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全记录丨B队 杨芸:戈十六,一场心灵洗礼

EMBA 9期 杨芸
苏州比格斯餐饮 创始人
学员采访摘要:
我叫杨芸,来自江苏苏州,是复策EMBA 9期的同学。我去年参加了戈壁的C队,其实是对这个比赛有好奇心所以报了一天的体验日考验一下自己,经过了一年后我还是决定第二次上戈壁,这次则是选择了B队。
四天走完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相较于买个包或者旅游一下,在我看来反而是这种活动更能够激发我内心成长的动力。所以说,第二次参加戈壁挑战赛其实也是我给自己30岁前最好的生日礼物。
当然我也建议大家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去参加一次商学院的戈壁挑战赛,不管是C队还是B队,因为那里会给你很多不一样的感受,也会发生很多不一样的故事,非常值得大家一起参加。
那么我在复策也学习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我认为在工作上其实对我的帮助很大,因为我的职业关系,和同学在工作领域中有交叉,这也让我对事业上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很多教授的课程都值得二刷三刷,每次上完课都觉得意犹未尽。在剩下的一年多时间,我觉得我们都更应该好好珍惜这上学的时光,顺利完成学业。
关于二次参赛
第一届商学院戈壁挑战赛缘起2005年,至今已走过16个年头。虽然对于大众来说,戈壁挑战赛仍然是个陌生的名词,但它在企业高管圈里几乎无人不晓。这个举办了十六年的体育赛事,已经有超过四万名企业高管参与,今年的参赛人数更是超过3000人。
每年的戈壁赛事分为A、B、C等多个组别,但真正的较量只发生在A组——这需要在4天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跑完121公里的茫茫戈壁滩。在戈友圈,A队队员是“神”一般的存在,也是最高荣誉的象征。

戈十五参赛剪影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去年报名了一天的体验日30KM。第一天从瓜州锁阳城遗址开始,历经7H左右走完。有规律的5KM休息一次,每5KM打卡一次。今年还是从同样的起点出发,同样出发前茫然的心态,第二天途经大墓子母阙、葫芦河和城北戈壁,这是当年“800里流沙”中最经典的一段,正是玄奘当年经过自我怀疑和迷失,完成人生转变的一条路。
个人风采




关于戈壁的路上…:
今年报名参加了B队,是4天3夜,官方称121KM。第一天早晨天还未亮,怀着和去年一样茫然的心理,整理好驼包,装进吨袋,摸黑乘上了前往戈壁的大巴。上午11时,唱完庄严的国歌,发起人曲向东宣布开赛。第一天因为人数较多,队伍走着走着就散了,路上偶尔碰到C队的,刚坐下他们就要走了,一直存在时间差,但我自己也是几乎一口气走完了30KM。
第二天是从常乐驿到昆仑障,早上我们6人分为3组,张老师和李老师照顾吴同学,队长王强和周晓丽一起走,我负责走前面。经历了一上午的暴晒,好不容易到了第一个打卡点,休息片刻等到了张老师一行。休息途中也与复旦的戈友加了微信,我们要走时这位戈友强烈要求一起走,最后也是和他一口气走到了终点,中途未曾停歇。

由于终点要一起冲刺,我在门口等了半小时,后来队员陆陆续续到后,我们便一起冲刺完成了第二天的赛事。当天晚上狂风就在耳边呼啸,根本无法入睡,隔天起来大家都满是疲惫,感叹没睡好。虽然如此,但晨起的朝霞照耀着戈壁滩,依旧美的不可方物,让人沉醉。

