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感到惊喜的书
查看话题 >【2个问题,让你想清楚自己的焦虑从何而来】
公元383年,苻坚率80万大军讨伐东晋,东晋政权岌岌可危。
以陈郡谢氏为主的谢安、谢玄、谢石等人以北府军8万人出兵抗敌,在淝水击败苻坚。
据《世说新语》记载,前线决战之时,丞相谢玄还在南京的家中与客人下棋。
前线传来捷报,谢玄扫了一眼,继续下棋。
客人着急了,急忙询问谢安:“前线战事究竟如何?”
谢安回答:“小儿辈大破贼。”
现在想想,兵败身死,国破家亡的恐惧和焦虑,谢安、谢玄、谢石等人能承受多久?
而谢安这种淡定从容、极佳的情绪控制能力,才更让今天不断焦虑的我们钦佩。
现如今焦虑无所不在,我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自动联想到内心恐惧和想要逃避的东西,从而加重自己的焦虑。
陈婕君老师的新书《可塑的我: 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中,告诉我们:“只要能不陷入情绪,而是在体察情绪的同时清醒地思考,就有了面对中年危机以及大部分人生问题的良好基础。能做到这一步,泛中年危机就有可能被转化为自我成长的机会。”
导致我们焦虑的,是因为我们实际缺乏某些能力而无法实现阶段性突破,所以就会想回避问题或陷入抑郁、绝望的情绪,而这些做法都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
问自己两个问题,有助于找到我们焦虑的原因,了解到底是什么每天困扰着我们,以及如何解决这些焦虑。
问题一:想一下,列出五个你对于现在和未来感到失控或充满担忧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从职场、爱情、育儿、亲情、健康等几个方面来写出最害怕、担忧的事情。 写出这些问题,才是正视他们的开始。
问题二:想一下,你平时都怎么处理这五个让你担忧的问题?
比如,面对35岁的红线,该如何给自己另外找一条路;育儿如何加强亲子关系;如何改变感情现状等等。
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不一定就是完美的解决方案或者行动计划,但却有助于我们先从最关注的一个点开始,思考问题的根本并寻找原因。
如果我们下意识地逃避这5个最让我们焦虑的问题,大脑就会通过情绪来提醒我们,要解决,不能逃避。
当我们直面它们,就是告诉大脑:“不需要再通过情绪提示我,我知道该怎么办。”
这样,我们的情绪才会越来越稳定,就如谢安一般稳坐,从容面对任何可能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