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浴与健康 冷水足浴水针灸
脚的健康不仅关系到人的健康,而且和寿命有很大关系。

因为脚掌有无数神经末梢,与大脑紧紧相连,同时又密布众多的血管,故有人的"第二心脏"的美称。另外,脚掌远离心脏,血液供应少,表面脂肪薄,温度较低,脚掌一旦受寒,就可引起上呼吸道局部体温下降和抵抗力减弱,导致感冒等多种疾病。而足浴作为一种良性刺激,可使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得到调节,并有益于大脑细胞增生,增强人的记忆力;同时,能使体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得到改善。

一、足浴的好处
实践表明,足浴不失为一种可靠的局部浸润疗法。足浴不仅可防治足部疾患,如脚气、脚垫、脚冻、脚干裂,以及下肢麻木、酸痛、发凉、肿胀等病症;而且由于经络的作用,对防治感冒、关节炎、高血压、神经衰弱、眩晕、失眠等。

1. 强身健身、延年益寿;
2.防治神经衰弱和失眠;
3.防治高血压;
4.防治风湿关节炎;
5.防治腿脚麻木;
6.防治糖尿病;
7.防治感冒,祛寒暖身;
8.美容减肥;
9.防治脑溢血和脑血栓;
10.消除疲劳,使人感到身心愉快。

二、足浴的类型
1.热水足浴。可用40℃左右的水浸泡双脚(浸泡至踝关节为度),浸泡时间每次约20分钟。这相当于艾条温灸足部穴位,可以起到促进气血运行、温润脏腑的作用。以热水足浴来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中枢神经的反馈可起到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健康。冬季用热水进行足浴,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冻疮的发生。长途行走或剧烈运动后,热水足浴可减少局部乳酸的聚集,有助于消除疲劳。临睡前用热水进行足浴,对中枢神经系统能产生一种温和的刺激,促进大脑皮质进入抑制状态,使人安然入眠。

2. 冷水足浴。水温要逐渐降低,一般可从20℃慢慢降至4℃左右,并可从秋季开始用冷水进行足浴,一直坚持到冬季。每次足浴前先用手摩擦足部,使足部变得温热,然后双足浸入冷水中,再用两足相互不断摩擦,直到足部潮红。每次约5分钟,可早晚各进行一次。冷水足浴不仅使足部血管强烈收缩,而且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也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冷水足浴还能促使鼻粘膜的温度升高,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冬季可预防感冒。但需注意的是,冷水足浴后应立即擦干和保暖。

三、足浴的正确方法
一般来说,每晚一次足浴即可达到养生的目的,也可一天数次或早晚各一次。晚上临睡眠前足浴养生收效最佳,每次足浴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足浴完毕最好在半小时内上床。
1.先取适量水放入脚盆中,水温应因人而异,以脚感温热为准,过烫、过凉都不好;水深开始以刚覆脚面为宜。
2.将双脚在盆水中浸泡20~30分钟,然后用手或毛巾反复搓揉足背、足心、足趾。
3.为强化效果,可有意识地搓揉中部一些穴位,如位于足心的涌泉穴等;必要时,还可用手或毛巾上下反复搓揉小腿直到腿上皮肤发红发热为止。
4.为维持水温,需边搓洗边加热水,最后水可加到足踝以上。
5. 洗完后,不要晾干,用干毛巾反复搓揉干净最好。

四、哪些情况不适合足浴
1.足部有皮肤破损及烧、烫伤者。
2.各种感染性疾患,如丹毒、脓肿、骨髓炎、蜂窝组织等。
3.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
4.饥饿、极度疲劳或酒醉后。
5.患骨关节结核、肿瘤着不宜采用足疗法。
6.骨折、脱位要用相应的整复手法进行复位并加以固定,未处理之前不宜采用足浴疗法。
7.各关节部位创伤性骨膜炎急性期禁止足浴。
8.严重骨质疏松者禁止足浴。
9.关节韧带的撕裂伤、断裂伤,不能用足浴手法,应手术治疗。
10.各种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11.皮肤局部病变,如湿疹、癣、疮疡、脓肿、疱疹、疤痕等。
12.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有出血性体质的人或倾向者。
13. 急性传染病患者。

充能生命冷水足浴盆采用光量子技术,将电转化成不可见的能量光波,穿透脚掌,使人体水分子高频振动,产生生物热能,由内而外的散发,利用冷水表皮降温,形成冷热交替,高速循环脚部血气,通经活络。几乎全面覆盖了脚底穴位,逐一扫去双脚积攒了一整天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