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的一些想法
人的精力跟自然资源一样,是会逐步减少的。过度消耗精力,比如给自己设置特别高的目标,或者同时多线程任务工作,同过度开发资源一样,也许短期内会有井喷式的效果,但长期不可取。
任何事情一旦过度都需要警惕,比如营养过剩和过度锻炼,反而会给身体健康带来负担。同理,进取心也是一样。进取心太强,容易争强好胜,难和人合作相处不说,也容易心力交瘁。财富增长、职级晋升的路上,永远有人领先一步,一味追求名列前茅,反而忘了出发的意义。
人的一个个小目标,都要围绕着一个大的愿景,才能激励自己坚持与自律。但是现在的内卷环境下,人们似乎执着于让自己变得完美,却不知道完美是为了什么。所以,遇到瓶颈,不知要不要继续投入;遇到限制,也不知如何取舍,最后往往精疲力竭,两手空空。要想得清清楚楚,为什么要去做一件事;想明白了,就坚定不移地去执行;执行过程中科学管理,定期反馈与评估,战术适时调整,但战略是明确的。
时代变化巨大,有时很难为未来做好周全打算与准备。倒不必后悔往日虚度——如果每一日都认真去做好当下的事情,哪怕日后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过往的投入也没有白费,它是经验的一部分,会以自己的方式滋养。另外,变化的大环境可能会让以前的战略也发生巨大的调整。这时候需要智慧和勇气去和也许已经(巨额)投入但不再优先的事务去告别,理智地放弃,而不是无谓地坚持。这是非常非常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不能轻易放弃。但学会放弃同学会坚持一样的重要。因为人的精力真的有限,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计划还是需要的,因为它帮助人自律和有效地自我管理。计划如果不能被好好执行,很可能在愿景-目标的设立过程就出了岔子。我很愿意花许多时间去不断精细计划,但花在愿景展望和目标设立上的时间却马马虎虎,所以计划经常过分期望,带来焦虑与挫败感。计划不是简历,不需要过分包装,更不要过分营销。
在思考自己究竟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时,我发现自己的追求没有一项和富贵有关。财富的增长是必要的,但那是为了精神的自由,而非浮夸的生活。过去每每遇到拜金或势利眼的人,总不能内心平和,甚至一度觉得,要给这样的人一个教训,必然得先玩转他们奉行的这一套价值体系,要穿用名牌、花钱大手大脚才能有资格去鄙视这样的人。但这样让我不快乐。为了名正言顺地去声讨自己厌恶的价值观,要先把自己变成自己讨厌的人,这不应该。别人的生活说到底和我无关。与其在无关紧要的人身上花时间与精力去做想象中的教育,倒不如明确自己所爱,去努力培养、呵护和捍卫自己爱的人与事物。
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充满爱、喜悦与平和的人,对社会有益,对家人有爱,对朋友有义,每年能学点新的东西,为生活增添些乐趣;努力认真地生活与工作,追求好的结果,但不执着。
祝自己31岁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