苦苦坚持”,反而有一种顺水推舟的随意感。但是大家的提问让我回溯了这些年的一些心路历程和小小体验。我试着把这些内容整合,提炼出了4步心法来养成练字的习惯。这个心法或许也适用于各种习惯的养成。希望这篇偏“干货”能帮助到在目前阶段有所困扰的同学。(具体实操方法在第二、三段)
太长不看版:
1. 找到你练字的目标和决心所在。
2. 挑选适合你能力的字帖与字体。
3. 让练字变得简单、快乐(在家里开辟专门的练字区域、设定固定的练字时间、精心布置你的练字区域、加入练字社团、多多记录分享你的练字成功、多多夸奖、肯定自己……)
4. 专注于当下的字帖,找到属于你的心流体验。
一、找到你的决心和目标
“习惯=决心的坚定度×重复的次数”
之前看《小习惯》这本书看到这个公式,觉得言简意赅,又很有实践价值。如果我们想要养成一个新的习惯,我觉得最重要的第一点,就是找到那份决心。这也可以理解为是找到明确的目标。

以我自己为例,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练字对我来说基本没有功利的因素。书法是我工作生活之余仅和自己相关的一项爱好。日常生活中有工作,有家庭,有自己其他方面的爱好,所以每天预留给写字的这半小时一小时才显得弥足珍贵。通过每天发自内心的练习,去见证自己所能创造的进步。这件事情不需要和其他人作比较,也没有什么利益的驱使,仅仅是凡尘俗世纷扰生活中,我留给自己的一个清净明澈的空间。
所以书法于我而言的决心和目标是:我希望能给自己预留一些空间和时间,通过书法,去享受独处,去和自己较劲,去见证自己的进步。
如果你在练习书法时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快乐和平静,我觉得那你一定可以坚持下去。反之,如果你在练习的时候觉得烦躁不安,那你其实可以反过来思考一下,当时你为什么要开始练习书法?你的目标是什么,决心又是什么?
而且只要你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决心所在,其实对于练字这件事情,已经算是成功了大半。
二、挑选适合你的难度与方法(给新手的小小建议)
前面我们说了目标与决心,这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你的方法与选择。
比如你希望练好字可以在学业、考试、职业中有所帮助,那你就要尽量用高效的方法去达到你的目标。那你可以找好看的硬笔字帖临摹,而没必要从毛笔一步步过渡到硬笔;比如你是希望陪伴孩子一起学习,那你就可以选择更适合亲子的字帖,练习方法,而不一定去按照成人的标准来开展学习等等。
作为我们现代人,平时拿水笔写字都越来越少,更不要提毛笔,书法艺术其实早已脱离了我们生活的语境。因此我们更要回到古人的目光中去体会书法的美丽与乐趣。换句话说,作为一个比较古板又认真的书法爱好者,我个人不认同完全按照自己的审美,罔顾书法艺术的历史传承和公认的的美感标准,随心所欲地去练字方式。
除了有规矩地练字,我也不太推荐一上手就学难度特别高的字帖。就像刚开始跑步的人非要以博尔特为基准,一定是会非常挫败,还容易受伤。练字也是一样的。就像《心流》那本书里面提到的一个曲线。
简单来说,对于你要做的事你需要有基础的控制能力,但又要具备一定的挑战性。这种有利于舒适区边缘难度的任务,会让我们感到持续的兴奋,又不至于过于困难。
因此以我个人的经验,如果你是普通的书法入门爱好者,那我建议你一定要临古人的碑帖,可以从楷书、隶书或是篆书入门,一开始先写大字,再慢慢往行草书,小楷过渡。

并且建议初期定定心心一个字一个字学,学得有模有样了再换下一个字,不要一上手就整篇走马观花式的通临。
(关于这方面更专业的建议,大家可以看我上一篇文章中推荐的入门书目,沈尹默和启功的两本书中都有详细的推荐和解说。)
有的同学可能还想问,那我怎么才能确定我选择的难度是合适的?个人经验是,你在每次临帖的时候都有所收获,每多写几遍都能看出一些更多的细节。但是又不能完全控制毛笔将它们表现出来。那这样的选帖和难度,是可以支撑你去研习、临摹很久的。
三、练字是爱好,不要做苦行僧
书法这件事放在目前的社会中,必然不是一件学不好就会饿死的事,大部分情况下,他都是为生活锦上添花的爱好。因此我觉得没有必要对自己太过于苛刻。在《掌控习惯》这本书里,作者说如果你想要养成一个习惯你可以做4件事:让它显而易见、让它简便易行、让它有吸引力、让它令人愉悦。

