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端午节的习俗以及我对这些习俗的一些感想
昨天向一些师门的兄弟姊妹和微信上的朋友收集了部分地方的端午节时期的习俗,现在将我收集到的信息以及我的一些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本人在江西赣州一个村子里(我的老家)的观察: 在我们老家,端午节要在大门上挂上艾草,老人说这样可以驱邪。同时,还要用煮过菖蒲、艾草等香草的水沐浴,尤其是小孩。我老家以前也不吃粽子,但是吃鸡蛋,鸡蛋是跟艾蒿和菖蒲等一块煮的。在我老家,端午节更像是个儿童的节日,大概下午四五点钟,小孩洗好了澡,穿上干净的衣服,胸前挂个彩色网兜,然后就去临近的亲戚家窜门,每个亲戚都会给ta鸡蛋,ta就把鸡蛋装在网兜里。
来自南京的一位师姐说:我们是网兜里装咸鸭蛋。网兜是彩色的。父母辈有很多相似回忆就是他们小时候舍不得吃端午的这个咸鸭蛋然后摆臭了、然后哭。
一位来自山东聊城乡村地区的师妹说:我们家好像一直没吃过粽子也不买粽子吃,我都是去外面读大学才开始吃的。
来自湖南某地的一位师弟说:我们那端午节用艾叶水或者地米菜煮鸡蛋。
来自江苏南部某地的一位师姐说:我小时候,家里既包咸肉粽,也包红枣或红豆粽,有尖角粽,也有方形的粽子。而且我家的风俗是,一般不轻易送人粽子;比较近的亲戚必须给新近有家人过世的送粽子,送粽=送终。
来自陕北的某地一位师弟说:我们家每年都包粽子,用粽叶包上软黄米和红枣,粽子本身没什么味道,小孩喜欢吃甜的就加糖吃,自己家里吃不了多少,多数送给亲戚邻居。好像周围的人都是一样的做法吃法。
一位来自重庆某地的朋友说: 我们就是白糯米粽蘸白糖(她还说:我认为这是因为小时候经济条件限制,现在就时兴加点腊肉了)。
一位来自哈尔滨的朋友说:手上带五彩绳,然后等着下一个雨天,把五彩绳扔到水坑里面,寓意不会丢;还会,父母煮好鸡蛋,然后把鸡蛋带一顿,相互撞鸡蛋。
烟台的一位师姐讲了一个类似的习俗:小孩手上要绑五彩绳,第一次下雨的时候剪了扔掉。(这个习俗的寓意我在后面将稍作讨论。)
来自怒江的一位普米族朋友说:我们那里五月端午吃的是羊乳饼,小时候基本没听过粽子 。
江西九江的一位朋友告诉我:我们老家端午吃煮熟的蚕豆,小时候记得家长会把蚕豆用线串成项链戴小孩脖子上,没事吃几粒。
安徽某地的一位朋友说:门口摆艾叶辟邪。
汕尾陆河的一位朋友说:我老家端午节的有一个习俗是,端午当天正午12点的时候打井水,叫“午时水”,说是更加清甜,存放一整年都不会坏掉。
来自江苏常州的一位朋友告诉我:我也是用彩色的网兜装煮好的鸡蛋,一般装三个。还用凤仙花和锅底灰和起来,裹在手指上过一夜,第二天指甲染红了。
看完不同地区习俗后我个人的一些感想:
第一, 吃粽子成为一种几乎全国各地的习俗恐怕是很晚近的事情,促成吃粽子这一习俗向全国各地推广的,大概既有意图强化minzu认同的国家力量,也有形形色色的商业力量吧。
第二,在全国的不少地方,存在着端午节吃鸡蛋的行为。为什么要吃鸡蛋,并且,为什么,很多地方要用网兜装鸡蛋,我在网络看到下面几段话:
关于端午吃蛋的民俗,民间流传着一段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天上有个瘟神,每年端午总要溜到民间害人,受害者多为孩子,轻则发烧厌食,重则卧床不起。做母亲的对此十分心疼,纷纷到女娲娘娘庙烧香磕头,求她消灾降福,保佑后代。
女娲得知此事后,便去找瘟神说:“今后凡是我的嫡亲孩儿,决不准许你伤害。”瘟神知道女娲法力无边,不敢和她作对,就问:“不知娘娘下界有几个嫡亲孩儿?”女娲一笑说:“我的孩儿很多,这样吧,我在每年端午这天,命我的嫡亲孩儿在衣襟前挂上一只蛋袋,凡是挂有蛋袋的孩儿,都不准许你胡来。”
这年端午,瘟神又下界,只见孩子们胸前都挂着一个小网袋,里面装有煮熟的咸蛋。瘟神以为都是女娲的孩子,所以就不敢动手害人了。这样,端午吃蛋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
第三,如果说纪念屈原构成端午节的大传统,驱邪恐怕就是端午节的小传统了。在门上挂艾蒿或者在门口摆艾叶,用煮过艾草的水洗澡,以及上面提到的吃鸡蛋,都被认为具有具有辟邪的作用。在烟台和哈尔滨观察到的 “小孩手上要绑五彩绳,第一次下雨的时候剪了扔掉”,这一习俗也与辟邪有关。关于为什么在端午节系五彩绳,我在网络上找到如下说法:
端午节系五彩线,是古老习俗。五彩线是端午节吉祥物兼饰物,具有辟邪作用,兼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仲夏端午飞龙在天,龙气(阳气)旺盛,百邪皆避,端午日是辟阴邪的吉祥日子,由此衍生了一系列的辟邪习俗,其中以五色丝线系臂,是端午辟邪习俗之一。
五色丝线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中国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这习俗自汉代时已流传到北方中原各地,在东汉应劭著《风俗通义》中记载说把它系在臂上可避病除鬼、不染病瘟;在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中又记述有将五色纸挂于山中,召唤五方鬼神的巫术,大概是以五色象征五方鬼神齐来护佑之意。《荆楚岁时记》载:“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这些习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至于为什么要在端午后第一个下雨天把它剪掉呢,我看到的一个说法是,(雨水会把五彩绳冲走)随水冲走的五色绳就会变成小龙,带走人身上的不好的东西。这样一来,烦恼、忧愁都随着雨水流走,会给人带来一年的好运。
我个人的一个猜想是,在古代,很多辟邪措施主要是用在小孩身上,比如某些地方手上系五彩绳的习俗,比如在我的老家,煮过艾草和菖蒲的水主要是给小孩沐浴的,又比如,很多地方把装鸡蛋的网兜挂在胸前的,也主要是小孩。至于为什么辟邪措施主要用在小孩身上,或许是因为端午节之后,中国很多地方就要进入盛夏了,小孩在酷暑时节容易夭折,因此更需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