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后《洪湖赤卫队》演员今昔照 王玉珍成老艺术家 陈金鹏含冤去世
1959年,为了向国庆十周年献礼,湖北省实验歌剧团经过三次排演出了大型歌剧《洪湖赤卫队》,首演后大获成功。
该剧的音乐别具特色,它将具有浓郁湖北特色的荆州天沔花鼓,和民间流传的小调作为创作素材,使其更加具有强烈的民族个性,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而演员们的表演也是充满激情,将韩英、刘闯等人物塑造得感人至深。

1960年,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周扬在观看了此剧后的第二天,就找来了北影厂厂长汪洋,提议由北影厂和武汉电影制片厂联合将《洪湖赤卫队》搬上银幕。汪洋十分高兴,马上就组织起了精兵强将。
当时谢添和陈方千刚刚执导完《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听说要拍摄《洪湖赤卫队》的消息,就主动请缨。而武影方面也派出了导演徐枫,以及歌剧《洪湖赤卫队》的编剧和作曲等加入到创作团队,组成了强大的创作班底。

在演员选择方面,汪洋最初提议由北影厂演员担任主演,歌曲配唱则由湖北省实验歌剧团的演员来完成。并且提出由北影厂新晋花旦谢芳出演女主角韩英。汪洋的理由有两个,一是谢芳刚刚主演了《青春之歌》,具有明星效应。二是谢芳也是歌剧演员出身,而且形象漂亮,上镜头比原来的主演王玉珍更好看。

但这个建议却遭到了北影厂艺术副厂长田方以及湖北省委宣传部的领导的反对。他们觉得韩英这个角色还是由王玉珍来扮演,才更能达到“原汁原味”的效果。导演谢添也坚持这个原则。
结果这件事最终被总理知道了,总理很生气,说,真是胡闹,演韩英是演英雄,又不是选美人。这下,韩英的角色之争,才一锤定音,还是由王玉珍来扮演。但影片中一些配角和龙套,则由北影厂的演员来扮演。

结果,电影于1961年上映后引起巨大轰动,好评如潮。王玉珍扮演的韩英、夏奎斌扮演的刘闯、李金梅扮演的小红、陈金鹏扮演的彭霸天、谢添扮演的张副官等,都给我们留下了难忘印象。

尤其是影片中的那些歌曲,如《洪湖水浪打浪》、《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手拿碟儿敲起来》、《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等,更是迅速流传开来,成为了广大老百姓都爱唱的时代金曲。

如今,时隔60年,我们再看《洪湖赤卫队》,依然觉得它是难以逾越的经典之作。演员们的表演,是那样的朴实无华。其中的歌曲,又是那样的优美动听,令人难忘。那么,60年之后,当年出演《洪湖赤卫队》的演员们,如今都怎么样呢?他们都有哪些变化呢?今天,要让咱们通过今昔对比照的形式,来重温和回顾一下吧。
王玉珍扮演韩英

王玉珍能演到《洪湖赤卫队》中韩英这个角色,完全是靠自己的实力。
但她成为演员,却是个意外。
1935年,王玉珍出生于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沙湖镇的一个贫民家庭,后来跟随父母来到武汉讨生活。我想,也是因为家穷,所以小时候王玉珍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吃顿饱饭。1949年武汉解放后,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小小年纪的王玉珍每天都能吃饱饭,她的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然而让她更高兴的是,组织上还特别关心她的个人成长。当发现她有歌唱天赋并且嗓子还特别好之厚,便对她进行重点培养。就这样,她刚满15岁,就被招入了湖北省文化艺术团,后来又成为了湖北省实验歌剧团中的一员。
1959年,湖北省实验歌剧团排演《洪湖赤卫队》,团长梅少山(也是《洪湖赤卫队》的编剧)提议:剧中角色,所有演员都可以竞争,谁演得好,就由谁上。这样一来,就为出自农家的王玉珍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我觉得王玉珍扮演韩英是有先天优势的。首先她有生活基础,对韩英的英雄壮举和革命精神有着深刻的体会。其次她天生嗓子好,乐感强,对于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民歌,也能唱出自己独特的韵味。
结果,《洪湖赤卫队》一上演,王玉珍所扮演的韩英,就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尽管作为女演员,王玉珍并不算长得特别漂亮,但她所塑造的韩英,却是那么有质感,有生活底蕴,令人感到真实可信。

王玉珍的命运也因此得到改变。
她迅速成为了和郭兰英、王昆等齐名的歌唱演员,成为了60年代红极一时的明星,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
因为歌唱事业如日中天,几乎每天都有演出,所以王玉珍只好不断延迟自己的婚期。直到35岁才和沈崇刚结婚,39岁才生下儿子沈峰。

可是没想到,正当她一心扑在演出上,只想为老百姓唱好歌时,一场运动的到来使她的演艺事业被迫中断。《洪湖赤卫队》被打成“毒草”,王玉珍不仅被赶下舞台,而且还不断被批斗,有的时候还要遭遇拳打脚踢,这使她的身心都遭受到了严重伤害。
直到1977年,我们才在一部舞台艺术片《春天》中,再次看到她的身影,也再次听到了她所演唱的《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

1981年,王玉珍跟随丈夫沈崇刚来到北京,不过她没有进入专业演出团体,而是成为了中国音乐学院的教授。
王玉珍为何没能像郭兰英等老艺术家那样继续在舞台上放声高歌呢?这是因为她患上了肾病综合症,并最终因为治疗而影响到了嗓子,使她的音色无法恢复到原本甜美嘹亮的程度。我想,这对一个歌唱演员来说,才是最致命的打击吧?

