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游记
(一)
旅途是从火车穿过南岭其间的隧道开始的,窗外的风景里,山陵多了起来,水塘多了起来,田间水稻一垄一垄,地头时有芭蕉,还有用竹竿并排扎出齐行的甘蔗林,所识的植物越来越少,不熟悉的景致越来越多,便是知晓,已然进入全新不同的地域了。
我想自北而来的人,大部分的旅客都该见过西江或者北江,对于我来说,很少见到如此水面,总是分外激动。见过的黄河是宽阔、和缓、昏黄的,水面被沙洲分成支支汊汊;长江是飞驰于车窗外的巨流,惊鸿一瞥里也可得知的博大深沉;而北江在我的视野里反复出现,水面没有那么宽广,但也算青葱动人,两岸绿荫大片,时有船只往来,当时的想法只有一个,要是乘船一路直下珠江口,肯定十分有趣。
等到真的提起行李走出车厢,潮湿的气温扑面而来,乡音四散而去,人流里的我也兴奋起来,迫不及待想要探索这座全新的城市。长长的路的尽头是一片化不开的绿色,持久的夏日和潮湿的亚热带空气,造就了四处可见的高大树木,钢筋水泥的城市也变得更加令人心旷神怡。
因为落脚地离广州大桥很近,晚饭前后总是会步行到珠江边,沿着榕树荫蔽下的绿道,走到中大码头,再走回家。江边的风可以说是广州夏日的消暑良方,走走路,吹吹风,再惬意不过。如果看准时间,在日落时分走上广州大桥的人行道,夕阳不会让你失望,无法用言语形容出的红色黄色紫色墨色云霞,以最自由的姿态舒展开身躯,而太阳就那样柔和地落进远处的水面,波光、天色、驻足的行人,一起分享了这个短暂又愉悦的时刻。更不用说台风来之前的红云密布,那就是另外一种特别的体验了。
城市里的生活是没有星空的,下班的时间里很难遇到月亮,抬头有时是明亮的高楼,有时是夜色里分不出形状的一团昏暗,有时是地铁里闪烁的路线图,有时是公交车窗外狭窄的天际。只有落日,路过的一瞬间就足以放空心灵,稍稍抽离现实世界。
我无法想象生长于城市的人乡愁是什么,至少对我来说,夕阳总会在某一刻将我带回老家的夏日黄昏,可能在其他城市我也会一样的痴迷夕阳,但看着天色由明转暗、橘红慢慢消失,华丽的灯光开始闪烁在眼前,的我,一定会说,我喜欢广州的夕阳。
~~~~~~~~在经历了好多次的怀念广州之后,下定决心补全关于广州的回忆。
(二)
一直听说粤菜的风味十足,但其实宅男如我,特意去探店的次数寥寥,每次都有很好的体验,食物从口而入,对广州的喜爱也越来越深。
相比起早茶,我更喜欢茶餐厅,相信每个嗜甜的人都会承认这一点。冰火菠萝油是可谓基础中的基础,但是最显功力,某些大名在外的餐厅也不见得做的十分美味。要想好吃,面包要冒着刚出炉的甜蜜热气,再将冷冻的黄油或涂在表面或夹在里面,一口咬下,表面酥脆内里松软,偶尔咬到黄油的时候,更是幸福感满满。但也不总是越甜越好,甜味克制微妙,恰到好处地让你自然微笑,那可谓是极致的享受了。
大多数的甜点,过了最合适温度就没有那么惊艳了。所以很多餐厅挤挤挨挨,人们来来往往,恋人的絮语,父子的谈话,孩子的嬉笑,特别有生活气息。这也是我最爱广州的一点,毕竟离开家乡的人,离群索居的时候也喜欢热闹。
这也是我很喜欢逛菜市场的原因之一,当然另一个原因是城中村附近的菜场物价都很便宜。周末穿梭在市场里面,听着此起彼伏的吆喝,大概率还能听到乡音口味的揽客叫喊,各种蔬果几乎都能找得到,只要你想买路边也有很多小吃可以拣选。
与其说我是在消解寂寞,毋宁说是在闲逛的时候思乡。熙熙攘攘的人群总会让我回想到小时候跟奶奶一起赶集,她在卖菜,我和弟弟就在市场里跑来跑去,看笼子里的大公鸡,池子里的大草鱼,看别人怎么为了几毛钱砍价。我总是习惯在新地方找一点旧回忆,这样新地方也就是我熟悉的、可以自在的老地方了。
离开一个地方以后,竟然又会开始想念。我就是这样思念着广州,毕竟那里也有我熟悉的山光水色,路边吃过很多次的肠粉小店、牛肉丸汤粉店、炒粉店、牛杂店,也有慢慢熟络起来的新朋友,还有很多留待探索的新角落。
也许三年之后,我也会这样想念着北京,当然,肯定不会想念北京的美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