第三天我们从昆仑障出发至黄谷驿。今天的定义为坚持,果然,是对内心的磨练。

还是吃饭途中,摘下面罩的我们和一起休息的戈友畅快的聊着。休整片刻后又一起出发,交流得知我们遇到了本次比赛的A队队员,他是西部戈壁联盟组队长。为什么在茫茫戈壁会注意到他,是因为他搀扶着同校的一位女生一路向前,女生哭喊着走不了感觉随时要退赛,是他不顾自身疲惫时刻鼓励着她。当时也是与李老师和张老师走在一起,他顺便也就捡着我们一起走了。
聊天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是攀枝花桥梁路政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因为他对于比赛的认真,同行的李老师初为人母不久,便心有不忍的说:做你小孩好累。然而正是这句话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小时候人家在玩的时候我在读书,人家在谈恋爱的时候我在考试路上,心中其实也曾对父母有过埋怨和叛逆,不过现在回顾起来,真的很感谢父母当时的几近严苛的教育和严格监督,让我比在同一起跑线的同龄人跑的更快,这点让我至今不悔。
其实换位思考,做父母的这样无悔付出,监督着孩子的成长过程,亲子关系一定也有影响,其中的艰辛和心酸也难为常人所道,但却造就了孩子比同龄人更优秀。最终,这位董事长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同在戈壁的路上,却无私付出着,这样的戈壁精神值得所有戈友学习。现在回想起来,这段最难的路也幸亏有董事长看似监督实则呵护着带着我走,才让我顺利完成了这一天的行程。

坚硬无比的砂石和茫茫无际的荒漠,亦像人生。低头踏实走路的同时不忘抬头看路,心中的目标很远但又很近,唯有坚持方可抵达。正所谓路好走伯乐难求,正是有贵人领路,不然很容易半路放弃,我们面对伯乐也应当有一种定当涌泉相报的感恩之心,这位董事长也就像我人生中的贵人,可遇不可求。
第四天作为比赛的最后一天,心情真是无比放松。早晨起来天还没来,却意外的看到满天繁星,收拾完毕后,披星载月的出发,途中也迎来了太阳在地平线上缓缓的升起,温暖的朝阳照耀着戈壁滩,此情此景至今难忘。

同时陆陆续续的A+队员已经整齐划一的排好队列从身边跑过,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为他们加油打气。他们可是跑了整整起码12H+的人,场面实在令人动容,看到戈友们脸上滑落的汗水,亦有互相搀扶,互相鼓励的场景,由衷的让人感觉到了这场竞赛的戈壁精神和玄奘文化。
一声加油,包含了对他们所有的敬佩和鼓励,这场景就像一幅画,每次想起都记忆犹新,仿佛昨日。四日中午的风景格外美丽,有山有水有芦苇荡,宽阔的河流需要徒步走过,虽然湿了鞋但清冷的山泉格外沁人心脾。在莱顿商学院同学的帮助下我跨过了滩涂,最终到达了最后一公里,在终点的冲刺处等待同学们的到来,也终于明白组委会把终点设在清泉的用意。戈壁上的凉风吹着意外的舒爽,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冲刺,也是我们4天努力付出即将得到的成果。

天地荒漠间的一汪清泉犹如人生经过低谷,历练,迷茫,徘徊后柳暗花明的那一刻, 令人甘之若饴。余秋雨先生曾说过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
然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生命短暂而脆弱,我们都应该站在高处看得远一些,拥有豁达的精神,才能绽放出生命的光彩。其实真正的绝处逢生未必是饥寒交迫,而是生命中该有的一次荒漠旅行,经历过焦灼暴晒,四下无人苦寒无助,白天如原始社会般寂静,汗水被西北风秒吹干,半夜狂风呼啸难以入眠,才能真正体会到绝处逢生四个字的意义。同时这也是滋养着内心向上生长的潜在因素,锻炼出真正强大内心的必要条件。
人生的进程是单向且有限长度的,同时在每个阶段都被赋予了不同的特性,既然不能控制长度,那就在有限的岁月里拓宽其深度与宽度。道法自然,如果能乐观的将绝处逢生视为一种体验,人生还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前进!

在物欲横流的年代,出趟远门旅游换个车买个包早已经不稀奇,精神层面的富裕才是深层次的境界。
伟大是熬出来的,有人在戈壁上升华,有人在戈壁上成长。被誉为中国顶级社场的玄奘之路,每年都有太多的故事发生。4天3夜,经历了沙尘暴,第二天的黑戈壁,无人区的荒漠,布满骆驼刺的盐碱地。一路跋山涉水。从阿育王寺重载宁可向西而死不往东半步而生的玄奘精神向西出发。感谢复旦管院、厦大、西南财大、莱顿各路大神的领走,带我翻山越岭,只感叹优秀的人总在不同赛道上超车。
戈壁考验的不仅是每个人第二体力精力耐力,更多的是内心的毅力,最终以较为满意的成绩完赛,我想这是给我自己30岁前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走完戈壁,深深感觉,身体上受的苦只是表象,灵魂深处的对话才有意义!愿走过茫茫戈壁都是姐妹兄弟,愿每个人都能见天见地见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