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弹 136 | 工科转建筑,从下定决心开始

本期作者
刘思佳
录取结果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MArch1
学术背景信息
西安石油大学 安全工程专业
托福:90
GPA:3.02/5
辅导老师
Andy Zheng(点击查看老师详情)
甘煜群(点击查看老师详情)
我的时间线
申请时间上,我觉得所有的一切准备都越早越好。因为只有你开始了才会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哪里,需要多少时间来做这件事情,同时也能做得更好。对于英语,我是大学四级刚过,六级考了三次都没过的水平,托福对我来说还是不容易的。以我的经验,拿单词书去记单词是记不住的,最好是马上开始做题,在阅读题中去记单词。托福阅读、听力、口语都是需要练习的,作文要去找老师教教怎么有逻辑得写,老师教一教会进步很大。
我的文书
因为我时间很急,所以用了不超过一个礼拜的时间就写好了。最开始完全不知道怎么写,然后看了别人写的文书后发现了一篇写得完全不学术的文书。我想既然这样的文书也能被拿出来当范文,那其实也是挺好写的。然后我就马上动笔,是不加思考地抒发真情实感,写了从开始有想学建筑学的念头,到现在所有的心理路程和为建筑学所做的事情。写完之后读一遍自己都感动了。然而,我觉得这篇文书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因为它能体现的我对建筑的热爱是很少的,对建筑的思考也是很少的。我自己虽然说是想转专业建筑学,但实实在在学习的建筑学的内容却可以忽略不计。要说建议的话,就是加油好好学习吧,知道很多东西的时候,你就不怕没什么可写的了。
我的作品集
我的作品集总共有三个主要项目。第一个项目是用时最长的项目,在做这个项目的同时,也是我学软件的时间,可以说收获很多。做封面这张图,改线型的时光现在想来觉得很有趣。

©刘思佳

©刘思佳
第二个项目是我自己觉得最好的,当感觉模型快要搭到老师说的有点酷的时候,心情很激动。搭模型很考验耐心,因为好不容易搭好的模型一碰就倒,会很让人生气。做模型的那段时间是最忙的,因为赶着时间交第一所学校。当时忙到真的连饭都没空吃,也没时间剪头发。但头发超级长认真摆模型的自己我真的很喜欢。

©刘思佳

©刘思佳
第三个项目是我最喜欢的,因为觉得很有意思。做第三个项目的那几天是一段挺苦但挺开心的时间,可能是因为这个项目结束我就可以解放了,也可能是因为在这个项目上废了很多脑子。通过这个项目我明白了设计不应该是我最开始自己瞎想的那个样子,一定是有其逻辑蕴藏其中的。

©刘思佳

©刘思佳

©刘思佳
我的申请心得和建议
申请并不是个容易的事,也不是一个没法完成的事情,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相信自己。要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其实很好笑,最大的困难是全都是困难,因为说实话我啥都不会,软件也是现学的。 遇到困难的解决办法就是找老师,还有百度,哔哩哔哩找视频课程。从12月一直到1月申请结束,我是天天找我的主带老师Andy Zheng问问题的节奏,因为我要求自己每天都得给他更新图去看,所以每天都问他问题。当因为时差原因Andy老师不方便时候,我就会找我的转专业老师甘煜群老师,他也会很耐心地回答我,帮我解决问题,给我从要不要再考托福到模型怎么做等等各种建议。老师们真的帮了我很多。 申请的过程中一定要相信自己!至于最后结果怎样,不是有句话:“我们努力是为了让上天看到我们的决心”。还有就是最重要的:早点准备,好好学习!
感谢连
最感谢的是Andy Zheng老师,老师真的帮了我很多很多,可以说整个作品集从项目做什么、怎么做,到每一个小细节等等都是他的帮助。我想说Andy老师很酷很fancy,总之就是非常棒! 感谢我的第一个设计老师甘煜群老师,所有的开始都是从甘老师开始的,甘老师一直都是那么有耐心,充满有趣的脑洞,一直都不遗余力地帮我解决各种问题! 感谢凯诺教务老师,是我申请过程中除作品集以外的事情遇到问题第一个找的人,连PDF文档高亮怎么变颜色都会截图教给我,真的帮了我很多! 感谢设计室的老师Yan Yan,因为我时间很急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在设计室上,老师每次都找很多资料给我,给我建议和鼓励,很谢谢她! 感谢小组课的老师们,从他们的课上收获很多。Baiyi Chen老师在课后跟我讨论了很久,给了我学软件和作品集的建议,Starry Du老师教的画画的方法是很有用的,很谢谢他们! 最后当然感谢身边的父母、朋友和老师。感谢爸妈没在我辞职后跟我发火;感谢朋友告诉我怎样去做一个更快乐的人;感谢老师耐心主动地帮助我,鼓励我。 感谢的话虽然看起来轻描淡写,但感激的心情是深刻永远的。 希望大家都能顺利健康和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