让练字变得显而易见: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家里找一个区域专门练字,每次到那里就进入练字状态。如果家里没有那么多额外的空间,那也可以用大毛毡收纳起书法相关的笔墨纸砚,每次一摊开就进入练字的氛围。
让练字变得简单易行:
做选择是非常消耗精力的,尤其是下班之后,如果还要纠结什么时候练字,其实大概率就被懒癌打败或者被抖音绑架。所以我的建议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时间,给自己找1-2个固定的适宜练习的时间,然后践行它。减少纠结的步骤,合理安排练字与工作生活之间的关系。比如之前一阵我经常早起,在上班前练完字;最近我开始晨跑,我就把练字放到了9-10点的睡前时间。这完全可以按照你的习惯来制定,不用拘泥于他人的意见,做你自己时间的主人。

让练字有吸引力、充满趣味:
这两个点我觉得比较接近,要达到也有特别多的方法,也可以按照你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1. 比如你喜欢文具喜欢舒适的氛围,你可以阶段性地奖励自己购买一下书法相关的文房,把写字区域布置得漂亮一些
2. 如果你喜欢社交,你可以加入一些书法的交流讨论打卡群,社群会很大程度上激励你坚持练习(我也有小小的写字打卡群,特别严格那种!如果有需要可以豆油我!)
3. 如果你喜欢记录分享生活,非常建议你记录下自己练习进步的点点滴滴。过一个阶段就做一下对比和整理,认真地夸一夸自己!
4. 然后一定要多多分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比如你可以大胆地给家人朋友赠送你的作品,写扇子写书签写春联,相信我,大家都会发自内心地夸奖你!
四、享受专注的力量
这里的专注,说的是两个层面。

第一方面说的是我们要对练习保持专注,始终抱有耐心。
刚开始练字,前一两个月你会觉得自己进步微小,每个字都不成型,笔画歪歪扭扭,这是太正常的一件事。书法和我们平时写字其实没有关系,没握过毛笔的在书法这件事上都是完完全全的零基础,和不识字的小朋友没有差别。甚至会因为一些常年的恶习,而更难心平气和地进行临摹。
正如前面提到的,书法其实已经完全远离了我们目前的生活。所以对于书法的追求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一些时间来和书法磨合。任何一个古代书体,其实都是我们现代人穷极一生可能也只略学到皮毛的难度。书法没有速成这件事。如果你一写不好就换帖,甚至更换字体。你只会一直处于疲于奔命的混沌状态,这样大概率是练不好字的。

专注的另一个层就是心流体验,指的是当你真正沉浸其中后,你会感受到的一种全然的、饱满的幸福感。其实这部分内容在我上一篇日记当中(https://www.douban.com/note/802405445/《 自学书法10年小记》)已经用非常大的篇幅去讨论了。这种幸福感来源于自身,也会反哺自身,它和外界的人事物甚至都没有什么关联。
当你能感知你手上的功夫有了进步,你对毛笔有了更好的控制力,你能看到字帖中更精细之处,这种时候其实你就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你可以写出你想写出的东西,这种“天人合一,我手写我心”的成就感是非常迷人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慢慢地更了解自己,精神力也会慢慢地变得强大、专注。静气凝神,胸有成竹的练字状态,会让人感到愉悦而充盈。
这里我们又说回到第一点,就是你练字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只是想写字有点进步,能自己写个春联,能让别人夸你几句,其实练个几年你就能达到目标了。那此时你还会继续练习嘛?而且如果短时间内达不到这个要求,你会觉得焦虑难熬吗?
我觉得这种由外而内的目标,其实挺虚无缥缈的。而能让人持续地学习、练习的动力,还是自己能通过努力,陪伴自己进步。也就是认真练习这件事本身,就是我的目标。
在人生当中,如果真的能找到那么一两件事情,能让你体会到这种巅峰的心流体验,那我觉得你一定不会放弃他们,你一定会坚持把它做下去。也许有的人练字始终找不到这种感觉,我觉得也没有关系,或许更适合你的是其他爱好,或许是你还没有达到那个能让你进入心流体验的练字状态。此时你选择坚持或者选择放弃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我希望我们都能尽力地去试图追求和找寻这种状态。

最后用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来作为结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近来的新闻说实话都挺压抑和负面的,有时候我也常常在想:生活或者说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之追求的事情真的有意义吗?
但每每想到这句话,就会从虚空中平白地生出一些乐观。无论怎样,我们的人生都不能回头,而付出的努力才是真正存在过的痕迹。因此我不如找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求回报地做下去。也许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找到现在无法想象的意义。
这篇文章的抽奖就很实际啦,我会从评论和转发中各抽1位,送的是我自己常用的练字大礼包(1叠练字纸+常用的1-2支新毛笔)想练字,或者正在练字的小伙伴可以积极参与嗷!
好啦,希望这个“四步心法”能帮助你更好地养成练字或是其他的任何习惯。预祝练字愉快,假期愉快,我们下次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