这之后,王玉珍就把主要的精力都投放到了声乐教学工作中,一边担任着民族声乐系的主任,一边进行着中国音乐的理论研究,为中国歌坛培养了众多人才。

如今,这位老艺术家85岁,人在北京,精神矍铄,我们经常还会在一些活动现场,看到她老人家的身影。
夏奎斌扮演刘闯

说到《洪湖赤卫队》中的男主角刘闯,我的耳边就会响起他演唱过的歌声:“狂风吹不落太阳,暴雨冲不垮山岗……”
而扮演刘闯的夏奎斌,原本是一位楚剧演员,不仅嗓子好扮相好,而且武打功底也不错,能从两米高的桌子上翻身倒提。他由此于1952年10月,被湖北省歌剧团选中,成为了一名歌剧演员。

1959年1月,湖北省实验歌剧团召开《洪湖赤卫队》动员大会,夏奎斌很喜欢刘闯这个角色,因为他性格豪爽,行事风风火火,与自己很像。但团长梅少山却对他说,竞争这个角色的演员一共有四个,分为ABCD四组,谁要演得好,谁就进A组。
夏奎斌为了进A组,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不仅将积攒多年的功底全拿出来,而且还练就了扔飞刀的本事。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刘闯的精气神全都表现出来。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终的竞赛中,夏奎斌脱颖而出。

而他在电影中的表现,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认为他将刘闯这个人物的性格,塑造得十分鲜明。
后来,主演韩英的王玉珍去了北京,而夏奎斌一直都待在武汉。2000年的时候,他还接受过记者的采访,然而2006年,他就因患绝症而去世了,享年74岁。

他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和王玉珍以及自己的妻子刘淑琪等人一起重排《洪湖赤卫队》。
刘淑琪扮演韩英娘

刘淑琪就是夏奎斌的妻子,她在《洪湖赤卫队》中扮演韩英娘。
其实刘淑琪在湖北省歌剧团刚成立的时候,就已经是台柱子了。那时王玉珍、夏奎斌还在跑龙套呢。
她1953年与夏奎斌结婚,婚后两人妇唱夫随,比翼齐飞,并生下两个孩子。

1961年,电影《洪湖赤卫队》上映后,刘淑琪扮演的韩英娘,也给我们留下了难忘印象。

而值得一提的是刘淑琪与夏奎斌之间的感情,一直都恩爱有加,不离不弃,就算在夏奎斌被打倒的那些年月,刘淑琪也坚定不移地站在丈夫身边。夏奎斌2006年去世,对刘淑琪的打击非常大。她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缓解了那份痛苦。
李金梅扮演小红
李金梅扮演的小红,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记忆。尤其是那首民歌小调《手拿碟儿唱起来》,更是脍炙人口,几乎人人会唱。

后来,也有许多影迷都在打听有关李金梅的消息。据了解,老人后来去了桂林,如今也有80多岁了,只可惜没有看到她的近照。
陈金鹏扮演彭霸天

在看过《洪湖赤卫队》之后,我们都觉得彭霸天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到位,国家一级演员陈金鹏通过不露声色的表演,将彭霸天的阴险、残暴演绎得栩栩如生。“石板栽花无根底,穷鬼竟想上天梯……”也犹在耳边。
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陈金鹏可吃了不少苦头,几乎每次演出,他都会提前到场,弄完妆发后,便坐在一旁默戏,把自己想象成真正的彭霸天,谁也不理。

他说,只有在睡觉的时候,才是自己,而其他时间里,自己就是“彭霸天”。
一个演员忘我到这个程度,怎么会塑造不好角色呢?
只是很多观众对这个演员并不了解,陈金鹏的一生,也可以用命运多舛四个字来形容。

他原本是一名戏曲演员,打小学的是丑角。跟夏奎斌一样,武汉解放后,他成了歌剧团中的一员。他为此感到非常自豪。并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歌剧团艺委会的主任,集编、导、演于一身。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他因为性格十分爽直,直言不讳,最终竟导致冤死在狱中。

那是1965年,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陈金鹏因为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而被省高院判处无期徒刑。在狱中他不服判决,甚至以绝食抗议。直到1969年他死于沙洋农场。

1984年10月,陈金鹏的冤案才得以平反昭雪。当时他的妻子哭成了泪人。上图我们看到的,是陈金鹏和妻子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一张合影。
谢添扮演张副官

谢添不仅是电影版《洪湖赤卫队》的导演,而且还在其中客串了张副官一角。他为了掩护韩英而壮烈牺牲的镜头,至今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谢添不愧是一位大艺术家,他30年代起便从艺,此后几十年参演和执导了众多优秀作品,为我们留下了太多艺术瑰宝。比如由他在《林家铺子》中所扮演的林老板,其富有层次的表演,至今令人难忘,比如他执导的《洪湖赤卫队》、《甜蜜的事业》、《茶馆》等电影,更是成为永恒的经典。

谢添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电影事业,曾获得第3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奖、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荣誉奖等,2003年12月13日,他因病去世,享年89岁。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熟悉的歌声再次响起,《洪湖赤卫队》中的众多场景重又出现在眼前。那么,当大家再次重温这部老电影时,各位的脑海又浮现出了哪些画面?又想起了那段歌曲?又忆起了哪位演员呢?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与更多网友进行互动。
本文由DJ雅清团队原创,未经允许请勿抄袭!违者必究!
打开记忆,重温经典,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DJ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