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姐答疑:基金定投这么好,为什么能坚持下来的人那么少?

首发于公众号「尹娜」,本文为「尹娜」的第 141 篇原创
知乎有这样一个帖子:
基金定投这么好,为什么能坚持下来的人那么少?
娜姐回答:
我投资指数基金有4年多了,现在有一半左右的资金放在指数基金里,今年从1月开始在每月定投沪深300和上证50。
以前制定过很多次每月固定金额的定投计划,最长的坚持了11个月,最短的只坚持了1个月。有时候是资金来源保证不了,有时候是指数太贵了下不了手。
每月定投2000元,坚持30年,每年年化收益率达到13.54%,就可以实现1000万的小目标。这么好的定投,为什么很多人坚持不了?
因为真的太难了。虽然基金股票投资有风险,但远远不如来自人自己的风险大:欲望和心态。

现在的投资方式,是每月发了工资,先拿出工资中的50%来买指数基金,但不再按时按固定金额定投了。在博多·舍费尔的《财富自由之路》中,这种方式叫做“优先支付自己”。

一、为什么很多人坚持不了定投?
01 有人管不好欲望
每月定投2000元,坚持30年,这种想法太“数学化”了,一点都不“人性化”。
有这么个故事:一个多年的老烟枪因为总是咳嗽去找医生看病,医生劝他戒烟:“你要是不抽烟,烟钱省下来,这些年都能买一辆玛莎拉蒂了”。 老烟枪问:“医生,你抽烟吗?”医生说:“我当然不抽了”。 老烟枪又问:“那你的玛莎拉蒂呢?”
医生没有吸烟的毛病,但他有别的欲望,攒不下钱不是因为吸烟,而是因为有欲望。
这种每天、每月、每年做什么的计划,很难真的执行到位。比如每个月减重1斤,一年可以减掉12斤,十年可以变成闪电;每天写1000字,每年是36万字,十年是360万字,可以出5本书;每周读一本书,一个月可以读完四大名著,一个季度可以读完四大名著+唐诗300首+宋词+论语+诗经+史记+孙子兵法+国富论+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年……
这其中没算进去的变量太多了,当手里的积蓄越来越多,你可能会随之产生越来越多的欲望,这是人的本性。你的「必要消费」永远跟得上你的收入增长。
当你账户里有了三十万,你就想买辆新车;有了100万,你可能在旅游时留意到当地的房子。而且你还会不自觉的提升生活品质:今天逛街买了件很贵的大衣,导致这个月的储蓄目标没完成,有什么关系呢,反正有二百万积蓄。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就得学着“忘掉种子”,把投资的钱和生活消费的钱分开。
02 有人管不好心态
有承受账户波动的好心态,才能长期持有30年。不幸的是,大部分人没有。包括一些“懂投资”的人在内。
西格尔教授在投资经典《股市长线法宝》中用上两百多年来美股的历史数据做过统计,证明了股票的年化收益可达到6%—7%(剔除通胀因素),但实际上只有少数人能达到这个收益率,为什么?
因为每5年中将近有2年的时间,股票投资者的收益率会低于短期国债或银行定期存款的收益率。
就用沪深300指数举例,从2005—2020这16年间,沪深300指数16年年化复合收益率为12.97%,但其中有6年是亏损的,有5年亏损幅度超过10%,有3年亏损幅度超过20%,有1年亏损幅度超过50%。
最终能抚平这些亏损,带来盈利的,只有3年时间:2006、2007、2009,如果去掉这三年的收益,剩下的13年加在一起是亏损的,平均年化复合收益率为 -2.95%。

只有长期主义者,才是投资中的最终赢家。想要成为投资中的长期主义者,最重要的是你不能在2005年亏损7.6%时,2008年亏损66%时、2011年亏损25%时、2016年亏损11%时、2018年亏损25%时被洗出去。也不能在某2006年收益率还没达到121%时就逃顶。 承受得起波动,才赚得到收益。
二、定投基金到底好不好?
01 买基金好不好?
基金投资本质是上“分散投资”股票。而A股上市的企业,代表了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它们就是中国GDP的主要支柱。
2020年末沪深两市总市值67万亿,占GDP的64%。它们创造利润的能力远高于普通企业。国运昌盛,则A股必将繁荣,我们普通投资者,作为A股的股东,也必将随着GDP增长获得丰厚回报。
巴菲特和他的老师格雷厄姆都认为,普通投资者不具备分析企业资产负债及未来发展的能力,没有对企业的识别技能,就应该分散持有许多公司的股票。买基金的意义,就是降低单支股票投资风险、以更稳健的方式获取较高收益率。
02 定投好不好?
买入股票的时机要考虑估值水平,如市盈率、市净率等,需要做分析,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能力去研究基金的估值水平,而又不一定完全信任别人的分析,那么选择定投就是最好的方式:分散买入的时点,平滑时机选择失误概率。
所以定投基金是普通投资者不需要付出太多时间、精力,就能获取较高回报率的不多的方式中的一种。
03 选指数型还是主动型基金?
基金分为主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主动型基金相当于把资金交给一位基金经理帮忙打理,指数型基金则是以指数编制规则事先已经确定好的买入卖出原则为准绳,摒弃人的主观管理。
我买的是指数型基金:一是因为主动管理型基金费用高、基金经理个人能力不好把握。二是不愿意陪着基金经理参与到每年度的排名竞赛中——避免为了竞赛排名而做出不合适的买卖决策。
指数基金可以理解为“基业长青的股票”,某一支股票可能因为企业经营不善而退市,但指数基金有既定的编制规则,可以不断地更新换代,永葆活力。
比如沪深300是沪深两市「市值」排名前300的股票组合;上证50是上交所「市值」排名前50的股票组合。指数会每半年调整一次,每次调整10%的股票,退市股票当即剔除。
当然除了沪深300和上证50这样的大盘指数,也还有行业指数,比如消费和医药都是值得长期持有的优秀行业,医药指数以“中证医药100”为例,从2004年设立指数到2020年末,17年年化复合收益率18.42%;消费指数以“中证主要消费”为例,从2004年设立指数到2020年末,17年年化复合收益率21.51%。
如果2004年开始每月定投2000元,购买跟踪中证主要消费的指数基金,到2020年末总投入38.4万,账户余额332.7万,16年增长近十倍。这么好的造富机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却坚持不下去,是不是很可惜?

