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谢耳朵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是一个没有美剧的年代,徐迟老师一篇《哥德巴赫猜想》令万千少女为之疯狂。陈景润老师以其几麻袋草稿纸推演1+1=2的科学怪人形象,成为那个年代的谢耳朵。此篇一出,陈景润老师家中又多出了几麻袋,——全是情书。
这些给陈景润老师写情书的痴情女子,愿意因为一篇报告文学作品而托付终身,却终身都没搞清楚:其实哥德巴赫猜想并非研究1+1为啥等于2。估计她们更没有设想过:当真和一个不谙世事的科学怪人一起生活会是何等景象。你写给他情书,他还你张稿纸,上面的每个字你都看不懂。
科学家八卦,从来都是妙趣横生。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篇在豆瓣转帖无数的牛顿老师八卦文。没找到流传最广的那个转帖版本,依稀记得推荐也是上千。此文用轻佻流氓腔掰扯牛顿老师八卦,当真其乐无穷,胜过牛顿老师的任何一行微积分算式。
但了解了科学家八卦,进而自以为了解了科学家,那就纯属误会了。科学家八卦和科学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关于这一点,我提供一个铁一样的事实:
《别闹了,费曼先生》:2683人读过,评论87条。
《费恩曼物理学讲义》:492人读过,评论9条。
可见,科学家八卦远远红过科学家本身。而《费恩曼物理学讲义》不过是费曼给大一大二学生讲授通选课程的讲义罢了,内容深度不超出任何一本《大学物理》教材。读过大学物理,何敢言了解诺奖得主费曼老师?更何况只是读过《别闹了,费曼先生》?
费曼迷小组成立四年多了,慢慢攒起了800多成员,第一页的帖子还停留在2009年。这800多成员,想必也多是怀着对费曼老师奇闻轶事的满腔热情加入了小组。但在自封为“费曼迷”之后,却哑口无言,就费曼这个话题说不出一个字来。
加费曼小组之后尚且如此,当真和费曼老师结婚的话,又情何以堪呢。
无独有偶,物理小组近一年来人数飙升。大家纷纷怀疑:是不是和《生活大爆炸》热播有关系?——然而,人数飙升,并未使得小组话题活跃度同步增长。想来是进组后遍寻不着谢耳朵的新成员们,茫然不知所措,只好纷纷匿掉。
对八卦的兴趣胜过对本人的兴趣,并非只体现在自然科学名人身上。民国文人够红了吧,关于民国文人的八卦书卖得够火,读者够多,讨论够活跃吧。昨天收集些关于西南联大的资料,却意外发现:那些被大众挂在嘴边耳熟能详的名字,其作品在豆瓣上大多鲜有问津。——既然如此,我们天天讨论他们,都讨论了些什么?感情除了八卦,还是八卦。
这一现象之所以在自然科学界尤甚,大概是自然科学门槛更高的缘故。《生活大爆炸》,引发了理科男崇拜大爆炸。这和当年看过《少林寺》就离家上嵩山也差不多。三十年前,试图嫁给本土谢耳朵陈景润老师的女青年们失败了,但她们迅速发现了另一批本土谢耳朵:中科大少年班的神童!这一次,她们中有人成功了:程陆华,“神童”代表人物宁铂的崇拜者,与之通信联络达数年之久,最终于1988年组成家庭,结婚生子。
这件事的结局是:当谢耳朵式的“神童”光环褪去,宁铂就不过是个缺乏魅力的矮小男人。事业上后继乏力,社会压力巨大,让宁铂出家做了和尚。二人也很快离婚。
这一嫁给谢耳朵的实例,就这样失败收尾。
不过这种事还是给了我很大启示:理科男崇拜的风潮,是可以借来泡妞把妹的。在下身为物理系毕业生,大可利用这一身份给自己贴金加分。从今以后,再搭讪女青年时,我决定不再说“同学这块板砖是你掉的吗”,而要改成:
“美女,想知道薛定谔的猫究竟死没死吗?……”
这些给陈景润老师写情书的痴情女子,愿意因为一篇报告文学作品而托付终身,却终身都没搞清楚:其实哥德巴赫猜想并非研究1+1为啥等于2。估计她们更没有设想过:当真和一个不谙世事的科学怪人一起生活会是何等景象。你写给他情书,他还你张稿纸,上面的每个字你都看不懂。
科学家八卦,从来都是妙趣横生。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篇在豆瓣转帖无数的牛顿老师八卦文。没找到流传最广的那个转帖版本,依稀记得推荐也是上千。此文用轻佻流氓腔掰扯牛顿老师八卦,当真其乐无穷,胜过牛顿老师的任何一行微积分算式。
但了解了科学家八卦,进而自以为了解了科学家,那就纯属误会了。科学家八卦和科学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关于这一点,我提供一个铁一样的事实:
《别闹了,费曼先生》:2683人读过,评论87条。
《费恩曼物理学讲义》:492人读过,评论9条。
可见,科学家八卦远远红过科学家本身。而《费恩曼物理学讲义》不过是费曼给大一大二学生讲授通选课程的讲义罢了,内容深度不超出任何一本《大学物理》教材。读过大学物理,何敢言了解诺奖得主费曼老师?更何况只是读过《别闹了,费曼先生》?
