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焦虑时拉开

首发于公众号「尹娜」,本文为「尹娜」的第 142 篇原创
维克多·弗兰克尔是著名的犹太籍心理学家,他和家人在二战时期被抓进纳粹集中营,他在集中营度过了3年非人的生活,父母和妻子先后死于集中营,而他靠强大的意志力,幸运的存活下来,最终被美国陆军解救。
后来弗兰克尔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畅销书《活出生命的意义》帮助很多人克服了心理问题。在弗兰克尔的自传中,描述了他被抓进集中营之前,等待靴子落地时的生活状态:
“日子一天天过去,随着形势越来越严峻,我早已料到会和父母一起被送入集中营,于是我抓紧时间,坐在书桌前写《医生与心灵》的第一稿。无论如何,我也要将意义治疗的核心思想留存下来。”
这一段真是令人震惊。一个待宰的羔羊,等待屠刀落下之前,竟然在写书。
这个社会,焦虑是一种普遍的心态。保险行业没有底薪,可能是焦虑程度比较高的职业。适当的焦虑可以促进进步,但焦虑这种情绪会“吃人”,如果被它吃掉,就会消失在前进的路上。
做保险后,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常常是在焦虑状态下拉开的——不唯保险行业如此,各行各业,甚至生活中亦如是。
比如,你是个职业白领,刚组织了一场领导不怎么满意的会议活动,想起活动现场领导阴着的脸,以及会后给你指出的不足,心里此时肯定五味杂陈,同时也充满了焦虑。
现在你会及时反思,制定出一套会议组织的标准化流程,还是不停反刍领导的批评,是否有什么隐含的意思,并开始无限度的担心,是否会影响这个季度的奖金和明年的晋升?
再比如,你是个保险经纪人,这个季度客户不多,业绩很少,好不容易有个客户,还没谈成,你陷入了深深焦虑中。
现在你会尽快去发朋友圈、写公众号、做视频号,或是梳理客户沟通中存在的问题;还是躺在床上不停的后悔,怎么和这个客户谈之前没好好准备呢?或者会抱怨保险真是世界上最难做的工作?
我们不是心理学家,没有弗兰克尔那么强大的心理状态,但也没人抓我们进集中营,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生活中的很多困难,不过是小小的考验,而我们如何面对一个接一个考验,加总起来,就形成了前进的速度。
我的领导讲过他的一段“悲惨”经历:他算是保险行业里做互联网展业最早的、也最好的人之一,有一天他在某互联网平台的账号被封了,过往几年输出的全部内容瞬间清空,在极度悲痛中,他点开了网站的注册页面。
他讲的这个故事一直激励着我,当我懒惰不想做事情的时候,或是情绪低落,做不下去事情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他在怎么样复杂、难过的心情中,点开了网站的注册页面,中间连过度期都没有。
我跟一位新来团队的组员说:大部分保险人都不是天天忙着谈客户,可能一周五天,只有1-2天在谈客户,剩下的3-4天,有人在为谈客户做准备——拓客、打磨客户服务流程等等,有人用焦虑填满。长期来看,业绩的差距,是由这3-4天的空窗期决定的,而不是那1-2天谈客户的时间。
如果你想做的好、进步快,要把握住心理焦虑期,在焦虑时好好做事,想出路,而不是躺下。告诉自己:我现在心理状态不是很好,但工作状态好,我正在加速进步,只不过我现在看不到罢了。
你会因为什么事情焦虑?焦虑时做什么?可以在留言区分享你对抗焦虑的办法。
- THE END -