三、如何赚到「长期投资股市」的钱?
01 把家庭资产分成长期和短期
首先要把家庭资产的期限结构梳理清楚:有多少家庭资产是用于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后的?
如果你的宝宝刚出生,他会在12年后升入初中,18年后进入大学、20多年后结婚;如果你现在30岁,20年后你可能在职场失去竞争力,30年后你会退休,而那时你的收入能力大幅下降。
你的资产中,必然有一部分是用来应对这些“明天”的,一旦你明确哪些钱是长期用途,就不再总惦记着这笔钱,就具备了长期投资的心理基础,这是转向长期主义最重要的一步。
02 分散投资,构建组合
投资组合的本质就是分散风险——在不同风险程度的项目之间分散,在不同程度风险项目内部,对不同的产品也适当分散。比如投资指数基金,是对股票的分散投资;股票属于中高风险项目,还要在不同类型的资产之间分散。
只有投资分散了,东方不亮西方亮,才能稳定好心态,同时也做好自己在认知上出现漏洞的准备,利用股票、债券、房产、现金类资产的轮动效应,提升整体组合收益率的同时,保证整体本金的安全性。
著名理财专家博多·舍费尔在《财务自由之路》中建议用40:40:20的比例做规划,40%投入低风险、稳收益的项目中,40%投入风险适度的项目中,20%投入高风险项目中。这就是分散投资。
比如举个例子:家庭年收入100万,每年储蓄50万。按照低风险和中高风险投资各一半的原则,我们来做个十年期的投资计划:
第1个40%,20万元,用来投资低风险、保本金的项目,我们以十年期国债利率3.2%为例(年金保险可以超过这个收益水平)。
第2个40%,20万元,用来投资沪深300指数型股票基金,根据过往经验,持有10年以上,年化平均收益率约为10%,我们以2006—2015年这十年间沪深300的涨幅为例。
20%部分,10万元,用来投资科创板成长股、期货等,博取更高收益,如果做得比较好,年化收益可能达到50%,当然也可能亏光本金。

在市场好的年份,比如第一年、第二年,中、高风险投资的收益率都高于100%,但由于低风险投资收益率3.2%,所以整体组合的收益率是低于中风险投资收益率。
但第3年发生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甚至是股灾(对应2008年)——这是极有可能、甚至必然发生的,沪深300指数亏损了66%,而高风险投资,比如股指期货做对冲交易盈利50%,低风险投资盈利3.2%,整体盈利依然有19.8%。
比如第6年,沪深300指数亏损25%(对应2011年),而高风险投资亏损7%,由于低风险投资盈利3.2%,整体组合亏损只有1.8%,账户余额波动不大。
这就是投资组合的魅力,平滑波动,稳定心态,利于长期持有,一方面尽可能保证本金安全,另一方面博取更高收益。
03 说说低风险投资
以稳健方式长期投资,就是投资一部分高风险、高收益产品,比如股票、基金等,年化收益实现15—30%;还要投资一部分低风险、保本金的产品,比如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银行理财、保险,年化收益3%—5%。平均下来、长期下来,获得10%左右的收益。那么低风险投资怎么做呢?
从投资期限来看,3—5年内的资金规划,建议用银行理财、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打理,5—10年内的资金规划,更适合考虑5—10年期国债,10年期以上规划,则考虑保险。 为什么不用银行理财、定期存款或国债来做10年期以上的规划呢?因为利率市场的不确定性。下面是我国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的变动趋势:从1996年的10.98%下降到目前的1.5%。

短期内,银行存款、国债可以保值稳收,中长期来看,银行存款和国债利率都呈现利率下行趋势。而保险产品的劣势,是短期内(比如5—10年)无法体现收益,但持有10年以上,年化复合收益率迅速回血,并且可以锁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终身)收益率,是很好的长期保值投资品。

分散性的投资组合是稳定心态的利器。目前我的长期投资就是以指数基金、股票、保险三种工具构成的。
- THE END -
相关阅读: 投资中可能忽略的事 银行理财之原油宝炸雷事件分析 娜姐答疑:高净值人群是如何保障资产安全和增值的? 娜姐答疑:家庭年收入200万左右,怎样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