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题目写的万石和张叔列传,其实用的大篇幅记述了万石君万奋和他儿子庆的的故事,然后还有卫绾直不疑周仁的故事,最后才两小段讲张叔。
这几个人的特点相似,都是谨小慎微的人,万石更是谨慎到做作的程度。
万奋十五岁的时候,“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这个恭敬,大约也是使得万奋所以成为“万石君”的缘故。万奋和他的4个儿子,“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加起来一万石,所以“号奋为万石君”。万奋极其拘于礼节,过宫门阙下车疾走;见皇帝车驾必伏身行礼;当官的子孙来探望他,无论官职大小,万奋一律穿朝服,正装相见;子孙有过失,虽然不责备,然而据案拒绝吃饭,直到大家互相责备,犯错子孙的长辈“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童仆䜣䜣如也,唯谨。”在家都衣冠齐整庄重,仆人们也都恭恭敬敬的样子,还真是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啊。在万家日常起居过日子,看起来实在不够轻松愉快。
万奋的长子万建,因为写奏章是写馬字少写了一点,怕被皇帝发现,“甚惶恐”;小儿子万庆伴驾,“上问车中几马”,他也要谨慎地用马鞭点了数,才报告说有六匹马,谨慎程度真是家学渊源。
而论到学识和工作能力,太史公也很直白。
万奋“无文学,恭谨无与比。”
万庆后来做了丞相,然而“事不关决于丞相,丞相醇谨而已。在位九岁,无能有所匡言。”一直没什么作为。“庆文深审谨,然无他大略。”
虽然没有展示能力和建树,凭着谨慎恭敬,一家子几口也都当上二千石的官,还一直被人称颂,“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极尽礼仪恭敬到深入骨髓,延至子孙后代,即便是做戏,入戏深到这样的程度,也几乎令人敬仰了。
卫绾直不疑周仁,还有张叔,都是谨言慎行,不得罪人的官儿。
卫绾“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
直不疑还有一件事可以讲,“吴楚反时,不疑以二千石将兵击之”。然而是个低调人,“不疑学老子言。其所临,为官如故,唯恐人之其为吏迹也。不好立名称,成为长者。”
“仁为人阴重不泄......至景帝崩,仁尚为郎中令,终无所言。”
张叔,即张欧,“其人长者......自欧为吏,未尝言案人,专以诚长者处官。”就是个一派和气的老好人啊。
这几个人,居然官职都一路上升,官途都不错。太史公最后说:“然斯可谓笃行君子矣。”真不知道是对这几个恭谨人是敬仰还是讽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