费曼迷小组成立四年多了,慢慢攒起了800多成员,第一页的帖子还停留在2009年。这800多成员,想必也多是怀着对费曼老师奇闻轶事的满腔热情加入了小组。但在自封为“费曼迷”之后,却哑口无言,就费曼这个话题说不出一个字来。
加费曼小组之后尚且如此,当真和费曼老师结婚的话,又情何以堪呢。
无独有偶,物理小组近一年来人数飙升。大家纷纷怀疑:是不是和《生活大爆炸》热播有关系?——然而,人数飙升,并未使得小组话题活跃度同步增长。想来是进组后遍寻不着谢耳朵的新成员们,茫然不知所措,只好纷纷匿掉。
对八卦的兴趣胜过对本人的兴趣,并非只体现在自然科学名人身上。民国文人够红了吧,关于民国文人的八卦书卖得够火,读者够多,讨论够活跃吧。昨天收集些关于西南联大的资料,却意外发现:那些被大众挂在嘴边耳熟能详的名字,其作品在豆瓣上大多鲜有问津。——既然如此,我们天天讨论他们,都讨论了些什么?感情除了八卦,还是八卦。
这一现象之所以在自然科学界尤甚,大概是自然科学门槛更高的缘故。《生活大爆炸》,引发了理科男崇拜大爆炸。这和当年看过《少林寺》就离家上嵩山也差不多。三十年前,试图嫁给本土谢耳朵陈景润老师的女青年们失败了,但她们迅速发现了另一批本土谢耳朵:中科大少年班的神童!这一次,她们中有人成功了:程陆华,“神童”代表人物宁铂的崇拜者,与之通信联络达数年之久,最终于1988年组成家庭,结婚生子。
这件事的结局是:当谢耳朵式的“神童”光环褪去,宁铂就不过是个缺乏魅力的矮小男人。事业上后继乏力,社会压力巨大,让宁铂出家做了和尚。二人也很快离婚。
这一嫁给谢耳朵的实例,就这样失败收尾。
不过这种事还是给了我很大启示:理科男崇拜的风潮,是可以借来泡妞把妹的。在下身为物理系毕业生,大可利用这一身份给自己贴金加分。从今以后,再搭讪女青年时,我决定不再说“同学这块板砖是你掉的吗”,而要改成:
“美女,想知道薛定谔的猫究竟死没死吗?……”
-
甘宝宝宝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01 23:37:10
-
Chandeli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嗯,对sheldon的感觉是慢热起来的,season 4 时巨喜欢看跟Amy说话的段子,都被融化掉了。。遇到这样的男人,推倒吧推倒吧
2011-10-14 23:24:18 -
angellailai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9-24 18:34:30
-
俊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9-24 12:49:24
-
Ciel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9-24 12:31:56
-
艾栗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9-24 10:31:30
-
赏味期限进行中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9-21 15:06:11
-
熊他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9-20 13:49:04
-
我是你的MM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9-19 08:39:59
-
看得我小脸一红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9-18 22:29:36
-
Chest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9-18 19:33:00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9-18 18:28:11
-
fivesta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9-18 18:01:31
-
genuine fa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9-18 17:41:08
-
林北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9-18 15:26:27
-
林北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9-18 15: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