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探店:洪都旧书屋
这是一家专卖二手书的书店,也开在厦门的大学路,晓风书屋斜对面。
无意拉踩,但是许多书店名气大,但你去了之后才发现,和别处也没什么不同,无非是到处都有的书与到处都有的文创、咖啡。
2014年5月,我从南京东站下车,连夜去了总统府(门外),后到先锋书店五台山店,在寻先锋书店的路上经过一家很小的旧书店,在那里买了一本1997年的《读书》杂志和陈之藩的书。反而是到了先锋书店以后,觉得并无书可买,只买了两叠明信片。
这一次也是一样,我在炎热的厦门中午搭地铁换公交骑单车,终于找到了晓风书屋,但让我觉得不虚此行的却是这一家店。
此前已在豆瓣动态看到这家书店,不过来了厦门之后去这去那,一时间忘了找找,这次意外看到,心下颇为欢喜。

我进去的时候,已经没有其他买家,地方约莫十平方,四处堆攒、映入眼帘的全是书。我过了好一会儿才注意到老板埋在一摞书背后,正在清理新进的旧书。老板是个约莫五十左右的女性,看着很和善憨厚,第一印象觉得不太像看书懂书的人。她见我走近,问我想看什么书。我一听这话,心里有了底,答说先随便看看。





里面还有一个小房间,多为艺术类画册、进口原版书。



艺术书籍我不懂,又出来在外屋逛,让我一眼发掘的是一本80年代出版的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不过跑这么老远买一本这,有点不够味道。
于是我请教老板,“请问有关于厦门的书吗?简短但是综合的”。
这话一出口,我自己也不禁笑了,又要简短又要综合,哪儿那么平衡啊?不过我可不想买一本百科全书背回去,要命。
果然,老板立刻回答说,“厦门?这一排都是写厦门的啊。分得很细的,有专门写同安,专门写鼓浪屿的”。其实我也注意到了,架子上有好些书都是厦门当地的出版社或者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分门别类讲厦门的书,不过我正是选不出来,才这样问的。。
不过老板确实是老板,很快给我找到一本合适的,说这本卖最好,也便宜,10块钱。还介绍了一些知青写的书和一本讲厦门沦陷时期的。老板打开话头之后,我俩聊了不少,去掉涉及她个人的信息,整理如下:
“厦门这个地方文化人多,光厦门大学就有2000多名教授,不是教授的老师也写书。不是老师的厦门人也写书,他们有文化嘛,而且写书拿钱的。你看这个鹭江出版社,是厦门官方的出版社,你写好了书拿过去,一般能拿七八千,还有两三万的。
我们那儿是卖毛笔的,我本来过来卖毛笔,然后就有人说你怎么不卖宣纸,你怎么不卖书,就这样卖起了书。
二十年前我刚来的时候房租便宜,三四百块都还没人要租,现在一个月七八千。不过这里冬天气候好,我们老家阴冷,如果这里不拆迁,我就再干三四年。如果拆迁,就不好说了。
我这里的书都是从厦大老师那里拿的,学生的书没有。学生的书都是那种文学书,快餐书,你收过来如果卖15,其他地方比如京东可能卖10块,所以我不要。你说我这儿书多?你还没去我六楼看看,那个地方书才多,不过现在这里没人看着,所以不能带你去。
这本书的作者后来被人告了,因为他只是主编,把人家写的文章都挂自己名,人家就告他。有本人类学的书你带上吧,讲古代婚姻的,一对教授夫妇写的。他两个老婆都死了,这本书还是和之前那个老婆写的。他家里都是瓷器,完全不缺钱,他本来不想卖书的,当时写了书自己留了好多,送完人还有一百多本,我老公和他熟,就去找他说不如全拿给我们卖,他最后同意了。我八块收的,卖你10块吧。
我们这种70年代的人,家里条件也不好,没读过什么书,我们的书定价也不是随便定价的,我们都会请人帮忙定价。有的书会越卖越贵,你看这个书,民国初稿,我卖1200块。我还卖过一万多一本的书呢。还有这本书,三四年前我卖30,现在的定价是220。(你这个书还要涨,这个人的书不会再出版了)你觉得还要涨?哈哈,你也懂书吧?(不懂)不过也有的书,买了没多久就降价了,上次我收了一百多本书,150一本收的,最开始可以卖180到200,最后跌到100。
你说的这本漫画册是我新收的,还没定价呢,我先看看别人怎么报价。有个人是2021年1月报的44,有个人是5月报的60,我就卖你40吧。
(这个照片是你老公吗?)是他,你怎么看到的?门口对联也是他写的,明年的对联他已经写好了,比今年这个还要好。他是真正懂书的,一本书一看封面,他就知道讲什么该卖多少钱。(那你直接找他定价不就行了)还得专门的人,博士生,他们知道什么书写什么,能够卖多少钱。
你是从哪儿来的呢?我看你倒是对书有了解的。我和好多人打过交道,很多人都说,你这个书卖价才几毛,你怎么卖这么贵?你就知道书可以值那个价格,听起来心里满舒服的。你都去哪些地方玩过了?哈哈,下次可以再来”。
从这家书店,我开始明白为什么迄今我去过的其他书店都让我觉得了无乐趣,包括言几又、方所、西西弗斯、先锋书店和今天的晓风书屋。因为书还是那些四处可以买到的书,卖书的店员没几个如这个老板一样自称没文化但对自己卖的书称得上如数家珍,书店的店员和咖啡厅、文具店的店员一样标准化。
或许是我索求太多了,不管怎样,开书店不容易,但我会更珍惜如洪都旧书屋这样的店与店家。
彩蛋一:
出门时我才发现,老板其实现在还在卖毛笔,嘿嘿。

彩蛋二:
大学路另一家可能有趣的店,不过我只是路过。

彩蛋三:
在地铁放这个不合适哦,毕竟厦门地铁客流量很小。

彩蛋四:
换乘时发现一位痴心的读者,隐隐与今天的主题回响。

-
一只鹅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29 09:33:36
-
谁还没有秘密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9 16:36:14
-
豆友166322045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8 07:10:00
-
红朝杜少卿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4 14:16:37
-
Andy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14 12: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