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点有挑战的事还是挺爽的

查了下资料,说阳朔是中国攀岩发源地,阳朔开发最久的户外运动项目就是攀岩,迄今为止线路超过了1000条,拥有50多个独立的岩场,每年接待十多万来自于全球的攀岩爱好者和游客,有个从2008年开始的“阳朔攀岩节”。我们溜达的时候,看到了几处攀岩的地方场,下图这个爬上去还可以拿到玩具奖励,小火星一看到就喊着要玩:
后来我们去了飞拉达,以为也跟路上看到的差不多,难度不大。问工作人员小火星能不能玩,小帅哥很有把握地说:“如果我们有空,带带她就行。”幸好刚开始的绳索她就够不着,根本不可能玩。她一直不肯放弃,各种说服我:“试试嘛,你不是说凡事要试一试才知道嘛。”不过,一拿出动画片她就啥都不说了。
在前面的小伙伴:

听了两遍教练的说明,简单地换双鞋、在连衣裙外套条裤子,就上山了。后来才发现,就这么条路,一串人在上面,像条牛肉串一样,要退也不知道怎样退,跟前面的岩场不一样。觉得他们应该详细说明才对,山高路远,体质差的人可能熬不住,全程有啥、历时多长、放弃不易要量力而行,还有万一有突发情况有什么急救方案这些都应该知会,毕竟是有点危险性的项目。就写张纸贴上,举手之劳、一目了然,也免得教练说不全,或者大家听不清记不住。
在后面的小伙伴:

下午的太阳很晒,还下会太阳雨,日晒雨淋都齐全了。爬到中途,有另一条给工作人员用的路线,可以沿这条回去,路程相对短一些,但也不容易,一个人爬,辛苦还孤单,一串人有伴,偶尔说笑,还安心点。而且攀岩有种魔力,辛辛苦苦爬了之后就很难放弃了。爬上高处往外往下看,山崖陡峭,有点飞檐走壁的意思,有点豪情满怀的意思。
工作人员:

按教练说的,每一步都乖乖地扣好两个安全扣,专注在脚下,注意着周遭,爬一级,扣好扣子,再爬一级,解开一个扣子,这些时刻是专心的、静心的,没有恐惧。很喜欢的两本书:《走出荒野》《瑜伽陪你越来越好》,就是讲了两个女孩的专注瑜伽和徒步的经历,她们分别在瑜伽中,在跋涉1100英里太平洋屋脊步道之后,从失魂落魄、甚至吸毒的状态中解脱,重回生活的轨道。听过不少用运动治愈自己的案例,运动能产生多巴胺,多巴胺能让人愉悦,能抗抑郁,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瑜伽和徒步更是在心理层面治愈了她们,让她们回到当下,坚定地直视伤痕和悔恨,跟自己和解,蜕皮重生。身体上的疼痛,抚平了心灵上的伤痕。“瑜伽让你揭露内心深藏的所有恐惧与批判,连接最终的真实。”(《瑜伽》)“我深吸一口气继续前进,现在我的大脑已经什么都不想了,支撑我继续前进的,只有旅程的单调。上路的这些日子,每天这种单调都会最终占得上风,因为当时心里想的只有身体的疲惫。就好像这是某种痛苦的疗法。”(《走出》)有一年,个性温和、家里脾气最好,被老妈唠叨从不回嘴的弟弟,怕我们担心、也不告诉我们,寒假独自一人从广州的学校出发徒步回家,从广州沿着国道走到开平,走了5天,比他设想的时间要久,又快到年了,他就在开平买了辆自行车,再骑6天回到廉江,一共走了11天。我们聊过这件事,但我一直没有问太多,他的书架上有本《在路上》,我知道这是少年的青春之旅,一段私密的心路。
爬的时候不方便拍照,前后伙伴互相帮忙拍了点。这是网上找到的图片:

最费力的是爬90度的梯子,尤其是右边这种,每上一级都要双手抓紧,和一只脚合力,把整个身体拉上去,爬完停下来发现手不自觉地在抖。

最舒服的时刻是爬到山洞,一下子阴凉了,里面备了桶矿泉水,停一会喝些水,好强烈的幸福感。这时候,欲望已经降到最低,只有原始的吃喝休息。就像很多人进医院后,最大的感悟是平安万事足,要珍惜和感恩所拥有的。

环形观景桥,也是个终于能走平地的大大奖赏。在知乎上看到有个姑娘攀岩前后的对比照,之前高跟鞋套装、无妆不出门,之后T恤鞋子带着泥、素颜也自在,她说攀岩让她爱美而不囿于美,甚至爱干净而不囿于干净。所以想着以后要让小火星到不同环境干干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见多点人,知道珍惜,看到本质,松一松个人欲望和他人眼睛织出的束缚。

回程滑索看起来挺可怕,但心头一紧、一下子被提起来,嗖声就出去了,然后心还没跟着过来,人还没定神,已经过去对面的山头了。过程一片空白,只记得速度很快,风呼呼地在耳边穿过,自己就像支箭一样。
也没有照片,网上找的图片:

全程走两三个小时,有高空猴桥、索桥、天梯、溜索、环形观景桥...不断地爬、走,反复解开和系上铁扣,很疲累也很乏味,但只能一直走。就像那些让人难熬的事,没有退路,也没有放弃的权利,只能硬着头皮去做,只能忍耐接受、体味消解,这就是在人世间的修行。

这对于这几年体力变差的我来说,算是个壮举,对队友这样体力不错的人,只有点累。不需要什么攀岩技巧,去飞檐走壁下,挺不错的。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鹅鹅鹅的长草院子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